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民族盛装

 书楼寻踪馆 2012-08-12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民族盛装

        最近和北京博物馆通票参访团的朋友们一起暴走博物馆,对于叶子来说真是一种享受。平均每周三次的博物馆之旅对于俺这样骨灰级博物馆迷也是少见的,俺放弃了拍窗外的风景,放弃了到处捕捉小鸟的镜头,一心一意的在博物馆里流连,观赏展品,聆听讲解,记录所见所闻,心无旁骛,如醉如痴。

        当然整理信息量巨大的博物馆知识的辛苦量甚至超过了参观过程,一个家庭妇女的知识存储之浅薄可以想象,民族盛装--百家北京博物馆(28)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但是要知道每次参访团都会安排有专业人士讲解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叶子深知这样的机会是多么难得,这比自己溜达的慢慢看展品介绍牌要更加深入了解重点,更加接近于“速成”,所以俺今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最大量的和朋友们一起观赏北京的博物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我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民族盛装--百家北京博物馆(28)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太开心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这次我们去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我是第三次来,藏品丰富,最喜欢的是民族服饰,宗教用品和民族文字三部分。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民族院校的最高学府,而民族博物馆是我国建立较早的专业民族学博物馆,馆藏全国56个民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装历史文献宗教用品等文物2万多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小姑娘是民大的二年级学生,出于对博物馆的热爱在这里担当志愿讲解员,但是十点钟还要赶去上课,所以主要介绍了民族服饰展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朝鲜族自古以白衣素服为美,所以成人的衣裙多为单一颜色,高雅秀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而蒙古族藏族比较崇尚富丽堂皇。

对襟束腰罗纹女服,蒙古族,青海海西。

挂在身前长及脚面的黑色装饰是什么呢?

那是辫筒,是借鉴了藏族辫筒的元素,上次在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展上也看到了这样的辫筒,只不过那是生活于青海的土族姑娘的刺绣辫筒。

西北干旱少水,风沙大,所以青海的女子珍惜水源,用清水洗好了头发后装入这样的辫筒里,美丽鲜亮的辫筒既保护的头发的洁净,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回族绣花绸缎女服这是一套回族妇女在结婚时穿的衣服

据介绍回族妇女和很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妇女都喜欢在盛大节日中会穿绿色,说法是1.第一本古兰经就是绿色封面。2.回族聚居在西北地区,水资源不够,绿色代表希望生机和绿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土族彩袖绣花腰带缎布女服

土族主要信仰的是藏传佛教,女性服装上有特色的是五彩袖子,上面有绿色(靠近肩膀地方,因时间久远现已褪色)、红色(代表太阳)、白色(代表乳汁)、蓝色(代表蓝天)、黄色(代表土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金丝绣团龙铜钉蓝缎战服清代汉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8】交领条纹丝质男袷袢 维吾尔族 民国

一看见她就想起了阿凡提大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9】清代二品武官补服上的补子---狮子。

补点清朝官员补服知识:

一品武官补子---麒麟

一品文官补子--仙鹤,二品文官补子--锦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尖头高跟金银线绣红缎弓鞋 清代

幸亏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咱的大脚才能走四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交领装饰长袖氅衣 清代乌孜别克族

其实那个袖子不是袖筒,仅仅是个块披肩,还是宗教高层人士才能穿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2】锡伯族服装与满族服装比较相似,这是个会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民族,所以故宫博物院在翻译少数民族文献时常由锡伯族人士担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3】丝绸男服 俄罗斯族

他们主要信仰东正教,以左为上,所以衣服是左开襟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漳绒男袍 清代贵族穿着 藏族

漳绒,古代福建漳州所产皇室特供品,很难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这里的莲花和蝙蝠图案意延绵不断的吉祥和幸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6】箭毒木树皮衣哈尼族民国

