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第一县令云茂济:49岁卒于任上 宦囊如洗

 江山携手 2012-08-10

山西第一县令云茂济:49岁卒于任上 宦囊如洗

2012年8月8日10:16 海南日报  我要参与(7)

清代山西县令云茂济。
清代山西县令云茂济。

清光绪年间重修的《云氏族谱》。
清光绪年间重修的《云氏族谱》。

清咸丰年间,文昌人云茂济在山西二县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兴利除弊的实事,如兴办教育,禁溺女婴和铲除罂粟等,被时人称誉:“晋省贤令五员,汝为第一!”意思很明了,评价也很高,即山西的好县令只有5个人,云茂济排在第一位!

有清一代,海南云氏诞生了两位进士、两个好官,一位是名留“清”史的好官云茂琦,去世时年仅59岁;另一位是云茂济,云茂琦的族弟,曾在山西芮城和崞县当知县,由于政务缠身,心力交瘁,40岁出头已是“须鬓尽皓”(胡须和鬓毛全都白了),49岁便以身殉职,也是一名得民心的好官。

云茂济的事迹,不但见于光绪甲午年(1894)的《云氏族谱》,也载于民国《文昌县志》,而晚清琼山举人冯骥声对他的记述更为详备。

清遗案 息妖风

云茂济,字汝楫,号莘川,清道光六年(1826年)出生在文昌水北都一图,即今天的翁田镇龙马新村村委会莲花心村,自幼聪颖,悟性甚高,嗜书如命,文名远播,名噪一时。当时的广东学政许乃钊、巡抚江国霖很欣赏云茂济的才气,都认为他日后必成大器。

咸丰九年(1859年),云茂济以优贡生的身份考中举人;4年后,他在同治二年(1863年)恩科会试中,荣登进士榜,被选为“庶吉士”,在实录馆担任“协修”。不久,他乞假还乡,刚好母亲去世,守孝期满后,父亲又逝去,于是云茂济继续在家守孝。

直到1870年,云茂济才重新得到起用。第二年,他经过“散馆”考试后,改授山西芮城知县。

“庶吉士”学习的地方称作“庶常馆”,学习期满后考试被称为“散馆”,留充编修、检讨的称“留馆”。如《袁随园君墓志铭》所记:“(袁枚)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

云茂济上任伊始,就访问民间疾苦,兴利除弊,日不暇给,尤其以清查历史遗留诉讼案情为主。只要当事双方都到了衙门,云茂济就出来坐堂,一旦了解清楚案情,即刻定案或定罪,绝不稽延狱讼。

他常对身边的人说:“公庭上多留一桩悬而未决的案宗,就会多破几家老百姓的家产。”爱民之心,一语可知。

云茂济到芮城几个月后,民间诉讼案件锐减,所剩无几。邻近的平陆县有两名商人因款项兴讼,久未决案,上级便下文给云茂济,让他审理此案。云茂济接到任务后,反复辨别真伪,察知个中原委后,让双方拿出“货节”(古代商人通过关卡时所用的凭证),指出它们的罅隙所在,于是双方心悦诚服,而且都撤掉了诉讼。

芮城陌地镇有个姓张的人,假托狐仙大谈祸福,煽惑一方。一日,张某发出妖言,说狐仙眷属将于某月某日到河南灵宝县某店,让邻村派出数十头骡子和马匹去送行,一时间钲鼓之声,数里不绝。云茂济听说后,当即将张某缉拿公堂,惩戒他虚构乌有之事,欺骗黎民百姓。如此一来,妖风才得到止息。

除罂粟 救女婴

芮城平民贪图厚利,大多以肥沃的田地来种“波毕”。“波毕”是英语单词“poppy”的音译,即罂粟。

云茂济闻知,无比忧愁地感叹道:“舍嘉谷而种毒草,饥之本也。是不可不禁!”

