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学习快乐 2012-08-10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计划中的一种课程类型,提出实施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力求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是目前一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都还比较模糊,尤其是对实践这门课程感到无从着手,为此,经过一年多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9年级)征求意见稿》,我们整理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可以从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两个维度来理解:一为狭义的概念是指这门新设的研究型课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大自然、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选择、确定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为广义的概念则泛指一种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里所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主要就是前者的课程而言。

由于长期以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格局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受既定认知目标的制约,接受性学习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以根深蒂固,要在各科中自如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还有一定的难度。作这新课程体系中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这门必修课,对第二个维度研究性学习方式
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型课程是一门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生成性课程。它与其他学科相比,研究性学习没有大纲和教材,没有可依赖的本本,也没有现成熟悉的套路规范。因此,虽然从设置上来看,化是国家课程中的必修课,可是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等更多的层面上看,它强调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发挥本校传统优势,成为一种个性化校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与策略。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知识、思维、技能、能力、态度、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构建一种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型是研究性课程的背景;学习生命的回归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取向;学习自由的追求是研究性性学习课程的理想境界。

(一)以自主探究为核心-----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都是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个体、小组、班集体亲历亲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实践探究,体验、表现和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参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一)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学生的兴趣是探索活动的起点。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组织广泛、灵活、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闲暇活动教育化的开放式活动课程。

(二)
以创新发展为目的------研究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量的多少。通过运用概念了解事物的性质;通过学习规则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运用概念与规则即运用科学知识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个性特长,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培养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以过程评价为尺度------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问题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过程的思维训练和方法运用,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像科学研究人员那样注重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衡量评价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以正面评价、积极鼓励为主,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

三、课程设计思路

《研究性学习(义务阶段)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面面向学生完整的学习和生活领域,采用课题研究类、项目设计类课程形态,利用课内课外各种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质疑研究、实践体验,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没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它的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的兴趣的满足和能力品性的提高。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运用,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注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使素质教育得以具体呈现,促进理想的教育生态的逐步形成。

(一)阶段目标

7----9年级通过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搜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态度和道德行为,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呈现的是开放型学习态势。凡是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均可作为学生研究的领域。突破原有学科教学时空上的封闭状态,给学生提供的是更多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渠道。

但是,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尤其是起始年级,需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所以有必要开设研究性学习指导课。研究性学习指导课一般设在初一年级,分别利用一个学年进行。每个星期安排1---2节课。可以按照目标分层、内容、主题分层方式进行。指导的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个专题: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及其意义

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3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流程

4、如何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5、如何成立课题组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6
实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7
如何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

8、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和小论文

9、如何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

10、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取得的进步和收获

一、什么是研究学习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既有相对独立的实体课程形态,又是一种渗透在学校教育一切活动中非实体学习方式。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需要。

2)、认识研究性学习与个人经验、课内外各种资源和形式的整合活动。

3)、意识到研究性学习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活动建议]

1)、学生阅读《14岁小姑娘讲美国教育》一文《初中生做研究课题》、《作业模拟未来生活》、《问题多学分多》等文章。

2)、上网查阅或到图书室借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料。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

2)培养兴趣,从课内外学习、校内外活动中去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探究。

[活动建议]

教师提供或上网查阅学习研究性学习案例。

三、研究性学习实话的一般流程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展开的三个主要阶段:进入问题情景阶段、实施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2)了解问题情景阶段的知识背景准备、选题立项、组织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阶段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以及交流表达阶段的展示汇报研究成果、总结、反思、提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3)感受研究性学习就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自觉性。[活动建议]

列举自然、社会、生活中一些事物和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能提出探究性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四、如何选择研究性学习内容

[内容标准]

1)明确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指导如何从大自然、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能科学合理地选择设计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可行的研究课题。

[活动建议]

1)教师提供研究范围及相关课题目录,比如:

A、观察超自然、鼓励学生交观察结果自行设计,记录
在案。

B、动手制作演示教具并进行实验。

C、实地测量家居、校园面积。

D、社会环境、家庭消费、社区管理等调查。

E、对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进行比较评论。

F、研讨、自编、自演英语童话剧、语文课本剧等。(学生自由选择)

2)学生选题后召开课题评审会。

五、如何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内容标准]

1)明确成立课题组的目的意义和组织形式,了解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的重要性。(2)了解制定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活动建议]

1)从个人专题中进行筛选,确立专题。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讨论课题组分工及个人的工作计划。

六、课题实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容标准]

