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农业书屋 2012-08-11

 

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http://player.ku6.com/refer/_VKNw7shZsudjLfpIFlm0Q../v.swf

 

 

   波尔多,法国第四大城市,一个享誉世界的葡萄酒城。它的酒类经济效益,可与高级珠宝工艺的经济效益相媲美,比法国时装业还要高出三倍。而支撑起波尔多葡萄酒经济的,就是林立在城市周围这些大大小小的超过一万个的葡萄酒酒庄。他们当中最古老的,已经有了几个世纪的历史。

    酒庄酒,比大型工厂生产的葡萄酒产量小,而且也更名贵。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酒庄都是最高品质葡萄酒的发源地。

    而在我国,第一家被业内认可的葡萄酒酒庄,是直到1997年才在山西太谷县成立的怡园酒庄。在那之后,在中国酒庄里淘金的投资客来势汹涌。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现在从行业里头传出来投资酒庄肯定很多,全国有几个省或者地区的,一规划都是一二百、二三百的。

    中国红酒网总裁董树国:如果不走向一种庄园酒的话,中国的葡萄酒是很难有大出路的。

[致富经]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名品世家(北京)酒业连锁有限公司总裁金炜:我认为中国将会出现一个中国的酒庄时代。

    被这些火热言论与投资热潮团团包围的中国酒庄,多是外表华贵,内部华丽。于是,在很多中国人看来,酒庄酒就应该是高价位,而酒庄圈起来的就是一种财富。

    山西怡园酒庄董事长陈芳:很多人觉得葡萄酒是暴利,然后觉得葡萄酒是身份的象征,他觉得很好我们也建一个酒庄,就买那个桶啊,罐啊。其实我觉得,核心都不是这些东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葡萄酒学院名誉院长李华:我们现在的酒庄酒那就莫名其妙了,很多都是一个概念。酒庄还没建起来呢,他已经在卖他的酒庄酒了。还有这些大城市,各种各样的酒庄,实际上是卖酒的地方。

    被蒙上了高贵与神秘面纱的葡萄酒酒庄,圈起来的到底是什么,而酒庄里面又藏着什么样的财富谜团?在中国,已经卷入酒庄投资热潮的人们,他们又现状如何呢?

[致富经]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格诺特·朗格斯·施华洛世奇,奥地利著名水晶家族的第二代传承人之一。1999年,他在河北省投资三千万美元,建起了眼前的这座葡萄酒庄园。可对他来说,这项投资远比水晶生意困难得多,甚至有些冒险,开局不利,波折连连,甚至惨痛地经历了八年的入不敷出。

    可在今天,这个酒庄却成为了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典范。这两瓶2009年的葡萄酒纪念套装定价99999,在当年就售罄。这巨大的转折,却源于一个听起来并不难的秘密。

    这个酒庄的故事,要从这两瓶葡萄酒说起。时间回到了2003年的8月23日,那一天朗格斯酒庄把这两款葡萄酒第一次推向了市场。可是,这酒一亮相,立刻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并持续了数年之久。起因是源于酒的价格。

   朗格斯酒庄(秦皇岛)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任京:我提出了三个价位的设想,是60元、100元、200元,我自己还认为我很大胆了。这个报告送给投资人施华洛世奇先生以后,他看了看,他就说,既然我们做好酒了,既然我们有这样的理念,为什么我们不能再贵一点呢?他就拿笔勾了一个288和588。

    最低一瓶也要288元,这样的价位在2003年葡萄酒市场还在预热的中国,是很难被接受的。

    朗格斯酒庄(秦皇岛)有限公司总酿酒师崔彦志:简直有些不可思议了。这么高价格的酒卖给谁啊?谁来买啊?因为当时那个条件下,市场上的红酒最贵的也就七八十块钱。

    昌黎葡萄沟耿氏酒堡堡主耿学刚:这要是说资本家也太黑了。一亩地长500公斤葡萄,做250公斤酒,出这个200瓶酒,这卖20万块钱,你这可能吗?

[致富经]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真的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一批酒不出大家意料地吃了闭门羹,而且直到2007年,酒庄里的葡萄酒连年积压,投入了接近两亿元,不见任何起色,酒庄甚至已经无法维持最基本的开支。

    而在这期间来到中国就住在酒庄这栋别墅里的施华洛世奇先生,却低调行事,他从来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也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

    几乎没有人知道,在这栋别墅里,他到底酝酿着什么样的招数来应对市场的难堪。更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之后他们能把两瓶葡萄酒卖到99999元。拥有这么巨大的反差,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朗格斯酒庄的秘密也藏在了世界知名的葡萄酒庄园里。

    这是拉菲葡萄酒,这种酒在中国已经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奢侈品。在中国,一瓶正牌拉菲酒,动辄上万元,而且一瓶难求。

[致富经]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这里就是酿造拉菲的酒庄——拉菲古堡。而这里是庄主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私人酒窖,平时严格封闭。记者采访时,恰巧遇到一件两百年来第一次发生的事情。因为放置葡萄酒的架子年久老化,他们要大规模地更换藏酒架。而此时,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给每一瓶拉菲葡萄酒搬家。

    拉菲古堡工人:这一瓶酒就价值连城。

    这些已经挂满了灰尘的葡萄酒贵比黄金。2010年10月,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三瓶1869年拉菲酒,以每瓶超过23万美元的高价成交,而这里储藏着从1797年至今两百多年的葡萄酒上万瓶。那么,这些享誉世界的拉菲葡萄酒到底是怎么酿出来的?

