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村纪事之二十八:猪膏花

 寒江读舟 2012-08-09

高村纪事之二十八:猪膏花

 

猪膏花,木槿也。其盛开之花宛若猪膏,白皙中透着纤细的、殷红的脉络,故名。别称朱槿花、打碗花、灯盏花、白饭花、舜华、木桂花、白槿花等。因其朝开暮落,又名朝菌、暮落花。

明代文震亨著《长物志》载曰:“木槿,花中最贱。然古称舜华,其名最远。又名朝菌。编篱野岸,不妨间植,必称林园佳友,未之敢许也。舜华之名源于《诗经·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可见远古中州之民多以舜华、舜英喻女子美貌。

事实上,锦葵科的木槿,不仅有白色,还有粉红、水红、浅紫、嫩黄等花色。白花者,若飘然仙子,红花者,若含情少女,各具神韵。高村木槿唯有白色,因而唯有猪膏花之称。

晋代羊徽《木槿赋》云:“有木槿之初荣,藻众林而间色。在青春而资气,逮中夏以呈饰。挹宵露以舒采,晖晨景而吸霭。”初夏,清晨,沁凉的气息中,一朵朵盛开的猪膏花,虽不芳香,却光彩耀眼,闪烁着白玉般柔润的光芒,令人爱惜。然而汉唐之时,人们往往缘由它朝开暮落,因以形容人心易变、富贵不能长久。东方朔《与公孙弘借车书》曰:“朔当从甘泉,愿借外厩之后乘。木槿夕死朝荣,士亦不长贫也。唐代诗人中,孟郊《审交》诗曰:“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刘庭琦《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诗曰:“物情良可见,人事不胜悲。莫恃朝荣好,君看暮落时。”李颀《别梁锽》诗曰:“莫言贫贱长可欺,覆篑成山当有时。莫言富贵长可托,木槿朝看暮还落。”

高村人熟读唐诗者,寥寥,谙熟猪膏花风物故事者,亦寥寥。然其花可食、其根可入药、其叶可揉碎洗头,却老少妇幼皆知。

高村人吃猪膏花方法有三。其一,将猪膏花稍稍水,捞起用清水漂一漂,然后铺在米筛或簸箕上晒干,再用油炸,味道颇似炒蛋。其二,猪膏花煮豆腐。将豆腐切成块状,水开后入锅,加适量油盐猛火煮三两分钟,再将新鲜猪膏花入锅同煮片刻,来点韭菜,来点味精,即可起锅。如此佳肴,不仅口感清脆,滑爽,鲜嫩,还有清热利湿、凉血、排毒、养颜诸般功效。其三,煎猪膏花米餜。用面粉或米粉调成粉浆,待油锅烧热了,便用锅铲铺满粉浆,再添一两朵猪膏花于其中。这种时鲜的米餜松脆可口,油而不腻。

高村不长皂角树。所以高村妇娘、妮子洗头鲜有用皂角的。在香皂、洗发水尚未进入高村之前,女人们洗头要么用木麸(油茶榨油后的渣,要么用草木灰,要么用洗米水。而用得最多的,还是猪膏花树叶。尤其七夕这天,各家妇女,无论老幼,都用猪膏花叶子洗头。这种叶子看似粗糙,干涩,但只要在水中使劲搓揉几下,便可挤出许多润滑透明的浆汁来。这种浆汁含有大量的肥皂甙,用以洗头,不仅使头发乌黑亮丽,还能去头皮、头屑。俗传曾经下凡嫁给牛郎的织女,便用木槿叶洗头,重返天庭后更将它作为护发护肤的仙品,为无数天仙、玉女所青睐。

至于高村人采猪膏花疗病,亦屡见不鲜。木槿花研末,麻油调敷,可治轻微烫伤。猪膏花煎水兑服蜂蜜,可治痢疾。采其枝条切片,煎成浓汁,可治气管炎。采其树根切片,用白酒炮制,然后水煎服,可治肾炎、水肿。诸如此类的常识,曾经在高村世代相传。然而今天,还识得猪膏花为何物的高村孩子,不过十之三四,还懂得猪膏花有诸多妙用的,则一个也没有。

所谓物是人非,大抵如此。

 

木麸:木梓(即油茶)榨油后所剩渣屑。捣碎后煎水洗头,可使头发柔顺,乌黑,有光泽。

②将水烧开,徐徐浇注在草木灰上过滤,其汁便可用于洗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