1)了解课题实验开题报告、方案评议;修正方案,实施研究,阶段小结,检查分析;完成实验,形成结论;成果展示,总结提高等主要步骤。

2)明确实施研究中常用的观察、调查、文献检索与搜集、模拟、实验、研讨等方法。

3)注意研究活动中的渐进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培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独立意识、自律意识和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建议]

1)进行开题报告模拟训练。

2)利用观察、调查等方法进行专题探究。

七、如何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

[内容标准]

1)了解搜集信息的主要途径和分析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

2)能通过访谈、查阅书刊杂志、调查问卷、上网等渠道获取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合。

[活动建议]

1)在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整合的练习。

2)请指导老师辅导

A、如何访谈;

B、如何录音、摄像;

C、如何设计问卷调查提纲;

D、如何查阅文献资料。

3)交流获取资源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

八、如何撰写研究结题报告和小论文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结题报告和论文的基本特点、格式和一般写法。

2)设计《形成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表》。

3)介绍几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案例、小论文等。

九、如何展示研究性学习的体会与收获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项目完成以后的交流研讨是研究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辩论会、展览会、演讲会、出墙报、编小报、制作网页等都是展示活动的形式。(2)能够客观地分析、辩证地对待活动中的成绩和失误,能正确对待他人的建议,正确认识自己。

3)学会表达、沟通、欣赏与分享。

[活动建议]

1)召开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经验交流会。

2)将有关成果通过墙报、展板、案例汇编等形式展示。

十、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取得的进步和收获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主要内容。

2)明确过程评价、自我评价、激励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掌握档案评价、操作评价、答辩会等具体做法。

3)学会从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层面上全面的评价,总结、反思和提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

[活动建议]

1)自行设计《研究性学习结题评价表》。

2)对某一活动方案或已完成的课题写一份评价鉴定。

3)以自我参照这原则,评价自己一次探究活动中的得失。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研究工作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起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为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教师分行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树立开放、综合、生成的课程观,民主和谐的教育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为实现本课程目标,较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
全员参与,自主选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要从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激发全体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探究的经历来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发展,培养发现问题有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

(二)
转弯教师角色。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学习共同体。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点拨与督促,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

(三)
重视全程指导和过程评价。既要给学生的研究提供广阔自由的空间,又不能放任自流,实现全程指导和监控。不能开题到到场、结题签个字了事。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贯穿于全过程,评价中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个性差异、体验感受、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保证。主人的目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审视、调整;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1)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自主意识与情感态度。

它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方面体现出来。是否认真参与每次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有完整的资料积累,有克服困难的意识等。

2)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

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或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如是否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与建议,主动与同学配合,乐于帮助同学,具有团队精神等。

3)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着重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等方面的技能、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水平。

4)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考察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是否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经过探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对活动过程的实际表现给予评价,也可通过不同的时间段前后比较来评价其发展态势。

(三)
评价的方式

研究性活动评价方式是多元化的。主要可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报告、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尤其可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特别重视正面评价的激励功能。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都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找到积极的参照点,从而调适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实践水平。

三、课程管理和资源的开发

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极其丰富和广阔垢,以前教师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比较强,课程意识较为薄弱。往往把课程资源局限在教室、书本、教参、练习册以及教学辅助资料等具有外在表征的事物上,而忽视自然、人文、社会等与教学密切关系紧张
宏观世界的资源。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它的实施必然要求十分注重强调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开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系统和开放的课程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1
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建立以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管理机构和以教研组、任课教师为核心的业务指导机构。活动前要了解学生的活动计划并作相应的安全论证和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活动计划尽量周密,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管理,要求学生填写各种活动记录以及个人参与活动的体会、感想,达到有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活动后应及时检查活动记录和每个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工作量可根据指导课题的数量、质量以及学生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发慌情况给予动态综合评价,纳入教师工作总量,作为学期和年终考核奖励的依据之一。

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师学生等管理因素外,还包括学习的各种设施、场地环境、文化氛围、教育媒体资源等。其中有文本资源:图书报刊、照片、地图、图标;音像资源:电影和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还可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各种社团活动,如书画社、小记者团、英语剧社、艺术团等;开辟动植物园地、陶艺、竹艺、科技创作室等。

2)校外课程资源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突破了时空维度,更需要得到家长、社会有关单位的支持与指导。诸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咨询团、聘请校外辅导员和在某些方面有专长和一定造诣的专业人员作指导老师;与企事业、农场、社区街道、部队等挂钩建立素质教育基地等。它包括社区资源:如社区自然环境、机构、设施、经济条件、家庭人员状况等;

