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滕王阁
![]() 序言 :今天,我拾级而上,推开你虚掩的心扉,在一篇优美的辞赋中登高望远,试着读懂你雄视天下的气魄。(一) 你,滕王阁,在古老的赣江边守望千年,历尽世间兴废变迁,屹立不朽。一篇《滕王阁序》,让世人知道了一位少年才子,也从此铭记住一座江南古楼。终究,是你成就了王勃千古声名的辉煌,还是王勃留给你一首世代流传的吟唱?你与王勃,以一篇诗赋的方式,结缘命中注定的相遇。从此,托起了一份厚重深邃的历史。 今天,我拾级而上,推开你虚掩的心扉,在一篇优美的辞赋中登高望远,试着读懂你雄视天下的气魄。读你,不只是读你的建筑风格,读你的历史地位,而是用心去读一种文化的价值与魅力,读一种后人无法企及的江南文化的底蕴。 我四月的脚步,以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树为起点,开始铺展我仰望的舞台,开始游弋我情思的小舟。看城市的阳光从楼阁的东面升起,看古树下透落过来的斑驳光点。少了份闲情雅致的游玩,多了份心灵遐思的沉重。诗情是舵手,沿着古筝的方向,沿着江水奔腾的方向,从远古的静寂中不停地走来,又不停地过去。像风的呢喃,像水的荡漾,像光的穿透,在千年的江面,留下明明灭灭、此起彼伏的痕迹。 (二) 阁是一种文化,水是一种文化。临江而建,注定了楼阁与江水的完美相依。 你以一座圣殿的姿态屹立,滋养并吸纳了无数文化的精髓。诗词、序赋、书法、绘画;令多少文人墨客一次次走进你的胸怀,一次次祭奠着你酣畅淋漓的诗魂。或独自观景,或静然而坐,或谈笑风生,或觥筹交错,握手你当年的文风繁华。去释义,去注解辞赋生命里激昂澎湃舞蹈的节拍。 贴近你,再贴近你,我的呼吸轻放在你的怀里,并用一生的诗情点燃这一江春水。听苏醒的大地涂改旷古的沧桑,看旭日的熔火染红我千年的仰望,看日落的紫霞定格成独特的风景。在你的面前,我心怀敬畏,敬畏着历史的深远厚重,却又不禁感叹着世事的苍海桑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绝唱曛暖了文坛多少个世纪? (三) 凭栏远眺,千帆过尽。 五年前的今天,五年后的今天。重登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画面最终还是没能出现,唯有头顶的机翼身披一缕夕阳从江面上空掠过。 冷清的古码头,默默地诉说着昨日的辉煌,也静静地注视着今日的变迁。不再小舟泛波烛光摇曳,不遇渔翁唱晚烟波荡漾,不见栖息河洲沙滩的白鹤和野鸭。唯有成群的水牛涉过浅浅的河床直抵裸露的河中地表,悠然地咀嚼着青草。唯有雄伟壮观的八一大桥横贯赣江两岸,拔地而起的红谷滩新区与之隔岸相视。 一面是城市发展的新颜,一面是古色古香的旧貌。风土,人情,江水,民俗。现代和古迹,互为衬托,相得意彰。 门票,商贩,电梯,纪念品,古迹创造的商机,让这座楼多多少少失去了原先的质朴,多了一些人为利益添置的观景。失却了些许清静,延伸了一些喧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只能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心安理得罢了。 如果时空切换,王勃故地重游,他的心情,会是惊讶?会是欣喜?会是失落?会是迷惘? 才子不再,余音绕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