    在酿造拉菲酒的地方,见不到复杂的酿酒设备,除了这些定时更换的橡木桶和桶内陈酿的葡萄酒外,一切都是1868年重新修建后的样子。

    这个如此古老的酒庄里,为什么能够酿造出为世界追捧的葡萄酒?秘密之一就在眼前的玻璃罐里。

    这个玻璃罐里装的就是从拉菲酒庄葡萄园里采集的,由上至下的五层土壤。酿造葡萄酒,三分靠工艺,七分靠原料。而作为原料的葡萄,土壤是决定它品质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葡萄园里的这些土壤,就没有拉菲葡萄酒。

    拉菲古堡的总酿酒师夏尔·舍瓦利耶:拉菲以及杜哈米隆这两个酒庄,都是有一群人负责经营和管理,并且它们的酿造技术和葡萄树品种都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却生产出了两种风格的葡萄酒。由于拉菲古堡葡萄园的地理条件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可能在别的地方酿造出第二瓶拉菲酒。

    拉菲古堡土壤的特别,地中海型气候,两者合二为一,是其它地方难以复制的。但拉菲酒庄能够酿造出世界顶级葡萄酒的另外一个秘密,也是拉菲酒庄的灵魂,所有的人都可以学到。

[致富经]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中国那座朗格斯酒庄,也是拥有了同样的灵魂,才能在外界各种质疑下,令人惊叹地忍受了连续八年的巨额亏损。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灵魂,能够催生出如此强大的力量呢?

    拉菲酒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54年,当时是由一位姓拉菲的贵族创立的。1868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花费了当时的天价——四百四十万法郎——收购了拉菲酒庄,并传承至今。拉菲古堡里有一句话,也默默传承了过百年,那就是“做事情要有耐心”。

    拉菲古堡的总酿酒师夏尔·舍瓦利耶:我们人类与葡萄酒,人类与葡萄树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默契,也不需要任何解释,因为我们有着同样的生命轮回,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对生命有着同样的诠释。这真的是一个关于耐心、岁月、经验以及成熟度的问题。

    法国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影响了世界,同时,这种耐心酿造葡萄酒的心态更成为了一种文化,渗透到了真正理解葡萄酒的每一个角落。

[致富经]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在中国河北这个经常响彻着奥地利圆舞曲的酒庄里,1999年栽下了这些葡萄藤,直到2008年酒庄才开始盈利,十年的时间,投资人施华洛世奇先生,就是用耐心等待着葡萄园里的葡萄树成熟,他其实也在耐心等待着一种时机的到来。

    从1999到2008年,这十年的时间,正是中国葡萄酒市场快速变化的十年,葡萄酒逐渐被更多的中国人认识,接受。那些最初接触到葡萄酒的人士,通过积累与品尝,已经有了寻找自己喜欢的葡萄酒的愿望。施华洛世奇先生用耐心终于等来了接受他们葡萄酒的人。

    朗格斯酒庄游客:感觉就是我们想要的那种,无论这里的人懂酒,而且他们带我们参观,他们确实很尊重这个葡萄,葡萄酒,而且你会感觉到一种文化在后边。

    投资酒庄,经营酒庄,都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中国的朗格斯酒庄证明了,世界的葡萄酒名庄也无一例外。

    名品世家(北京)酒业连锁有限公司总裁金炜:我们一些要急于致富的,就没有耐心了,希望一夜之间就能把酒卖掉,一夜之间就能有一个暴利,我认为这是不健康的心态,应该有一个耐心。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葡萄酒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是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辛勤的付出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够真正地拿到这个朝阳产业。我们经常说,老子栽树儿子乘凉,就是这个道理。

    葡萄酒酒庄在法语为chateau,原意是指中世纪为了防范外敌入侵而修建的城堡。到十九世纪,法国的波尔多产区才将chateau赋予了新的含义,往往指那些生产葡萄酒的庄园。

    而这些眼前所见的建筑,多是法国贵族十七、十八世纪为自己修建的城堡,城堡连同周边的葡萄园,经过家族的传承或者易主收购,伴随着各种王室贵族的故事,得以延续至今。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这样的葡萄酒传统生产国家,大多数酒庄都是这样传承了几代人,酿造葡萄酒的地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葡萄酒学院名誉院长李华:酒庄就是说,我自己种葡萄,我自己把葡萄变成葡萄酒,然后我卖一个酒庄的名字出去卖。还有呢,它就要传播它相应的家族文化,过去是家族文化,从现代意义上来说,它就要传播葡萄酒文化、产地文化。

[致富经]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山西怡园酒庄董事长陈芳:我去看过一些国外的酒庄,它的酒庄其实很一般,就好像一个仓库啊,或者一个车房,没有太多的工具,但是它做出来的酒就很好。其实核心不在硬件,它是精神,我觉得这是一个整体的精神。