应该说,凡是可供教学活动利用的一切事物,时间空间资源、文献资料资源、资金设备资源、现代媒体信息资源等,所有这些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应该物尽其用。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努力探索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与家庭、社区结合,学科与社会实践结合,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结合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促使课程目标达成的各种资源进行开放和生成,如此,课程资源才会由狭变广、由静变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的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成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工作者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增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增益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又要求劳动教育与技术、家政、职业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获得终身进行技术劳动和技术学习的能力,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学习领域,它以学生获得各种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增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探究性、操作性为特征的一门实践活动课。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普遍独生子女的社会现状导致我国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劳动体验,无法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影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设置丰富了学生的劳动体验,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强调在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和技术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和交流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的一页,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学习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亲身体验,传承了我国宝贵的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化进程加快,各地文化交流也是信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一信息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助于他们进行文化信息的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对文化的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形成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是个人素质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劳动节习惯和品质,才能使劳动技术实践活动有序的、负责的、合作的高质量地完成。这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也是形成其他个人下级单位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前提。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个人竞争的重要品质之一。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和创意性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小制作、小民明的氛围和条件。

在工艺制作中,引导学生从仿制向创意发展,在科技活动中引导学生搞创造发明活动。自主创意、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基本理念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必修课,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一)在手脑结合的操作活动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操作性强。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除了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操作活动中学生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尤其重要的是必须重视在技能训练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实践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与技术落后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倡以具体的技术项目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的活动。项目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学生通过系列性的项目的学习,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还可以通过项目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三)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逐步增加技术含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选择对学生的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逐步增强教学中的技术含量,加强科技教育活动,充实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增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代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强调学生的生活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取向要求课程的内容的安排富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

(四)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学习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强调各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强调融合社会、经济、环境、法律、伦理、心理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视野。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是新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它劳动与技术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逐步形成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和各级的生活态度。在强化基本技术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动手又动脑的技术学习的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探究、反思与创造;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正确态度,促使他们逐步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适时、适量、适度渗透职业教育内容,促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社会责任感以及创业精神。

二、分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三个学习责任感加以描述。

年级

技术基础

家政

职业引导

7~9

继续参加技术学习活动,掌握现代生产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热爱劳动节的思想感情,养成负责、守纪的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通过体验和探究,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形成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具有初步的与他人进行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学会自我的生活管理,掌握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所必备的生活技能,养成勤劳、节俭、负责的家庭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家庭责任感。

继续关注职业世界了解爱岗敬业的职业首先关注人才需求,进行职业单身的初步选择在创业安全的接触和分析中,形成对创业的初步认识。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最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基本特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

1
本《标准》根据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三个学习领域:即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

2
如何处理三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

3
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说明。

4
对三个学习领域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

5
公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内容建议。

一、内容说明

本《标准。的三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学校可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安排。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立足现实。所选择的内容与当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一定的地方性特色和区域性特征。

2
贴近学生。所选择的内容能活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基础相适应。同时,又具有挑战意义。

3
便于教学。这些内容有得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设计、操作评价等学习过程,有利于集体活动中的教师指导。

4、体现综合。这些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各科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多方面教育内容的整合和学生综合视野的形成。这些内容具有广泛的生长点,有利于内容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联系。

5、重视安全。学生使用的材料、工具和设备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无毒无害,具有劳动保护设施。所用材料力求具有简洁、轻便、易于采集、成本低廉、供过于求重复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

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内容建议三部分组成。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教学活动建议针对标准看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内容建议则提出检测标准达到程度的要点。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技术基础]学习领域说明

技术基础是学生通过初步的技术学习实践形成劳动技术相关的基础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

通过技术基础领域的学习实践,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责任制:

一、认识各种常用的材料及其仍不同的用途、性能及加工方法。

二、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工具设备。

三、具有初步的识图、制图能力,以便进行简单的科技创新设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通过鉴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形成初步的评价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五、了解简单的工业制作的基本过程和相关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体会技术的价值。

六、学会简单种植、养殖一般方法了解农副产品的一般生产和销售过程,丰富劳动体验。

七、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耐心仔细、合作、卫生、安全、守纪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设置技术基础学习领域旨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注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学习兴趣。学生实践打哈哈待客吕,逐步养成优良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便学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家政]学习领域说明

家政领域是指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的锻炼,如烹饪、洗涤、家电的使用、保养和维修,,财物的管理和使用等,掌握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生活学习的乐趣,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学习日常生活基本技能,形成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第二、学会使用家电,了解家电保养、维修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意识。

第三、通过调查、讨论、设计、购物等活动形成初步的勤俭持家的理材意识。

家政学习领域旨在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与亲身体验,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劳动技术学习的实际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职业引导]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职业引导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比较、测试等活动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逐渐形成初步的职业选择志向和创业意识。

