分享

【百家讲堂第13期】瘦肉精与肉品质量安全及检测

 指动石 2012-08-09

瘦肉精与肉品质量安全及检测


  要:受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影响,大量含瘦肉精的肉品浮出水面,“食品安全”经历两会后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本文仅对瘦肉精与肉品质量安全及检测相关知识做一个简单介绍。


关键词:瘦肉精;肉品;质量安全;检测



Abstract: The subject Shuanghui "lean" events, a lot of meat containing Clenbuterol surfaced, "food security" experience once again become a hot topic after the two sessions. This article only lean meat quality and safety and testing and knowledge to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Key words: lean;meat;quality and safety;testing

最后编辑wuyun 最后编辑于 2011-03-22 11:33:25
2

奖励次数

获得奖励:
    icetrob 奖励了你 12财富值
    本帖被weidaiman设为精华,获得 30财富值5经验值2威望值
本主题由 管理员 weidaiman 于 2011/4/26 11:58:1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回到顶部

1.引言
        1.1背景
    有这么一类药物,从1987年开始,由国内多名动物营养专家不断报道、引进、研究,并开始应用在畜牧业生产上。该类物质被添加到饲料中后,能够改善养分的代谢途径,促进动物肌肉,特别是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合成的积累,从而加速动物生长速度,增加肌体瘦肉。不但可提高动物蛋白质含量约15%,减少脂肪含量约18%,而且还可以提高动物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胴体瘦肉率10%以上。然而其毒副作用远没有引起重视。随着中毒事件的不断凸现和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该类物质终于由倡导推广的“香饽饽”,变成人人喊打“害人精”,这类物质就是最近“大名鼎鼎”的“瘦肉精”。
    原先的“瘦肉精”特指克伦特罗(Clenbuterol),商品名为氨哮素、克喘素,化学名称为α-[(叔丁氨基)甲基]-4-氨基-35二氯苯甲醇盐酸盐,分子式为:C12H18Cl2N20·HCl,是一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兴奋剂)。目前大家讲所有能够起到促进动物瘦肉生长的违禁添加药物统称为“瘦肉精”。因此不仅有克伦特罗,还有沙丁胺醇、溴布特罗、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等。
        -兴奋剂类物质是自然产生的儿茶酚胺类药物的人工合成衍生物。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于促进家畜的生产性能,特别是改进脂肪型动物的肉与脂肪的比例或加速动物生长。然而直到现在,这些化合物并没有被批准作为合法的加速生长调节剂。除了水解脂肪及合成代谢的作用外,-兴奋剂还有对非条纹肌肉组织的松弛作用,因此它们可以被用来作为平喘剂和宫缩抑制剂。-兴奋剂非常有可能残留在动物体内,不合法的使用会给消费者带来危害。因此,禁止在食品生产中试用-兴奋剂。


      1.2毒副作用及治疗
    “瘦肉精进入人体后,分布快、消除慢。此类药主要蓄积于内脏、毛发、视网膜等组织中,长期食用会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其毒性反应剂量因人而异,一般食用15min-6h出现症状,症状可持续90min-6h,通常表现为面色潮红、头痛、胸闷、心悸、心慌、骨骼肌震颤、四肢麻木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对心律失常、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前列腺肥大等疾病的患者有较大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中毒治疗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采取催吐,补充维生素CB1等和护肝、利尿等,对于心律失常的病人可采用心得安等抗心律失常药。在心电图监测及电解质测定下,使用保护心脏药物如6-二磷酸果糖(FDP)及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1.3中毒事件
    资料表明,第一例“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在西班牙,有43个家庭的成员在一次吃了牛肝后,发生了集体食物中毒,而这牛正是用添加了“瘦肉精”的饲料喂养的。在我国,最早披露的中毒事件发生在香港,19985月,17名香港居民因食用内陆供应的猪内脏中毒。同时,广东省高明市人民医院也在一周内接诊了7例因喝猪肺汤而中毒的患者,其元凶也是盐酸克伦特罗。2006年上海瘦肉精中毒事件,数百人到医院接受治疗。2009年广州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受害者70多人。以及最近发生的双汇“瘦肉精”事件。


