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情好,食水饱

 寒江读舟 2012-08-09

 

        “人情好,食水饱”,是客家人做客时候常说的一句话,此语是客家人热情好客的生动写照,表明人际交往过程中,精神层面的关怀往往胜于物质的支持,因而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拥护。
        相传,“人情好,食水饱”一语出自唐代征东名将薛仁贵之口。话说,薛仁贵在很小的时候双亲便撒手西去,家底本来又穷,于是经常过着衣不裹体、食不饱腹的生活。幸亏他有一位贫苦的远房大伯,常常节衣缩食地接济他,使薛仁贵不至于饿死,让薛仁贵十分感恩。当他应征出战获胜,凯旋归来时,村邻里舍纷纷前来庆贺。薛仁贵门前摆了长长的一溜礼物。
        薛大伯听说要为薛仁贵庆功,自然满心欢喜。然而,年岁越老,日子过得越艰难,眼下一贫如洗,拿什么去作庆功礼呢?他只得舀了一瓮水,用红纸封了口,请人写上个“酒”字,老俩口抬了去,悄悄地排在最后面。
        薛仁贵出来见礼纳物,一眼就看到了薛大伯。他排开众人径直走到他大伯面前,撕开瓮口,拿起一个碗来舀酒喝。薛大伯站在一旁忙不停地说:“仁贵,你知道大伯家井水离得近,酒淡可别见怪呀!”
        薛仁贵脖子一仰,边抹胡子边朗朗地笑着说:“人情好,食水饱啊!”从而,成就了这一段佳话。
        其实,在客家人的理解中,“人情好,食水饱”中的“水”,其本身并不能解决饥饿问题,但是深入心灵的关爱,却可以让人暂时忘却饥饿,如沐春风,如有花香,精神为之振作,意气为之风发。所以,现在的人每逢讨亲嫁女办好事,主人总喜欢说:“井水近近的,酒淡莫见怪。”客人便笑着回答:“人情好,食水饱。”
        客家人的“人情”不仅体现为好客,而且多礼。“上家过来下家客”,也就是说,上家人到下家来,都会被当作客人一样对待。亲友之间,每遇喜庆,都会登门相贺。客家又有“一家来客,四邻接待”的醇厚民俗。无论是谁家来客,左右邻居都会炒几碟菜肴,温一壶米酒,端到有来客的邻居家里,摆上餐桌,并亲为来客殷勤斟酒,请客人品尝自己烹调的菜肴。即使邻里之间曾发生过口角,也会不计前嫌,照样提着酒壶端着菜肴,到邻居家帮忙款待客人。这样一来,邻里之间便又和好如初。即使遇到陌生人,热情好客的客家人也同样招呼,并会以亲人称谓称呼对方。比如遇到与自己年纪相近的人,男的称谓“老表”,女的称“表嫂”、“表姐”;如果对方年龄比自己大,男的一般称“大伯”,女的称“婶婆”;如果对方年龄比自己小,则称作“老弟”、“老妹”……如此热情,哪个不感动?如恰好在家门口遇见,主人一定非请进自家不可。虽一时之间无好茶好酒招待,然而即使主人只端来一碗白开水,也喝得分外清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