颁布禁种罂粟的命令后,云茂济考虑到可能还有私下偷偷种植的,便派胥吏、衙役彻底巡查,一经发现,悉数铲除。罂粟从此在芮城消失殆尽。

芮城溺女成风,尤其是贫穷人家生了女孩,大都放弃抚养,更甚者则将她们溺死。云茂济为此严令禁止,并倡建“育婴堂”来收养被弃的女婴。溺女之风自此革除。

贤知县 留美名

芮城是山西解州的一个属县,距离省城遥远,每逢乡试,赶考的人寥寥无几。云茂济率先捐出俸银,并设宴招待应考之士,给予旅途资助。于是,应试者越来越多,胜过以往。

后来,云茂济又增置当地西河书院的教育经费,延请“解元”(举人的第一名)张基定主讲。张基定是一方宿儒,教诲生员有方。从此以后,芮城士子逐渐向学。

同治癸酉年,即1873年,云茂济担任乡试同考官后,调任崞县。芮城人联名上书省城,请求继续留任云茂济,但未得应允。云茂济离开芮城时,万民空巷,奔走相送。后来,芮城人在东关之外,立了一块“去思碑”,以示对云茂济的思念之情。

崞县(今山西原平市)地处太原通往塞外古城的交通枢纽之上,民情刁悍,比芮城还要难以治理。

云茂济力与更张,事务猬集,盘根错节,他也在所不辞。“如创宾兴以振文教,除波毕以裕谷食,立保甲以弥盗贼,清讼狱以释冤殢”(冯骥声《即选知府、历任芮城崞县知县、前翰林院庶吉士云君莘川传》),就如在芮城时一样,一一规划治理。云茂济也因此“心力交瘁,须鬓尽皓”。

云茂济为官殚精竭虑的宦迹,很受时人认可,一些地方大员对他评价也极高。

山西巡抚鲍源深(1811—1884)一度赠诗云茂济:“爱士多青眼,忧民易白头。”

《清实录》也记载,山西按察使程豫曾当面夸赞云茂济:“晋省贤令五员,汝为第一人。予若擢升中丞,当即具疏荐汝。”程豫(1807—1889)字立斋,祖籍安徽休宁,生于陕西省山阳县高坝店,乡人称“程五老爷”。咸丰六年(1856)考取进士,历任山西徐州知县、解州知州、大同知府、山西按察使,最后调任四川布政使司。因屡建功勋,清廷拟简授河南巡抚,但他以年老乞休,被诰封“荣禄大夫”。

大学士沈桂芬(1818—1880)曾与云茂济一起主考会试,在一封写给云茂济的书信中说道:“闻诸善政惟吾友行已,养民无愧君子之道。”

户部尚书翁同龢(1830—1904)也在信中赞誉云茂济:“晋省大吏一志以培养民气为主,贤司牧如阁下,可谓相得益彰矣。”

循良吏 囊无金

尽管人们对云茂济推崇备至,但他终因过度劳累,英年早逝,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任上时,年仅49岁。

云茂济死后,人们发现他“宦囊如洗”,崞县人感恩他的惠泽,筹募了几百两银子,才使得他归葬。灵车出发那天,当地老百姓执绋哀号,相望走送数十里才停步。

7月初,记者到云氏会馆采访时,据云氏宗亲云天明介绍,云茂济的灵柩归琼后,葬在琼山三江官桥一带,后来遭到毁坏,现已无法寻觅。云茂济的后人目前居住在新加坡,在海南没有后裔。

云茂济当官时,在给儿子云逢僔的信中说:“汝父为官,未尝稍涉昧心事,未尝妄取非分钱,正为汝辈留余地期言也。惟君实克践之。”

冯骥声在云茂济的传记末尾感叹,云茂济在两个难治的县属的治行和循声,可以媲美古代的循良官吏,实在无愧于治学中人,也无愧于科举中人,可惜早年没有中举登科,上任后又“寿不竟其用”,循良之吏,就这样奄然逝去,让人痛心。

云茂济37岁考中进士,12年后死于任上时,除去在翰林院供职和在家“丁忧”的时间,他实际在地方任职的时间只有4年,真是天不假年。与云茂琦一样,云茂济是南宋渡琼始祖云海的十五世孙。

记者 陈 耿

(责任编辑:朱晓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