        1.4相关规定
    基于食用动物内脏而导致的中毒事件的不断发生,欧盟很快做出了反映:严禁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类药物。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也将肉品中的盐酸克伦特罗残留作为必检项目。F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还制定了畜产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最高残留限量:肉、肝脏、肾脏、脂肪和奶中分别为0.2μg/㎏、0.6μg/㎏、0.6μg/㎏、0.2μg/㎏、0.05μg/㎏。至此,以高科技面目出现的瘦肉精最终被确认为地地道道的害人精
    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1年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等药品违法行为的通知》,开展了大规模的禁用“瘦肉精”的行动。按照上级要求,我市将“瘦肉精”的监测作为肉品安全的重要内容,每年对全市范围内的规模养殖场、生猪屠宰场和超市进行随机抽样监测,进一步治理了我市的肉食品市场,维护了人们的食肉安全。
    我国明令禁止使用“瘦肉精”作为饲料添加剂,并且规定所有动物所有可食用组织中均不得检出“瘦肉精”。
最后编辑wuyun 最后编辑于 2011-03-22 11:36:51
回到顶部

2.肉品质量安全
    随着“瘦肉精”事件的不断出现,给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甚至出现了谈“精”色变的情况。世界各有关组织及大部分国家均明确了瘦肉精在肉品中的限量,以确保肉品的质量安全。



2.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2.2 中国


相关法规及标准:《农业部第235号公告》;GB 18406.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



2.3 中国香港



相关法规:《公众衞生(动物及禽鸟)(化学物残余)规例》、《2001年食物内有害物质(修订)规例》



2 .4 欧盟


相关法规:96/22/EC《关于禁止在畜牧业中使用某些具有激素或甲状腺拮抗作用的物质及兴奋剂并废除指令81/602/EEC88/146/EEC88/299/EEC


2.5 美国



相关法规:21 CFR 556《新型动物药在食物中的残余允许量》


2.6 日本












以上数据来《日本肯定列表》


最后编辑wuyun 最后编辑于 2011-03-22 11:59:05
回到顶部

2.7 加拿大




3.检测手段及方法
    卫生检验及市场监管部门主要检测市场上肉品及内脏组织中的残留情况。虽然肌肉、肝脏、肺脏、肾脏、眼球的残留量多,残留维持时间较长,但是这些样品预处理过程复杂,难于操作。盐酸克伦特罗在血浆中浓度较低,维持时间短,不是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理想样品。盐酸克伦特罗在体内代谢后大量以原形从尿液中排出,而且尿液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浓度比血浆中高40倍,可实现宰前检测,所以尿液是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较好的样品。盐酸克伦特罗能特异地与毛发、羽毛中的色素牢固结合,而且残留量大、维持时间长、采集方便,也适合宰前检测,因此有人认为毛发、羽毛是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最好的样品。
    目前,“瘦肉精”的检测技术主要有色谱检测技术、免疫分析技术、金标免疫检测技术(DIGFA)等。色谱检测技术又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技术(HPLC/FLR)、液谱-质谱联用(HPLC-MS)、气谱-质谱联用(GC-MS)等。免疫分析技术又分为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放射免疫(RIA)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


    3.1样品的选择

    在目前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体系中,样品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内脏、肌肉、尿液、毛发都能作为样品进行检测,但都存在着残留浓度的问题。克伦特罗的残留量与性别无关。研究发现,添加于饲料中的1mg/kg盐酸克伦特罗(7d),零休药期,肝和肺中克伦特罗的残留量最大,超过肾中残留的2倍,大约是脂肪和肌肉的15倍。休药3d后,肝中克伦特罗的总残留量最大,肺、肾、脂肪组织中的残留浓度几乎相等,肌肉的总残留量仍大约是肝中的1/15。休药7d后,脂肪中的克伦特罗总残留量大约是零休药期25%,肾、肝、肺、肌肉中的克伦特罗总残留量分别大约是零休药期的4%、5%、2%及6%。


