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车掇呀开,就唔晓打拳

 寒江读舟 2012-08-09

 

        客家人对那些做事不灵活、死板,只会照搬照学的人,便会说他:“真是死板,风车掇呀开,就唔晓打拳了!”这里说的风车,并不是指我们平常所见的以风作为能源的动力机械,而是专指一种具有客家特色的古旧传统木质农耕用具,它是客家山村不可缺少之物,家家皆有,人人皆用。关于这句客家俗语的由来,在客家地区一直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据说旧时在客家某地,有个勤劳致富的商人,家里富裕,不缺钱财;但却因住在偏远山区,教育方面比较落后。这位商人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他平日里对这个儿子总是万般宠爱,百般依顺,希望儿子能有个好前程。望子成龙心切的商人,为让自己的儿子能学有所成,便重金聘请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教打师傅到家中专门教自己的儿子功夫,希望这位教打师傅能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位武功盖世的武状元,光耀门楣。收了商人的钱财后,这位教打师傅便认了商人的儿子为徒弟,全心全意把自己的真功夫传授给他。
        平日里练武的地方就在厅内,但厅内狭小,又还放有风车等家什,施展起拳脚来很不方便。所以每次练习的时候,都难免会碰到这些杂物。每碰到风车,教打师傅只好转弯抹角、移步换招。谁知,商人的儿子是个脑筋不会转弯的人,凡事都只会照葫芦画瓢、循规蹈矩。徒弟见师傅如此,也只好照搬照学,认真习练,一招一式模仿、一步都不敢改变。教了几个月后,教打师傅看商人的儿子学得不错,便向商人提议把厅子里的风车等家什搬开,来一次检阅,看徒弟所学如何。商人把此事告知自己的儿子后,他儿子自觉自己学习认真,应该能应对,就同意了。
        到了检阅那天晚上,厅子里除了墙角头摆有几件武器外,就是师徒二人。开始前,教打师傅鼓励徒弟道:“今晚你就将所学功夫,一套一套全使出来吧,为师看看你所学有多少。”这徒弟举眼一看,厅子里空空的,与往日完全不同,心里早虚了,待打起功夫来时,更感到不知如何伸展手脚,总感觉不太对劲,打得是踉踉跄跄。教打师傅问他:“你今天是怎么啦?昨晚还练得好好的,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徒弟不好意思地说道:“师傅,厅里的左边平时放有风车,以前你教我武功时,快要打到风车时你就会转脚,我也便跟着这招式练习。可今晚风车不见了,我都不知该怎么出拳了。”教打师傅一听好气又好笑:“唉!你也真是死板,我常教你说,学功夫要灵活,要随机应变,因地因人制宜,怎么风车掇呀开就唔晓打拳了?”这徒弟闻言,才如梦初醒,自此从新再学,不再刻板地照搬照抄。从此,“风车掇呀开,就唔晓打拳”这句俗语便传开了,这个故事也跟着这句客家俗语流传至今。
        在变化机率日益增多和变化不断加速的今天,一味地因循守旧、循规蹈矩是不可能进步的。每个人都要有一种求新求变的心态,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否则,只能沦为“风车掇呀开,就唔晓打拳”的境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