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排夺冠,二十年一遇?

 指间飞歌 2012-08-12

导语:中国女排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上一个四年里,如同拉响的警报一般,这句警示语不断被人说起。但从伦敦的失败经历看,违背世界潮流才是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

 

 

中国女排的辉煌已日渐远去……

很多人曾对中国女排冲进4强寄予期望,因为她们过去在奥运会赛场上从没输给过日本队。然而,伦敦奥运会上历史被无情改写。中国女排曾经无比辉煌,如今竭尽全力,才打到八强。纵观奥运会的这6场较量,中国队3胜3负收场,总体表现平庸,问题很多。这支背负着国人太多期望的光荣之师,已没昔日的风采,辉煌渐渐远去…… [详细]

魏纪中:领导急功近利要政绩

女排失利后,魏纪中批评说,现在搞排球的人都急功近利。“我们的排球运动管理部门,对基层的排球人员培养不重视。这也可能和领导本人的政绩观有关系。我几年前就说过,但没人听我的。”[详细]

4年3次换帅 排管中心折腾不止

自从陈忠和在2009年初正式卸任之后,先后有蔡斌,王宝泉和俞觉敏担任主帅。在短时间内先后经历多位主帅,意味着女排姑娘们必须不断对此进行吸收和适应,难免“消化不良”。[详细]

女排名宿:俞觉敏能力有问题

岳金库认为,教练在中国和日本比赛的指挥和换人上出现问题,“第五局接应二传不该换,毕竟是决胜局,应该全力以赴,这时应该继续使用张磊。而曾春蕾上来以后连续出现失误。”[详细]

女排伤病过多 出现问题仅采取保守治疗

对运动员的伤病,一种是保守治疗,另一种是做手术,很多软组织伤病也只有手术才能根治。但是中国队里,只要运动员还能训练比赛,经常先将就着,采取保守治疗,常常小伤耽误成大病。 [详细]

训练方式老旧 仍难脱“三从一大”束缚

时至今日,女排在各项大赛之前依然有男陪练,还会有一些特意安排的性别大战。大强度的训练和特殊的陪练让女排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世界一流行列。但问题也是明显的,女排球员曾透露:出去比赛,如果厕所是蹲坑的话,她们会很发愁,因为大家的膝盖,根本做不了那么深蹲的动作。[详细]

【郎之道】郎平为女排指明路 重视科学训练和专业技术

郎平成功在于,她拥有先进的执教理念,尤其重视科学训练法。郎平从来不主张大运动量的训练模式,而是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她和她的教练班子给恒大带来了一整套的训练方案以及科学仪器。之后她引进了两名外籍教练,专门负责录像分析。如此专业化国内任何一家俱乐部都做不到。 [详细]

【锐评】光靠精神,女排如何撬动地球?

唯金牌的功利化思维可能会强撑着换取不错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你如何对待排球,排球就如何对待你。终于,在伦敦当女排再次输球时,好事者已不好意思再用“精神”逼迫姑娘们认错了。[详细]

【启示录】“三从一大”日本早不玩儿了

拿日本女排主帅真锅政义的说法,“学习巴西,并在大赛中击败巴西,使得队员们迅速成长,自信。”以开放的心态迎向世界潮流,以谦逊勇敢的姿态学习世界最高标准,正是这支日本女排成长的关键所在。[详细]

后备力量不足 女排拿什么寻求长远发展?

排管中心主任徐利曾在三年前忧心忡忡地列出一组数据,全国从事排球训练的男女排一线球员不足400人,加上业余体校学员还不到2000人。而到了这两年,中国排球的后备人才仍呈现萎缩趋势,很多专业队都找不到好的后备选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中国女子排球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全国40多个地方有专业排球队,但今天这一数据却锐减为17支。专业队被取消后,不少省市把作为最基层培养、输送体育人才的体校逐渐从专业排球体系中剔除出去,这也导致国内排球人口萎缩。[详细]

联赛实质为全运会练兵舞台 伪职业化谈何繁荣?

徐利还曾说过,“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文件,我们从没说过中国的排球联赛是职业化联赛。我们仅仅是在专业队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排球的实际情况面向市场,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的办法来操作联赛,还不是一个彻底的职业化的联赛。”也就是说,所谓的俱乐部也只是冠上赞助商名号的专业队,它们的终极目标是全运会,而并非联赛冠军。所以缺少争冠欲望和人才流动的联赛,才会死气沉沉。外援政策、转会政策、赛场赛区管理等等,这些似乎都没有在职业的背景下摆脱业余的帽子。[详细]

结语:现在,当败军之师还朝之后,痛定思痛,下一个四年靠谁来执掌女排帅印呢?请陈忠和出山的声音不绝于耳。就仿佛这四年白过了,在“排管中心”的指令下,伦敦奥运之旅被证明“死马当活马”的游戏并不好玩。所以,现在只好从头来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