通过职业引导领域的学习实践,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关注社会的职业分工和职业首先要求,形成对职业的初步认识。

第二、通过社会调查、比较、讨论、测试等活动形成初步的职业选择志向。

第三、接触和分析一些创业案例,培养创业的意识。

职业引导领域的教学注重学生对职业的初步认识和体验;7~9年级学段的教学注重学生对职业的初步的职业选择志向和创业意识。该领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为主,避免职业知识的单纯灌输。

二、内容标准

[技术基础]学习领域

继续学习劳动技术,掌握操作学习的一般方法感受技术的奥秘与价值。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提高技术审美能力,丰富劳动体验,幸创造的愉悦。

教学活动建议

1观察和探究生活中的觉材料,了解其一般性能和加工方法。

2通过项目设计制作活动进一步学习觉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3进行简易的作品创意设计,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制作传统工艺或模型等,寸步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5学习本工、金工、电子电工等项目,了解工业技术的基础知识。

6进行作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饲养,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

7通过鉴赏、辩论、测试等活动对进行一定的评价。

评价内容建议

1上否了解觉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法,是否会利用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2是否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3是否知道图纸上具体符号的意义,并根据图纸进行评价和制作。

4是否能用语言或图形描述表现作品的设计思路。

5是否了解种植、养殖的一般方法和现代的农业生产的状况。

6是否知道所学的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7是否了解简单工业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

8能否对技术作品的创新、审美、质量、经济、安全、环保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评价。

[家政]学习领域

学习营养烹饪的制作拓宽生活生活学习的乐趣4,了解家用电器的使用、保养,体验技术造福人类,在财物管理消费活动中形成科学的消费观。

教学活动建议

参加买菜活动,了解觉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尝试设计合理的营养搭配方案,进行商品的物价调查,价格、质量比较,初步辨别商品的质量。

在家长指导下进行烹饪实践学习使用厨房用品,掌握一些家常食品的制作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学习正确使用家电。

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生活区自理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评价内容建议

A、是否经常参加家务劳动。

B、能否安全使用古文用具和家用电器。

C、是否掌握一些主食的烹饪方法,能否自己独立烧简单的饭菜。

D、能否合理地支配钱物,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E、是否注意节约水电和零用钱。

[职业引导]

关注社会职业,学会职业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敬业爱岗的意识。进行职业意向的初步选择,接触物分析一些创业案例,初步的认识创业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活动建议

A、尝试分析自己有兴趣的职业。

B、去人才市场调查了解当地经济形势及人才需求状况。

C、通过尝试分析一些创业案例,形成对创业的初步认识。

评价内容建议

A、是否参与的关职业引导的社会实践活动。

B、是否了解职业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行笔出状元的爱岗意识。

C、是否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形成初步的就业选择。

D、是否知道创业的艰辛过程,初步形成艰苦创业的意识到。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7~9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全体学生的基本权利,它为学生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应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掌握技术学习的一般方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学习能力。

2、实施过程的综合性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腰三角形途径相沟通,相结合。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治,楞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家政部分的学习可与家庭教育或住校生生活自理教育紧密结合。

二是注意综合防治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如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项目设计、科技小发明活动可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职业引导可与社会实践结合等。

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内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等三个学习内容的渗透和融合。要注意交劳动教育贯穿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的学习过程
之中。如技术学习与家政学习的统整,在职业了解过程中注意职业活动中的技术特征,在技术基础、家政、职业了解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劳动体验等。

3、活动设计的科学性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设计要注意科学性。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遵循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科学地设计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突出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技术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要注重各年龄段教育在内容上的衔接和方式上的协调。

由于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
地区、本校劳动与技术牟传统和特色。

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便于工作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优质报务。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2、处理好仿制与创意的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工艺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学习和传承。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中,通过仿制获得体验和感悟。在学习传统技术的再创造。手脑并用,设计新颖的小制作和小发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处理好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均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针对开放的教育时空,学校可以采取分散课时和集中课时,以及课内学技术,课外活动参加社区服务,家务劳动等办法安排劳动与技术教育流动。

二、评价建议

劳动与技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劳动与技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劳动与技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劳动与技术课程标准。与本《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设计与操作技能、学习的成果质量等方面的评价,更要关重视学生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价值观的形成
等方面的评价,尤其要加强发展性、激励性评价。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对评价的方式,本标准提出如下建议:

1、发展性评价

劳动与技术的学习评价并不着眼于对学生学习结果和发展水平的区分,而是在于用评价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凡是参与者劳动技术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完成或基本完成任务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的,都应当给予肯定。对那些设计与制作成果告别优秀,或有所创新、发明者,应给予特别鼓励。

2、整体性评价

劳动与技术的评价是整体性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劳动与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劳动与技术的操作技能;劳动与技术的实践能力;劳动与技术学习的成果质量。评价中要突出对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的方面的内容。

3、全程性评价

在注意结果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结果形成的过程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设计、操作、评价等方面的评价,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的发展和变化。

4 、多元化评价

评价主体应当凶手学生本人、其他
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其他
有关人员等腰三角形多个主体。在评价中尤其要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同时也顾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

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拟定心得体会考核、专题活动相互交流、自我评价、作品评定、日常观察、发收藏证和合格证等形式。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平时考核可以是单一性考核,着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是终结性考核,以一学期或一学年各方面情况的综合作为依据,由教师给出评语和评定等级。考核的方式应为书面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评定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待合格三种。考核的成果应当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

加强学生劳动与技术学习的极少数建设。要注意交平时的劳动与技术学习评价材料和成果加以整理和汇集,形成档案袋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是公共教育的主要机构,蕴涵着丰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各学科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教学,渗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因素;学校拥有的树林、花园、学工学农基地等,是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天然场所,应当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建筑、橱窗、板报及其教室的墙面、园地、角落的布置与维护,可以使学生获得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体验。此外,学校日常生活中环境的整治,工具和敲诈的维护,课桌椅的修理,重大节日活动的布置等都是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益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区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劳动节与技术教育最早的老师。在小学生的自我报务劳动,家务劳动、家政常识以及最初的职业了解等方面的学习中,家长具有重要的使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简易烹饪等都必须是富有劳动与技术教育意义的活动。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真地参与,并使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生活中发生管道泄漏、器具损坏、农作物病虫害、家禽家畜栏杆破损等现象时,正是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良好
时机,家长应该打消顾虑,鼓励让孩子去参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社区是学生赖以生存的,是促进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志气。当地社区所拥有的企事业单位、科技文化场馆、校外教育机构以及各种新闻媒体等都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资源,其价值应当充分挖掘;在农村,乡镇企业、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及当地的田园、农场、花木基地是天然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应当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在城市,应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校、大中型企业的智力优势和设备优势,应当通过多方面的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把高技术人员吸引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大军的行列中来。

四、教学材料厂建议

教学材料是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重要载体。教学材料凶手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教具、学具等。劳动与技术教学材料质量的优劣,对培养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劳动习惯、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要树立新的教材
观。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发展、生活学习、创新设计的一种范例,一个信息源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劳动与技术教材的编写,应力求向学生提供劳动与技术学习的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在编写义务教育阶段的框架体系,使编写的教材具有基础性、操作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同时,在遵从标准的前提下,鼓励教材编写的多样化,以适应各地的劳动技术教学的实际。

1、教材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A、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技术课程的牲组织学习内容。

B、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C、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劳动教育要求,整全各类教育目标。

D、充分考虑师生双方的互动,有得组织学习活动/

E、具有多学科的综合视野,注重各方面、各项目内容的联系与整合。

F、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和拓展性。

G、图文并茂,表达形式多样、活泼,易于学生阅读理解。

H、注意安全教育。

2、教材内容选择的原则主要有:

A、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相统一。

B、提高科技含量,体现劳动与技术学习领域的特征。

C、富有趣味性,便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

D、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的方法与能力。

E、联系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经验基础。

F、对教师学生同时具有拓展和挑战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适应社会发展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牲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我国素质教育的培养对象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加速社会的发展。

2、提高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要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必须与其他各学科整合。注重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运用和实践,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遇到的问题获取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才是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标。

3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擅自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技术的价值,积极地参与到技术的利用和创新中去。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有关信息科学的必修课,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必然会大量地使用计算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变成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软件使用大技能课。如果这样,就偏离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真正了解信息技术的意义和用途。

二、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是操作性强的课程,其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1、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初步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避免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软件使用的技能课,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时,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结合方法和过程,组成课程
的基本内容。同时,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2、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以计算机信息技能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有着其他课程所没有的新鲜内容,以活泼金榜的课程内容和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努力把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以及信息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3、在任务驱动中掌握信息技术,认识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落后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中掌握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中,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元性、发展性、全和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的水平和能力,鼓励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
目标

一、总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安排和教学应有各自明确的目标,并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各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各级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初中阶段目标

1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
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特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

