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熏蒸疗法及其在痹证中的运用

 神采飞扬7 2012-08-10


 

l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概念
   
熏蒸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而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l 中药熏蒸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治疗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将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果,是一种祖国医学最常用的传统外治方法。

中药熏蒸疗法特点

l内病外治,由表透里,舒筋通络,发汗而不伤营卫;

l使用方便,适应症广,药简价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历史沿革

l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记载用韭和酒煮沸,

    以其热气熏蒸,治疗伤科疾病。

l《内经》记载用椒、姜、桂和酒煮沸熏蒸治疗

    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等痹证。

l唐《外台秘要》记载熏蒸疗法治疗伤寒不汗证;

l宋《太平圣惠方》;

l明《普济方》、《本草纲目》、《外科正宗》;

l清《伤科补要》记载熏蒸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l 医宗金鉴》记载本法医治麻风病。

l 其他:《张氏医通》、《急救广生集》《外治寿世方》等

吴师机《理瀹骈文》

l清末医家吴师机,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并广泛搜集他人的经验,撰写了《理瀹骈文》 一书。该书可谓集外治法之大成,因而被后世誉为外治之宗

l书中有关熏蒸疗法的内容十分丰富。

l书中十分精辟地指出:外治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

近代专著对中药熏蒸疗法的介绍

l《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l《中国民间疗法》

l《实用临床外治大全》

l《外治法简编》

l《中国传统疗法丛书》等

熏蒸分类

l全身熏蒸——利用药物的蒸汽对全身进行气雾沐浴,适用于全身性疾病,也可作为一种保健方法。

l局部熏蒸——利用药物蒸汽对病变患处进行熏蒸,适用于病变较局限的疾病或某些特定部位的病症。

熏蒸方法
熏蒸药物: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配相应的药物。

l熏蒸设施及方法:

       全身熏蒸法:如熏蒸室、蒸汽房等,室内汽                     

                   37—42 ,每次熏蒸15—20分钟;

       局部熏蒸法:盆、瓷杯等均可,汽温控制在                   

                  50—55℃左右,每次熏蒸20—30分钟。 

现代化的熏蒸治疗设备

l全身熏蒸:气疗舱,熏蒸药浴器等。

    治疗时头露在舱外,有自动控温、自动计时、音响提示、异常报警等功能,有

    的兼有按摩水疗作用。

l局部熏蒸:各种熏蒸床,熏蒸治疗仪等。

    治疗时将病变局部置于蒸汽孔上,或将四肢伸入治疗仪内,有温控及显示功能,

    有的兼有熏洗、红外线或磁疗等作用。

应用范围
  中药熏蒸,特别适用于病者衰老而不胜攻者,病者幼小而不宜表者,病邪郁伏急难外达者,局部之疾药力不易达到者,上下交病不易合治者,内外合病势难兼护者,病起仓卒不易急止者,既要祛病又怕药苦者等等。

l  中药熏蒸治疗的适应症涉及临床各科,据文献报道,本疗法能治疗内科、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妇科、小儿科等220余种疾病。

中药熏蒸治疗的临床疾病

l内科:神经衰弱、慢性肾炎、各种水肿、腹胀、消化不良、慢性肠炎、重症肌无力、面神经麻痹、 流行性感冒等。

l骨伤科: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落枕、颈部软组织扭伤、  肩关节周围炎、 慢性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各种骨折、关节脱位的康复期等。

l妇科:陈旧性宫外孕、子宫脱垂、闭经、月经不调、带下病、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炎、痛经、 乳腺炎等。

l五官科:角膜炎、虹膜捷状体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龋齿疼痛等。

l皮肤科:痤疮、慢性荨麻疹、湿疹等。

l儿科:小儿感冒初期、小儿麻痹症初期、消化不良、蛲虫病等。

l其他:可用于空气消毒等。

中药熏蒸治疗痹证(一)

l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l     1.蒋明,30例,近控9显效13有效7,总有效97%(时珍国医国药2001-9825

l     2.瞿群威,100例,与雷公藤比无差异(中医研究2002-331

l     3.姜连秀等(透骨药浴液),96例,明显改善36改善44,总有效83.33%(现代康复2000-3457

l     4.王存伟等(温经除痹汤),58例,显效41有效12,总有效91.38%(中医外治杂志2003-123

l二、风湿性关节炎

l     1.晏丽等,60例,显效40有效17,总有效95%(辽宁药物与临床2001-3124

l     2.杨建东等(透骨浴液)48例,痊愈27好转17,总有效91.7%(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11823