    由于采样方便,检出率高,因此尿液作为检测样本最为普遍,但尿液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时间及残留量还少见报道。部分试验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浓度的克伦特罗,其在猪尿液中的排出量在第3d达到一个高峰,第20d再次出现一个高峰,此过程呈波浪形,而且随添加剂量的增大而升高。但停药后,尿液中的盐酸克伦特罗含量大量下降,饲喂5mg/kg的盐酸克伦特罗试验组,零休药期的排出量为338.6×109,在第7d降到19.7×10914d降到15.1×109。研究发现,在1t饲料中添加100g盐酸克伦特罗,采取混饲给药的方式饲喂60kg左右的生长肥育猪1周,盐酸克伦特罗在猪尿中的残留时间为1个月左右。停药36d后,不能检测出尿液中的盐酸克伦特罗。因此,尿液作为检测样本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眼睛中克伦特罗的残留量最大且持续时间最长。测定添加于饲料中的1mg/kg盐酸克伦特罗(7d),休药7d后,眼睛中盐酸克伦特罗总残留量仍保持在200μg/kg以上,表明眼睛是监测克伦特罗的最佳靶组织。同时研究发现,以1mg/kg克伦特罗喂21d停药,在视网膜和头发丝的含量分别为1779ng/g424ng/g


    有报道说,因瘦肉精在血液和尿液中可迅速被清除,故此检验的意义有限,用毛发作为活家畜的检测标本较血液和尿液更可靠,但待进一步研究。

最后编辑wuyun 最后编辑于 2011-03-22 12:03:24
回到顶部

3.2主要检测方法概述
3.2.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GC-MS法优点是把色谱高效快速的分离效果和质谱高灵敏度的定性分析有机合起来,能在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且具更高的检测极限。Fente C. A等用GC-MS法检测牛毛中CLB的残留,最低检测限为5ng/gPteer Batioens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对牛、羊、猪组织中的CLB含量进行检测,最低检测限为2ng/g;刘琪等用GC-MS法(EI离子源)检测猪尿中的CLB,检测限为0.5ng/mLVanRhijin等用三甲基硅基或2-二甲基硅基吗啉衍生物检测尿提取物中的CLB,衍生物用电脉冲方式或化学离子化方式扫描,会产生更高的灵敏度。另外,GC-MS法与HPLC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更高,假阳性率更低。因此,我国将GC-MS法定为检测CLB的确证性方法(NY/T468-2001)。

3.2.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适合测定热不稳定和强极性的β-激动剂及其代谢产物,而且,HPLC可以与柱前提取、纯化及柱后荧光衍生化反应和质谱(MS)等系统联用,容易实现分析过程的自动化。黄士新等(1995)应用紫外检测器,在λ=243nm,色谱柱:shimpackCLC-ODS150×6.0mn,流速:1mL/min,柱温:室温30的条件下检测猪肝脏和猪肉中的CLB残留,最低检测限可达2ng/g。国外有人应用HPLC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动物性食品中CLB残留,测得最低检测限为1.26ng/g,回收率达98.9%。目前,我国已将HPLC法作为检测CLB残留的半确证性方法,最低检测限范围为115ng/g,其优点是专属性好、选择性强、检测精确度较高,而且假阳性率低;缺点是样品处理时间长,检测过程烦琐、难于操作,需贵重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3.2.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利用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通过化学方法将植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克伦特罗(CL)结合,形成酶偶联克伦特罗。将固相载体上已包被的抗体(羊抗兔IgG抗体)与特异性的抗克伦特罗抗体结合,然后加入待测克伦特罗和酶偶联克伦特罗,它们竞争性与克伦特罗抗体结合,洗涤后加底物,根据有色物的变化计量待测克伦特罗量。若待测克伦特罗多,则被结合的酶偶联克伦特罗少,有色物量就少。用目测法或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克伦特罗含量,比色的最佳波长为450 nm,参比波长应大于600 nm