1、本《标准》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分成两个学段。

2、各学段课时安排建议。

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应关系的说明。

4、分学段看出各学段的教学模块、软件建议和评价建议。

一、内容说明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模块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本《标准》对于各教学模块的选择和课时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以根据设备、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甚至可以跨越学段的界线,提高或降低教学内容的层次和要求。

初中学段分别由教学模块、教学建议和评价内容建议三部分组成,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学建议部分是针对相应模块提出的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方式和应用软件,这此方式和软件是可选择的,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实施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内容建议则提出了检测的要点。

课时安排建议: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一般不少于68课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二、内容标准

初中阶段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1
信息与信息社会。

2初步应用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相关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教学建议

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信息和信息世界的了解,以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相关知识,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

评价内容建议

1、是否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和信息世界。/

2、是否了解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是否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4是否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基础知识。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汉字输入。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建议

熟练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在操作中理解文件目录的组织结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搜集信息的技能,自主地学习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简单工作原理用户界面的概念等基础知识。

评价内容建议

1、能否较熟练地输入汉字。

2是否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是否了解文件目录的组织结构。

4是否了解用户界面的概念会应用操作。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修改。

2、版式的设计。

教学建议

提高对文本进行编辑、修改的要求,注重文字的版式设计。更全面地学习WORDWPS2000等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并能较熟练地使用通过电子报纸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文本排版的技能训练

评价内容建议

1、能否熟练使用WORDWPS2000等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操作。

2、是否具有初步的设计版式的能力,能编辑电子报刊。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数据的表格处理。

4、数据图表的创建。

教学建议

初步EXCEI的使用,尝试利用该软件完成简单的数据编辑和处理,在任务解决过程中完成对该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

评价内容建议

1、是否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能否在EXCEI中完成数据的输入和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否创建数据图表,说明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关系。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应用

1、网络的基本概念。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网页制作

教学建

利用因特网熟练地进行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完成信息的抛售工作。在操作中体验因特网的功能。能利用收发电子邮件更好地与别人进行技术沟通、合作学习。使用FRONTPAGE完成简单的网页制作。

评价内容建议

1、能否充分利用因特网熟练地完成信息的收集工作。

2、能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的作用。

3、是否了解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4、是否掌握用FRONTPAGE制作简单网页的基本技能。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介绍。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教学建议

加深对多媒体的了解,进一步熟练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引导学生更充分地利用各种媒体资料。

评价内容建议

1、能否在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中熟练地对文字进行编辑。

2、能否利用各种媒体资料。

3、是否能较好地组织和展示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计算机硬件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的安全。

5、计算机的使用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未来。

教学建议

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理论知识,可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避免枯燥知识的单纯灌输。

评价内容建议

1、是否知道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是否知道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是否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是否知道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

5、是否知道计算机的安全知识,以及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未来的社会是充满了变化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学生必须会理性的思考,学会创造性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和检索信息,并且有效地进行交流。

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建立起一套以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新型教学体系,需要在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生关系诸方面进行革新。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1、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模式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大量应用为教学模式的变化提供了机遇,为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教育可以跨越学科的界限,借助项目的活动来整合各类知识,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综合知识到学习之中。采用驱动任务,围绕项目展开实践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技术,同时培养学生自觉得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而不是单纯的计算机课、软件课。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信息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递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认知发展模式转换。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利用学习资源或外界帮助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一个学习环境,设计时应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学习环境以问题、疑问或课题的整个环境的中心为焦点,学习者的目的是能解释和解决问题或课题,学习环境是鼓励和促进学习的,与动态学习进程联系在一起。

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上网条件等,同时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应加强合作学习的人对人交流活动,建立校园网络的信息组织过滤机制,增强学生抵制和拒绝信息污染的免疫力。

3、课程整合的学习模式

在信息社会中,读、写、算和信息素养成为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和信息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的文化基础。将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综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能实现思维技能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包括交流能力、数字运用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学会怎样学习,包括综合运用信息处理技能、推理技能、创造性思维技能、调查技能、评价技能等。

二、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对评价的方式,本标准提出如下建议:

1、发展性评价

信息技术的学习评价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凡是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的,都应当给予肯定。对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操作的同学应给予特别鼓励。

2、整体性评价

信息技术的评价是整体性评价。内容包括:信息交流能力,安全使用信息工具,信息技术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信息、处理信息的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等。

3、全程性评价

在注意结果评价的同时,不要重视结果形成的过程性评价,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解决方案、实际操作等方面的评价,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情感的发展和变化。

4、多元化评价

一应俱全3主体应当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教师等多个主体。在评价中尤其要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

