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正学书笔记] 《谷朗碑》
(2011-09-14 20:55:19)
发表于《书法导报》2004年3月3日
《谷朗碑》和《幕府君碑》同为东吴历史转型时期由隶入楷的书法代表作。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谷朗碑》曰:“吾爱古碑,莫如《谷朗》。”他还说:“其由隶变楷,足考源流也。”并称《谷朗碑》为“上为汉分之别子,下为真书之鼻祖”。 《谷朗碑》似隶非隶,似楷非楷,以雄健宽博,高秀苍浑,遒峻深厚取胜。用笔古厚圆凝,取横衍之势,亦方亦圆,亦隶亦楷。其碑通篇有隶书的体势,有楷书的端庄,集隶、楷之长于一体。取隶横衍之势变楷竖纵之态,隶楷结合得十分巧妙含蓄。 对于书法爱好者学习《谷朗碑》,要深深领悟其碑独具的艺术表现技巧。线条由方变圆,结字攲正合度。
谷朗碑内容介绍
此碑全称《吴九真太守谷朗碑》。三国吴凤凰元年(二七二)立。碑纵一百七十六厘米,横七十二厘米,字体在隶楷之间,十八行,行二十四字,碑额正书一行十一字。碑原在湖南耒阳城东谷府君祠内,清时移置县城杜甫祠中,后迁至蔡侯祠内保存。碑主谷朗,字义先,桂阳郡耒阳人。三世仕吴为牧守,累官长沙浏阳令、立忠都尉尚书郎、广州督军校尉等,吴建衡三年(二七一)迁九真太守。凤凰元年四月乙未卒,终年三十有四。其墓在今耒阳马水乡木村虎形山,嗣孙谷起凤、谷尚志等为之立碑。碑之两侧原有谷氏后裔题名,清初尚存。此碑后经剜改,原书风貌已失。《谷朗碑》书法结体方整,笔画圆劲,书风浑朴古雅,与同时之曹魏诸刻风格稍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