中药熏蒸治疗痹证(二)

l三、骨性关节炎

l     1.陈跃安,3840膝,痊愈16显效18有效6,总有效100%(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145

l     2.王春慧等,148例,优6578,优良率96.6%(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1999-546

l     3.刘访文,136例,显效51好转18,有效率67%(江苏中医2000-1137

l四、强直性脊柱炎

l     1.张翠平等,350例,显效105好转176,总有效80.29%(江苏中医2000-1231

l     2.孙妙发,牵引推拿整脊配合熏蒸,疗效显著(浙江中医杂志2001-9386

l五、肩周炎

l       魏景梅,100例,治愈79好转21,有效率100%(河南中医1996-6367

禁忌症

l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皮肤破溃、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

注意事项
1、全身熏蒸时室温不要过高,室内汽温控制

         37—42 ℃,以防汗出过多,造成窒息、

         昏厥或虚脱跌倒,体虚者尤须审慎。

l2、局部熏蒸要注意温度,不可过烫,汽温一

         50—55 ℃,以防烫伤皮肤。

l3、严寒季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局部熏蒸者,

          应在患处盖上毛巾,防止受凉感冒。

l4、熏蒸结束后应适当休息,适当饮水,待恢

          复后再离开治疗室。

l5、熏蒸器具和物品要注意清洁、消毒,全身                          

          熏蒸时要穿一次性衣裤。

 

中药熏蒸治疗痹症84例治疗依据

l《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气血被阻,经脉壅滞,导致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甚至强直畸形。

l因劳累闪挫,气滞血瘀,邪气留滞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的疼痛、酸楚、麻木以及活动障碍。

l中医称之谓痹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病。

    治疗: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

临床资料

l84例风湿病患者,男15例,女69例;年龄在11—73岁,平均50.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多年。

l病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5例,腰椎间盘脱出症21例,颈椎病13例,腰椎增生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各6例,肩周炎5例,其他8例。

 

熏蒸药物

l四肢熏蒸:  羌活20g     独活20g     防风15g

 (熏Ⅰ方)     桂枝15g     细辛10g     川芎20g

                          海风藤30g    徐长卿30g

                          姜黄20g     苏木20g     冰片1g

l颈肩腰背熏蒸:羌活20g    独活20g    桂枝15g      

  (熏Ⅱ方)         川乌20g    草乌20g     姜黄20g   

                               千年健30g   杜仲20g 

                               续断20g    牛膝20g     冰片1g

熏蒸设备

l肢体熏蒸:ST-1型多功能肢体治疗仪(具有熏蒸、熏洗两种功能)

l颈肩腰背熏蒸:CS-Ⅱ型低频熏蒸治疗仪(大连金州康疗器械厂生产)

熏蒸方法

l    将中药装入纱布袋中,放入药箱煎煮,调节汽温到5055℃左右,淋洗药液到48℃左右,以病人感觉温热,不烫伤皮肤为度。

l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肢体熏蒸,即取坐位将患肢伸入治疗仪器中,在熏蒸的同时,间断喷出药液进行淋洗。

l    颈肩腰背病变患者采用颈肩腰背熏蒸,即取卧位,将患处接触蒸汽进行治疗。

l    每次20分钟,每天1次,10次一个疗程。

疗效标准

l  临床治愈:病变部位疼痛和肿胀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活动基本                         恢复正常;

l  好转:疼痛和肿胀减轻,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l  未愈:症状无改善。              

l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疗结果

l临床治愈:18例,21.4%

l好转:        64例,76.2%

l未愈:          2例,2.4%

l总有效率:            97.6%

熏Ⅰ方 功效与方解

l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l适应症:四肢关节病变患者

l方解:

      君:羌活、独活        祛风除湿止痛

      臣:桂枝、细辛        温经散寒、祛风止痛

      佐:川芎、姜黄、

              苏木                    活血祛瘀止痛

              防风、海风藤、

              徐长卿                祛风胜湿、消炎通络

      使:冰片                    辛香走窜,助诸药直

                                          达病所

熏Ⅱ方

l适应症:用于颈肩腰背病变患者

l组方:川乌、草乌、千年健、杜仲、续断、

l           牛膝、羌活、独活 、桂枝、姜黄、冰片

l特点:增强了温补肾阳、强壮筋骨的功能

中药熏蒸的药物选择(一)

l1、根据不同部位选用祛风散寒除湿药物

         上肢及颈肩疾病:羌活、葛根、防风、秦艽、伸筋

                              草、透骨草、白芷等

         下肢疾病:独活、桑寄生、五加皮、牛膝、海桐皮、

                              木瓜、苡仁等

          腰部疾病:千年健、鹿含草、杜仲、续断、牛膝、

                              桑寄生、狗脊等(补肾壮骨)

l2、寒湿痹疼痛明显者选用温热散寒药物

                   川乌、草乌、附子、桂枝、细辛、麻黄等(散

                   寒止痛)

l3、各种痹症都可加用活血化瘀药物

                   川芎、红花、丹参、延胡索、刘寄奴、苏木、

                   姜黄等(活血止痛)

中药熏蒸的药物选择(二)

l4、多采用辛味药物以增加药物的渗透力

                 羌活、独活、防风、五加皮、透骨草、

                 徐长卿、冰片等(含挥发性成分)

l5、善用藤类药物

                 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雷公藤、鸡

                 血藤等(通络止痛)

l6、对久病疼痛明显者可伍用虫类药物

                 全蝎、蜈蚣、地龙、土鳖虫、蜂房、白

                 花蛇、蝉蜕等(搜风解痉散瘀止痛)

中药熏蒸疗法的中医机理
1
、理论依据: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脏腑经

         络学说为依据(脏腑体表相关理论、经络运

         行学说)。

        《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2、治疗原则:以中医八法论治为基本治疗

          原则(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补偏救弊)。

        《理瀹骈文》:郁者以宣,乖者以协,泛

         者以归,停者以遂,满者以泄,劳者以破, 

         滑者以留,阻者以行,逆上者为之降,陷下

         者为之提,格于中者为之通,越于外者为之

         敛。

 

中药熏蒸疗法的中医理论根据

l3、给药途径:体表给药,达到内治法同样的

         治疗目的。

      《理瀹骈文》: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

         吸气,融于渗液

         内治亦可以外治,非外者不能治内

l4、疗效作用:温热和中药的双重作用

         温热:可疏松腠理,发汗祛邪,缓解痉挛,

                     疏通经脉。

         中药:大都辛香浓烈,有祛风除湿,温经

                     散寒,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功效。

中药熏蒸疗法的现代作用机理

l1、药物的渗透作用:煎煮时产生含药蒸汽, 

 其中的中药有效成分可呈现离子状态渗透皮肤

 进入体内,产生治疗作用。

l2、皮肤的吸收作用:熏蒸时皮肤毛孔开放,

 表皮的微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蒸汽的吸收。

l3、改善局部微循环:熏蒸使局部血管扩张,

 血流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炎症产物堆积,

 有利于炎症和水肿的消退,加速组织修复。

l4、蒸汽的温热刺激:温热刺激可降低神经兴

 奋性,缓解痉挛及僵直,提高痛阈;增强单核

 巨噬细胞功能,增强抵抗力;可恢复疲劳等。

问题与展望

l中药熏蒸疗法使用方便,适应症广,药简价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l存在问题:

       1.临床疗效观察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

       2.治疗机理和作用途径还不明确;

       3.熏蒸设备不规范,药物蒸汽浓度不能控制;

l展望:随着科学发展和医务人员的努力,上述问题将逐步解决,传统的熏蒸疗法一定会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

 

  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