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察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落后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网络环境的建设和利用

在机房和每间教室安装多媒体计算机,将校园网络连接到INTENET网络上,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共享到国内外的各种信息资源。促使信息技术融入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利用

信息教育课程将传统的教学引向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注意教学资料的积累,充分利用网络、光盘、自制软件和多方开发软件相结合,并结合现有的投影、幻灯、录像等资料。资料的积累是为了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

3、让家长了解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许多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且本身就是计算机和网络等新技术的运用者。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不只是在学校,这是融入生活各个方面的技能,所以需要家长了解并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配合课外的辅导,以及引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四、教材开发建议

随着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成为现代课程发展的主要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基于课程理论的主流改革方向,在拓展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将对传统课程进行整合和创新。

信息技术教材与计算机课程教材的关系如下:传统的计算机教材侧重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以软件操作技术学习为教材支撑点,教学内容游离于学科课程教学之外。信息技术教育是以信息能力培养为目标,虽然离不开计算机,但是计算机技术只是工具,不是目标,在教学中所占比例大致为20%,教材80%的内容是活动项目为中心的现代信息能力的学习,通过讨论、调查、上机、实践等多种方式的活动来实现。

一、教材模块

信息技术教材由两大模块构成:

一是计算机与网络的技术落后知识,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思路不同,要求应用全新的编写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要培养学生会操作会使用,教材具有简明、生动、易懂的特点,其所占比例为20%。计算机再见我骆的技术知识需要介绍:WINDWS 98、网骆浏览器的使用、E—MAIL的操作及作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和网页设计。

二是基于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帮助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的三大能力,这部分内容占课程总量的80%左右,项目选择思路要求做到内容新颖、编写新颖。内容新颖,指的是采用各学科的内容,具有时代感,如:环境、人口、宇宙、生态、世界民俗、健康、游戏、休闲、旅游等。编写新颖,是指在教材编写中要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如超链接、附网址、光盘、配插图等。

二教材载体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网上教学资源中心、多媒体光盘四大类,这四大类教材各有长处,相互配合。

学生用书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相对稳定的技术内容和具有保留价值的信息活动内容,附有大量相关网址的介绍和相关习题。教师用书包括对教学思想、方法的建议、国内外有关教改范例,网络网页的制作技术以及分类的网址介绍。网上教学资源中心是一种新型教材,是教师通过校园网等多种渠道收集、整理开发的教学资源,用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多媒体光盘包括信息教育的示范教材、项目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源、学生作业精选等。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公认使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而且要求加强学校同社会、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新时期的人才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素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必须向校外延伸,向社会拓展,给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开设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学习领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必修课。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是该课程的基本特点。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特点和多重功能决定了它素质教育中重要地位。

二、基本理念

一、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

学校不等同于教育,听课不等同于学习。设置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课堂、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生存体验。

学生需要认知为主的学习,也需要体验为主的学习。有效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关键,是让学生自主而创造性地走入社会,参与实践活动并由此获得深刻的生存体验,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

三、主动服务社区,形成社会意识。

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公民,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形成强烈的社会意识。学校不仅要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和公民道德规范来实施,还要鼓励学生服务于社区。因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一种全新的、有活力的、给社区和学生双方带来亲和感的举措。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学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实现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待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能够强化学校与社会互动的气氛,以帮助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创立一个学习化社区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1、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

2、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

3主动参与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社会责任感。

4、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

5、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6、促进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二、初中阶段目标

1、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与创造能力。

2、拓展生活领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3、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增强民主法治观念与互助合作品质。

4、乐于服务社会,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5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养成环保习惯。

6、逐步了解自我,充分施展才能,合理设计未来。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内容领域和目标

1、服务社区

A、熟悉社区中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场所、基础敲诈和组织机构。

对社区
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物产特色、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胡所了解,并萌发对家乡的关爱之情。

愿意为社区
建设和发展服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体验服务的充实与愉悦。

关心社区中重大活动和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运用自己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从中获得积极的感受。

自觉维护社区形象。逐步形成建设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

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结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役意识和责任感。

2、走进社会

A、初步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劳动的可贵与创造的喜悦。

逐步学会合理消费,形成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优质明智的消费者。

遵守社会公德,形成并增进法治观念、民主意识。

感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理解、尊重和欣赏世界多元化。

3、珍惜环境

A、通过和自然的接触,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博大,初步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

留心观察身边的环境,初步领悟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人口、资源和秣环境的基本状况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具备初步的环境保护常识与技能,能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逐步学会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做起,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与珍惜环境的习惯。