箭毒树的树汁是有毒的,树皮衣的制作方法是:选择粗直的树木,先用木锤将树皮锤松后把树砍倒,从树干上褪下完整的树皮筒,然后把树皮筒放在清水中揉软,再用树枝将其撑压晒晾,之后即可剪裁缝制了。只是人类早期服饰的残余形式之一,过去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民族较为常见,现在已无人穿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7】赫哲族的传统男装服饰,鱼皮衣。

这鱼是大马哈鱼,也就是三文鱼。(我原来以为三文鱼只在挪威产),我摸过这鱼皮衣,很柔韧,带有淡淡的鱼腥味道。

鱼皮衣的制作方法是将熟化好的鱼皮拼接成大块,然后剪裁,用兽筋或鱼皮线缝制成衣,防水是肯定的,你见过鱼打伞吗?民族盛装--百家北京博物馆(28)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防寒,不知道效果怎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8】七星羊皮披肩棉布女服纳西族

这是背部,由羊皮和黑毛呢制成。羊皮上端有7个绣花圆盘代表7颗星,上边的两个大圆盘代表日月,这是对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辛勤劳作”的诠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9】镶边纱质女服 白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藤盔熊皮帽贯首牦牛毡男服 珞巴族 民国

珞巴族是我国民族人数较少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只有3000多人,历史上是猎熊的民族,所以帽檐上套这一圈熊皮圈,腰上则是金属链条和缀满了贝壳的腰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1】彝族服装

古代的彝族有白彝和黑彝 白彝是受统治阶层,黑彝是统治阶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2】绿缎白布氆氇腰带女服 普米族

白裙子上的红色线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普米族祖先迁移的路线表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3】彩袖自织土布女服 基诺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4】锡绣亮布女服 侗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5】蓝紫色闪光的布是侗布,用稀牛皮汁、靛蓝、蛋清混合在一起进行染制捶打的,布色鲜艳光亮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6】彩条纹麻布披毯 独龙族

白天当衣服,晚上当毯子

独龙族有纹面的习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7】蚕茧绣龙纹牯脏衣 苗族

在牯脏节上吹芦笙的男子穿着,好像他们都是头人。

蚕茧绣,先让蚕在门板等平面物体上吐丝,形成纸张状蚕茧片,然后将其揭下,用熬好的皂角浆或魔芋粉浆粘贴于白布上,之后再用彩色丝线绣花。

实在是闻所未闻的绣法,太神奇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8】纱质女服 京族

京族和越南的越族同源,京族的名称还是由周总理起的名字。

和旗袍不一样的地方,京族长袍开衩高到腰部,所以里面还要穿一条白色的衬裤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9】丝质女服 土家族 民国

看起来不像丝,像麻布。这是一种特殊的蚕吐出的丝制作,是暗黄色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0】贯头麻布贝珠衣 高山族 清代

用两幅麻布制作的长衣为底,上面缝制是砗磲的硬壳珠贝,制作方法是:先将砗磲贝切成颗粒状,然后磨成贝珠,再将其一粒粒的穿缀成串,缝饰在麻布衣服全身,每件衣服约3--4万颗砗磲颗粒制成,非常不易,它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只有头目族长或猎首最多的勇士才能穿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1】细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2】珊瑚头饰锦缎盛装女服蒙古族清代

无袖坎肩是蒙古族女子已婚的标志,而且已婚妇女必须要带这种镶有珊瑚、玛瑙等的帽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3】绣花镶银女子盛装 苗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43】水獭皮织锦缎女服藏族民国是一位女子结婚的时候穿着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5】胸前挂着鎏金银佛盒,盒中间镶嵌红珊瑚,四周镶绿松石6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6】有一种说法是最头顶上的蜜蜡珠代表的丈夫,下边的两颗分别代表父亲和母亲,如果少了哪一颗就表示哪位亲人去世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7】银泡土布女服 傣族 花腰傣族传统服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8】腰带还可以比这个更宽,到达腹部,它既可以饰腰,也可以束裙,显示身材的婀娜多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9】裙子的层数越多表示越漂亮,家庭财富越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0】漂亮的遮阳小斗笠与我们的帽子不同,可是帽檐外翘的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