    而像澳大利亚这样的新兴葡萄酒国家,酒庄里就会热闹得多,他们会配合上品酒、餐饮、娱乐等环节。这里的酒庄,不仅仅是生产好葡萄酒的地方,还成为了一个旅游度假的去处,传播了他们特有的葡萄酒文化。

    葡萄园、酿酒车间、葡萄酒品尝销售展区,这样的葡萄酒酒庄,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晓。在这个自己种葡萄、自己酿酒、自己卖酒的地方,也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人巨大的投资热情。

    可建设一个眼前这样的酒庄,动辄需要几千万元投资,这也让酒庄与普通人有着距离感。酒庄需要高投入,酒庄酒看似也都是高价位,难道酒庄真的就是一个有钱人才能参与的游戏吗?

[致富经]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在河北的昌黎有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耿学刚,他就在自己25亩的葡萄园里实现了一个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是许多人投入了几千万元都难以实现的。耿学刚,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瓶葡萄酒产于1983年,是我国自主酿造的第一瓶符合国际标准的干红葡萄酒,就诞生在耿学刚的家乡——河北省昌黎县,昌黎也成了我国酿酒葡萄的主要种植地区。可九十年代初期,还不稳定的葡萄酒消费市场让以种葡萄为生的耿学刚的收入时好时坏,最坏的时候,收购葡萄的价格会跌到了几毛钱一斤。于是,耿学刚就开始琢磨着,怎么能找到一个旱涝保收的好办法。

    昌黎耿氏酒堡堡主耿学刚:种葡萄酿酒这等于是我刚说的,你自己种豆子自己再卖豆浆,肯定不赔钱,这属于产后加工了。

    仿效着种豆子卖豆浆赔不上钱的理,耿学刚要自己种葡萄酿葡萄酒。就是用这些土坛子、土办法,老耿酿出了第一杯葡萄酒。开头还算容易,可之后的事情不光是一波三折,而且有些惊心动魄。

    不懂得酿酒的原理,耿学刚夫妻因为葡萄汁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毒,差点丢了性命。大难不死,继续酿酒。可酿出来的虽然是酒,却没有任何口感可言。于是,已经四十出头的耿学刚,还像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样,专门跑到大学里,从头学习葡萄酒的酿制。

    昌黎耿氏酒堡堡主耿学刚:我还是挺专心的,晚上都不睡觉都学,上实验室,测糖,测比重,每天都测到很晚。我觉得我很能吃苦的,学葡萄酒。

    耿学刚并不知道,就是简单的种葡萄酿葡萄酒赔不上钱的想法,让他稀里糊涂地就与世界上酿造葡萄酒的传统接上了轨。

    在葡萄酒传承了几百年的国家,酒庄是他们葡萄酒产业的最初形式,现在仍然扮演了生产高端、个性葡萄酒的角色。而这些酒庄很多都是一家一户的外国农民酿酒、卖酒的地方。

[致富经]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这是位于西班牙葡萄酒的重要产区里奥哈的一家酒庄。酒庄建成那年,当年的庄主在这道门上,刻上那一年的年份——1836年。走进酒庄内部,眼前看到的一切,感受到的都是几代人倾心酿酒的故事。他们也是从一个很小的庄园起步,而且大家族里几乎全部的人都对酿造葡萄酒投入了热情。

    如今,这家酒庄由这三个身高都超过了两米的兄弟经营。由于规模越做越大,现在他们的酒已经远销海外,卖到了很多个国家。

    其实,昌黎农民耿学刚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西班牙那个家族在葡萄酒事业起步时做过的事情。

    十几年的执着,耿学刚已经成为了眼前这个中国第一家庭酒庄的庄主。许多葡萄酒自酿爱好者,还会把他们的酒送过来,让耿学刚做一番鉴定。

    昌黎耿氏酒堡堡主耿学刚:我做葡萄酒的理念是,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第一。第二,好葡萄酒的第一车间在葡萄园。第三,好葡萄酒是用一分一秒的时间换来的。

[致富经]淘金葡萄酒(三)酒庄之谜

    1997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家葡萄酒酒庄。今天,在中国的任何一个葡萄酒产区,都可以喝到中国的酒庄酒。山东烟台,一个地级市境内,建成和在建酒庄已经达到了37家。

    而中国人投资酒庄的热情,也已经从国内烧到了海外。

    2011年圣诞节前,在法国五大名庄马歌酒庄前,这是一群来自中国的游客,而他们此行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游玩。

    中国游客:国内的酒的消费越来越火爆,越来越热,我们也顺便看一下,如果有可能的话,未来不排除在这个地方收购啊,或者参与一些酒庄的经营。

    记者:这边来收购酒庄的人多吗?

    中国游客:其实总数并不多,但现在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我国各大葡萄酒企业也纷纷在海外布局,张裕集团就计划未来五年内在全球17大产区建设20家酒庄。酒庄生产高端个性酒,而大型酒厂生产大众餐酒,这样的产业结构也与国际发展保持了同步。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