4、关爱他人

A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并随时乐意帮助他人。
愿意与他人交往,初步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能力。

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宽容人。

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乐于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准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5、善待自己

A、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到生命的奥妙、意义与价值。

逐步发现自己身心特点,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乐于表达自己、表现自己、发展自己。

初步认识和适应不同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能对自己所优质的事情负责。具有很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学会在危难中自助与求助。

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具有开朗、乐观、坚强的个性,形成对自己的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

开始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内容主题选择维度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要以主题式呈现活动的内容。主题的选择可依据以下几个维度:

1、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或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选择活动主题,如社会的生产、交换、消费等,政治机构的政治功能、经济机构的经济功能、家庭的功能、文化教育机构的功能等。

2、围绕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公共财政问题和发生的重要事件选择活动主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增长、全球化趋势以及战争与和平等。

3、围绕社区群众公共财政关心的话题选择活动主题,如耕地减少、用水困难、交通堵塞、住房紧张、迷信抬头、养老与保险就业等。

4、围绕主要的社会角色选择活动主题,包括公民、生产者、消费者、家庭成员、朋友、社成员、自我等。

5、围绕不断扩大的社区范围选择活动主题:家庭----邻里-----社区-----乡镇-----县市----省市-----国家------全球等。

三、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1、密切联系生活。在选择内容时,应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主题,把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这些已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在选择内容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引导学生适应课程目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去选择和设计内容,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3、注重本土性。课程内容关注社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尽可能就地取材,发挥优势,充分反映学校和地方特色。

4、注重统整各学科教学,体现各学习领域的融通。选择的内容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以要突出本课程领域的实践性,既要保证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落实,又要尽可能考虑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指定领域内容的贯通,使各学习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1、亲历性原则。教师应利用各种物质条件、精神条件,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2、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目标和特点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活动场所,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既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获得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生存体验。

3、协同性原则。由于本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主题性等特点。课程的实施既要要求学校各科教师共同协作,又要要求学校教师与社会各界人员相互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协同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应善于协调各方人员的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发挥作用。

4、整合性原则。教师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性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校要注重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切入点,统整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能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整合性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二、活动要求与设计

1、社区服务与社会初中活动应根据本课程的目标进行设计,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注重学生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考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课堂,参与参观访问、专题调查、实验制作、军事训练、采访宣传、郊游野营、科技文化活动、公益事业服务、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

3、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应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

4、要注意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劳动节与技术教育等其他指定的内容融合起来加以设计,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

5、要高度注意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要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活动,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防止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

6、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严格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要按规定写有计划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安排列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工作计划。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7、学生按学校规定的活动量,每次活动后,或学期结束前,每个学生个人要写出总结,按评价建议做出评价。评选出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并填入本人学籍档案。成绩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三、课程实施的一般程序

1、提前准备。全面考察、了解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参观、访问、服务、实践等活动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与参观、访问的对象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

2、拟定方案。由师生及其其他有关人员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或计划。方案内容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

3、实施活动。师生超出课堂进入活动场地进行实践场地实践活动。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取得预期成效的。

4、交流总结。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交流和评价。教师则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是的发展,及时准确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

学校领导观念的转变和实质上的重视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施成功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学校领导实质上的重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将流于形式。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把学生的学习从教室拉向社会、从以教科书为蓝本转向通过自主探索与活动体验来求得发展,这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使得教师承担着更深刻的义务和更艰巨的任务,对他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学校没有高瞻远瞩的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接受新的教育工作者观念的领导群体,如果学校没有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意识、难免高出书本、课堂与考分来考虑问题的教师,学校就不能很好地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师角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应使教师认识到,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探索创设一定的教育情景、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圈子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体现在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与探索活动中。

2、加强教师指导、组织及协调能力的培养。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尤其需要做好学校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协调工作,做好本课程和其他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本课程的实施。

3、在实践中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有组织的教研活动,使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单晶体思路和目标,领会本课程标准的主旨和要义,并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积极探索,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和设计课程。

五、课程评价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同样需要进行评价,但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亲历活动与实践,在于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形成积极体验、获得真实感受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而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具体知识。

()本课程的评价的主要特点

1、突出发展。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展,不在于给学生下结论、分等级。

2、注重过程。本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尤为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的产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 、体现多元。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避免教师评价唯一、终极结果唯一的现象。

4 、强调自评。本课程重视学生自我评估、自我改进、自我调整,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习进步。

(二)评价方式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自我阐述与评定、其他同学推举与评说等。

2、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观察记录、活动表演、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

3、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合。具体方式有:档案袋、评语、活动记录、其他人推举与评说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