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薄命文王——赵佶与李煜

 兰黛公主 2012-08-12

 

薄命文王——赵佶与李煜

提到宋徽宗赵佶不免令人想到了历史上那难以泯灭的靖康之耻,可宋朝自太祖开国以来,内政一直处于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社会也随之积贫积弱,直至徽宗。真宗时期的庆历新政,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总是在顽固势力的排挤打击下未能奏效,徽钦两朝,国政日衰。一方面在于徽宗本人宠信官宦,另一方面徽宗本人,怠于朝政,迷尚道教,然他生性文弱却于文学艺术中大行其道,绘画,书法,诗词方面造诣颇深,尤以自创“瘦金体“书法流传千古,作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官至宰相,自然也就成了他的不二“知音”了,宦官童贯于民间广罗珍奇异物,采“花石纲”博得徽宗信任,这也酿成了方腊等农民起义。赵佶与南唐后主李煜同出帝王之家却又满腹才气的文人皇帝,然文学艺术上总的来看,赵佶较之李煜甚矣,赵佶可谓博学多才,然尺寸之见,李煜于词作风格“由伶宫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在宗教方面,李煜自号钟山隐士,笃信佛教,于词作之中尽显佛光;赵佶沉湎道教,广建道观,自封道宗,词作之中道学蕴含其中,两人的宗教情节总的来说不是从皇权统治的角度考虑的,而是从内心生发的一种崇尚“清净”“无为”的境界,有一种逃避现实的理想。靖康之变后,赵佶被金主完颜宗弼封为昏德侯,南唐亡于北宋,高祖赵匡胤封李煜违命侯,两人王朝命运如此相同,加之宋徽宗与汴京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和李煜与大小周后的缠绵爱情都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外交上,作为一国之君的赵佶更是一塌糊涂,在奸党逆臣的煽动诱导下,面对辽金西夏的攻势,宋朝一直在纳供称臣中苟延残喘,其中宋在与金辽关系上首鼠两端,后臆断附金,宋金两国联合灭掉了辽,然养虎为患,金国势力陡增,在看到宋庭的软弱后,直逼中原,错误的外交方略导致北宋分崩离析,存亡之秋之际的东京保卫战中,赵佶又听信谗言,猜忌之下撤去了京师防卫的主战派大臣李刚,转而求和,结果金人玩弄外交手腕,将徽钦二宗扣留,押解北上,并用降金粘罕信使张邦昌于中原建立伪楚傀儡政权。这与李煜如出一辙,南唐当时文有韩熙载,武有林仁肇,北宋攻打南汉之际,时局变幻莫测,林仁肇主动请缨,结果后主胆小懦弱,犹豫不决,派弟李从善赴宋廷谈判,未果,反中赵匡胤的离间之计,据说高祖命画师画林仁肇画像挂于宫廷之内,李从善报于后主,李煜昏聩至极,一怒之下毒杀良将,自毁长城。在徽宗北上途中,目睹了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家国,看着身边朝臣李若水等被虐杀,嫔妃宫女被奸淫的场面,沦为阶下囚的自己不禁潸然泪下,感慨万千,最终随着康王赵构南宋王朝的建立,这位凄楚零落的帝王在求援无助之下病死于冰天雪地的五国城;李煜在北宋开国之初,也在宋京汴梁的软禁生活中满腹愁苦,想到周后娥皇,想到故国江山,不幸都在诗词文章点破遂招致杀身之祸。

赵佶与李煜两位悲情君王不幸生于“帝王之家”,用自己前后截然相反的处境遭遇,演绎了两代代词帝的文化生涯,也正是“国家不幸诗人幸,话到沧桑句便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