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卫视“印象岭南”栏目专门报道了英德华侨茶场

 pluitjamblang 2012-08-09



---------- Forwarded message ----------

Subject: Fwd: 印象岭南, 英德华侨茶场



Subject:  -印象岭南, 英德华侨茶场


凤凰卫视印象岭南栏目专门报道了英德华侨茶场。請觀看﹗
 
印象岭南2012-07-17 走访广东英德华侨茶场的异国风情部落
 
印象岭南2012-07-17 英华茶场文艺队传承传统寄托眷恋之情
 
 
(新闻深处)“侨文化”印中共有的资源
201283
 
清静的小路,路边郁郁葱葱的树木,疏落的民居,房前屋后的篱笆,院落里堆放的杂物,还有空气中弥漫的香茅味和咖喱味(只有在现场的人能感受得到),很难想象,这一幅幅似曾相识的画面竟是粤北的一个小村落--英德华侨茶场亚齐村。1967年这里接待了来自印尼亚齐近1000名归难侨因而得名。
 
717日,凤凰卫视印象岭南栏目专门报道了英德华侨茶场。节目一开始,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便是那一幅幅充满东南亚风情的画面。主持人杨舒把观众带到了亚齐村,走访黄慧兰等第一代归侨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听他们讲述40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
 
虽然期间主持人也走访了茶园和茶厂里的越南归侨,近距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但节目报道的重点还是集中在亚齐村的印尼归侨们,英德华侨茶场与全国其他80多个华侨农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英华文艺队的诞生打响了这里的知名度,吸引了各级领导和国际友人,以侨居国民俗风情、民族歌舞和生活习惯的核心内容的侨文化,由是便被当作潜力优势而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英华文艺队成立于1996年,是在第一代印尼归侨黄慧兰等人倡导下创办的。上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但华侨茶场的生活依然十分艰苦。为了舒缓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于是在黄慧兰等人的倡导下,茶场便搞起了业余文艺活动,深受归侨们的欢迎。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起到了稳定侨心的作用。
 
成立初期,英华文艺队的活动范围只限于茶场内,演出时间也只在节假日,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但随着成员的增加,进入21世纪后,它已发展成为由老中青三代归侨40名成员组成的具有相当水准的文艺队伍。由于骨干成员大多来自印尼,最为拿手的当然是印尼歌舞,因此印尼风情歌舞便成为文艺队的最大亮点,引起各地归侨和各级领导的关注。
 
200451日,印尼驻广州领事一行人慕名前来英德茶场进行访问。当他们来到归侨家作客,看到这些离开印尼已经40年的归侨们依然能讲一口流利的印尼话,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不由大为惊讶和感动落泪。与上世纪60年初回国的印尼难侨不同,1967年回国的亚齐难侨是新秩序政权仇华、排华政策的直接受害者,他们中有的店铺被抢被烧,亲人被杀害,但回到国内后,他们不记仇,本着对印尼第二故乡的深厚感情,发扬传播印尼文化,为印中关系搭起桥梁。鉴于这些归侨在传播印尼文化、促进印中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方面的重要贡献,印尼领事馆方面决定向英华文艺队赠送传统乐器昂格隆和舞蹈道具,并派昂格隆和舞蹈教师对文艺队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的表演技艺更上一层楼,名气更加响亮。
 
如今,英华文艺队不仅在广东出了名,在全国也享有声誉。他们除经常受邀在归侨的各种聚会活动中表演助兴,还经常在印尼官方所举办的各种涉华活动中代表印尼上台献艺,他们可称得上是印中两国共有的资源,是印中友好关系的推手。
 
英华文艺队之所以能有骄人的成就,除归功于黄慧兰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得力于英德临近广州的区位优势(从广州到英德走高速路只须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使该文艺队很快能被发现,并受到各方的重视。在中国,不论是华侨农场还是各种归侨团体,凡是有印尼归侨聚集的地方,业余文艺活动便会十分红火,充满异国风情的印尼歌舞必然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所有这一切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尼各华校对学生文艺活动的重视有关。校方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中国歌舞之外,印尼民间歌舞也得到同等的重视。因此,绝大多数从华校毕业的学生都能哼唱几首印尼民歌:《星星索》、《宝贝》、《哎哟妈妈》、《沙里南德》……至于《梭罗河》、《椰岛之歌》那更不在话下。当他们回国时,这些特长便作为精神财富被带到中国的土地上,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些归侨和他们的后代们,无形中便成为了印尼的文化使者和中国的形象代言人。他们向中国人民展示印尼民族文化的魅力,催发中国人民对印尼国家和民族的好感,加强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他们也向印尼人民和世界人民展现中国作为大国的亲和力和包容度,加深印尼人民和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信任,消除彼此间的相互猜疑。
 
侨文化作为印中共有的潜力优势,两国政府理应将它放在软实力的层面去看待,挖掘和开发此一潜力,让它在未来的两国关系中发挥更加积极和突出的作用。
南山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