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发展十年奋进 太钢“炼”就世界第一 太钢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企业转型 太原新闻网?2012-07-20 04:46??来源:太原新闻网?新太原论坛 ????在全力推进我省转型跨越的关键

 卫启云 2012-08-11
科学发展十年奋进 太钢“炼”就世界第一
太钢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企业转型
太原新闻网 2012-07-20 04:46  来源:太原新闻网 新太原论坛

    在全力推进我省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需要一批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企业为支撑。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省工业企业的排头兵,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使得企业成功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转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天刊发《十年奋进,“炼”就世界第一》一文,旨在向大家展示和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

    曾几何时,太钢这个建厂近80年的老企业也一度成为我国钢铁工业的“老大难”。

    党的十六大以来,太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2009年,太钢不锈钢产量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并保持至今。在受金融危机严重冲击、钢材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太钢连续4年站上营业收入千亿元台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大幅度跃升,利润增幅、吨钢收入和吨钢利润居行业前列。

    向创新驱动企业转型

    从一角硬币到神舟飞船,从百姓餐桌到三峡大坝,都有太钢产品的身影,而这身影的背后是太钢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太钢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理念,持续实施“培养50名优秀管理人才、100名优秀科技人才、500名优秀操作人才”的“515人才战略”,打通科技人员成长通道,形成了以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加快技术创新提供了智力保障。通过实施 SBU (战略业务单元)、课题首席负责人公开竞聘、命题承包、按效付酬等一系列措施,坚持按贡献参与分配,形成了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每年都在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科技成果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重奖,激发了强大的创新活力。

    2001年以来,太钢研发费用占到销售额的5%左右。先后建成了国家级理化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中试基地和16个科研实验室、14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目前,已经形成4个政府创新平台。太钢技术中心在全国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中排名第二,居行业第一;已经形成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700多项,其中近百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科技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

    创新,已成为企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向绿色低碳企业转型

    在太钢能源动力总厂的污水处理中心,记者看到,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神奇般地“变”成比饮用标准还高的纯净水。目前,太钢吨钢耗新水量为1.28吨,是全球钢铁行业最好水平。从工业废水的处理不难发现,太钢倡导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十一五”期间,太钢淘汰落后炼焦能力130万吨、烧结能力500万吨、炼铁能力60万吨、炼钢能力100万吨。为提高循环经济的科技含量和社会引领力,太钢投资82亿元,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实施了87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形成了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固态、液态、气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每年增加产值24亿元,增加效益9亿元。经过多年努力,太钢各项节能环保指标在中国钢铁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2011年7月16日,太钢冶金除尘灰资源化工程A炉成功出铁,标志着太钢投资兴建的国内首套可同时处理不锈钢除尘灰和碳钢除尘灰的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装置建成投产,也标志着太钢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实现了废弃物全部回收再利用,而且实现了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全部循环再利用。

    在打造企业内部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三个循环产业链的同时,太钢还不断拓展企业在高能效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化处理、先进循环技术输出、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功能,加快推进由企业自身的小循环向城市的大循环转变——

    回收生产余热,为城北地区8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提供冬季取暖热源,可取代该区域所有燃煤小锅炉,每年减排二氧化硫7000吨以上;将回收的煤气并入城市管网,缓解了城市居民用气紧张状况。率先对周边地区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日处理量达5.5万吨,年减少城市 COD 排放2000多吨;积极开展城市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废旧机动车拆解再利用业务已初具规模,对城市生活垃圾及废旧轮胎、塑料、电池等的综合利用也在逐步实施。搬走渣山,采取“拆旧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措施,在企业植树造林、种花种草,使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

    向智能制造企业转型

    在太钢自动化公司的自控研发室,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据:销售订单交货周期(热卷)由21天减少到18天;热轧普卷制造周期由10天减少到8.5天;不锈冷板制造周期由27天减少到23天;质量追溯速度由1天以上缩短到单个批次几十秒、全过程3小时之内;采购计划传递时间由一周缩短到2天;财务月结7天、年结20天全部缩短至1.5天。

    近年来,太钢对生产自动化和流程控制系统的建设不遗余力,在完成每一条生产线的同时,配套完成工艺装备和流程控制的自动化。各工序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既提高了太钢工艺技术装备的自动化水平,也为信息化建设和绿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在,太钢信息化系统整体架构已基本覆盖了钢铁生产的全部流程。

    太钢以快速响应市场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发展方向,以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为追求,通过资源整合、集中管理,构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销产一体、管控衔接、三流(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同步”的目标。

    2011年,太钢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三个转变”,坚持做强主业、延伸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到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

作者:丁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