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说中的西伯利亚长啥样

 图101 2012-08-09

传说中的西伯利亚长啥样

     别了,尤利娅,再见,俄罗斯。

     一个月前,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出海关的时候,我碰到了大问题。俄罗斯边境警察总是对一个德国考古团队中出现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奇怪。反反复复问我一个问题就是,你为啥要从北京到法兰克福,然后再来俄罗斯,你为啥不直接从北京到俄罗斯捏?我被这一问题搞的哭笑不得,我说我住在法兰克福啊,这跟北京没关系吧。可这俄罗斯警察就是拐不过弯,而且他们对我在俄罗斯的工作很有疑问,最后还是我的老板出来才解了围。事后他对我说,俄罗斯警察不可能怀疑你是偷渡,估计是把你当成间谍了。

     叶卡捷琳堡的几幅图,此城并不美丽,非常一般。

     从叶卡捷琳堡一路南行,直到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边境,才看到我们的考古地点,此地出产的青铜器涵盖在Sintashta-Kultur里面。这个文化繁盛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和印度伊朗人有关,又牵扯到印度雅利安人的迁徙,所以此地长久以来一直是德国考古界挖掘的重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走过的路线,正是二战时苏俄政府发配德意志族去哈萨克斯坦时的路。当年由于纳粹德国的入侵,苏俄政府一怒之下发配了几乎所有的境内德意志族人去哈萨克斯坦,他们是相当悲惨的,我看到西西伯利亚荒原,依然凋敝异常。如今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仍然有不少的德意志族人,基本都是当年被发配过去的。

           营地的帐篷需要自己动手搭建。

            西西伯利亚的天气真不是一般的差,我们去的七月份,时而烈日当头,气温高达40度,时而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冻的瑟瑟发抖。我那时候一直在担心,自己的帐篷会不会随时被刮跑。

           我的老板,不要惊讶,此人为法兰克福大学教授。

           吃饭是个太大的问题,轮流做饭实在是不行,碰到不会做的大家一天都要饿着。于是专门在俄罗斯同事里找到了一个,让他只负责做饭,无奈的是没有冰箱,不能买肉,大家每天的伙食就是大麦,土豆,酱汤。考古一个月,大家的眼都绿了,看到哈萨克牧民放的马,大伙都有上去杀掉吃肉的冲动。回德国前在叶卡捷琳堡,德国领事馆的人请我们去餐馆大快朵颐了一顿,总算补回来点。

        瓦西里在吃狗粮。

         除了吃饭,就是洗澡问题,这里的干净水是奢侈品,大家只能去河里游泳权当洗澡。

        俄罗斯人边游泳边唱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不知怎么,我突然想起了电影中那些在湖里游泳的苏联女兵,准尉华斯科夫笑吟吟的望着她们。只不过现在欣赏者变成了女人们,下水扑腾的变成了小伙子

        我们的餐厅,大家看到墙上挂的是什么了吗?

        尤利娅,俄罗斯同事,可爱的长腿美眉。

        友里子,在俄罗斯学考古的日本女孩子,我们很欣喜能在西西伯利亚的荒原上相识,事实上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儿,聚集的是俄罗斯人,德国人,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这四个国家,在二战中打的是多么不可开交啊。

         在烈日下,友里子和德国的同事丽莎。差别大吧。

          友里子和我

         俄罗斯大家在一起的几幅图。

        俄罗斯的见闻,要慢慢写,今天先写这么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