3.2.4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利用竞争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液中的Clen与金标垫上的金标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若Clen在检测液中浓度低于灵敏度值,未结合的金标抗体流到T区时,被固定在膜上的Clen-BSA偶联物结合,逐渐凝集成一条可见的T线;若Clen浓度高于灵敏度值,金标抗体全部形成复合物,不会再与T线处Clen-BSA偶联物结合形成可见T线。未固定的复合物流过T区被CQuality Control 区域)区的二抗捕获并形成可见的C线。C线出现则表明免疫层析发生,即试纸有效。
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是最有效的控制瘦肉精的手段,基本上不受场地和人员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筛选检测,特别适宜屠宰场动物检疫员进行现场检测,其特点是成本低、速度快、门槛低,能现场检测,能大批量检测,缺点是无法定性定量、只能初筛,有一定的假阳性率,遇到可疑样品仍需进一步确认。

3.3 相关标准/方法

a)        GB/T 5009.192-2003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 (沙丁胺醇参照此标准执行)
b)        农业部1025号公告-6-2008动物性食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 ELISA
c)        农业部1025号公告-18-2008动物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素残留检测 LC-MS
d)        农牧发[2001]38 猪尿中克伦特罗检测方法 ELISA法(沙丁胺醇参照此标准执行)
e)        农业部1025号公告-11-2008动物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素残留检测 LC-MS
f)          NY/T 468-2006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        SN/T 1116-2002进出口饲料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残留量的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法
h)        SN/T 1924-2007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i)          GB/T 22944-2008蜂蜜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j)          DB32/T 1166-2007动物尿液中特布他林、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西马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
k)        DB34/T 818-2008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l)          DB33/T 537-2005动物组织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 
m)      DB33/T 539-2005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
n)        DB34/T 820-2008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o)        DB/T 819-2008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
p)        GB/T 20189-2006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q)        GB/T 22147-2008饲料中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盐酸克仑特罗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最后编辑wuyun 最后编辑于 2011-03-22 12:12:06
回到顶部

4. 致谢
    感谢管理员wisdom提供的相关资料。


5. 参考资料/文献
[1] 易展仪表展览网http://www./
[2] 我的仪家http://bbs./
[3] 技术壁垒资源网http://www./
[4] 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http://www./
[5] 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
[6]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
[7] 维基百科http://zh./zh/
[8]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9]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96/22/EC关于禁止在畜牧业中使用某些具有激素或甲状腺拮抗作用的物质及兴奋剂并废除指令81/602/EEC、88/146/EEC和88/299/EEC.欧洲.1996.
[10]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禁止在畜牧业中使用某些含有激素或甲状腺抑制反应的物质以及长肉剂指令草案 {SEC(2007)733}.欧洲.2007.
[11]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 2008/97/EC关于禁止在畜牧业中使用某些具有激素或甲状腺拮抗作用的物质指令.欧洲.2008.
[12] 美国联邦.21 CFR 556 Tolerances for residues of new animal drugs in food. 美国.2003.
[13]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公众卫生(动物及禽鸟)(化学物残余)规例.香港.2003.
[14]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2001年食物内有害物质(修订)规例.香港.2001.
[15] 叶雪珠等.我国与CAC、日本鸡肉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比较分析[A]. 中国畜牧杂志,2009,45(16):28-32.
[16] 马兵等.各国药物残留限量标准比对分析及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A].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398-402.
[17] 马爱进等.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差异[A].肉类研究,2007,(10):40-43.
[18] 王静等.“瘦肉精”快速检测技术在肉品安全中的应用[J].山东畜牧兽医.2005.12ZK:38-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