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尚有多少意义

 雨如烟精品书馆 2012-08-12

 
   我们的社会喜欢树立典型,推崇高尚。远的如雷锋,王进喜,张海迪,焦裕禄,这些典型伟大的已成历史。近的,只要看看电视,乡村教师,草原医生等高尚人物也是天天宣传,不胜枚举。
  高尚这个词用的是如此频繁,以至于少有人去追问高尚的具体内涵。但通过这些高尚人物事迹的总结,我们社会所宣扬的高尚的人应该是具有牺牲精神,无私奉献社会的人。或许这样理解不尽全面,但相信基本上抓住了时下高尚的精髓了。
  说多了听多了,就以为是了。然而仔细琢磨,这样的高尚又变得模糊而又可疑起来。
  首先令人起疑的是无私奉献。要无私奉献,而且如上所列的人,还要奉献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甚至要牺牲自己的巨大的精力和时间,这并不符合人的本性。作为人类而言,排除顺便的帮助,基本上没有这种纯粹的无私,偶尔的例外没有实质性意义。就社会的人而言,基本上都是追求名或利的。追求名利本不可耻。名有英名和虚名,利有正当之利和不义之利。追求堂堂之名和正当之利是人类向上的主题。而国人在谈到名利时总是不加区分刻意丑化。然我们羞于说出口的东西又是我们每天都在梦想的东西,不知这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或是什么样的历史沉淀。还回到高尚的话题,还拿雷锋的故事来说吧。他坚持不懈的做好事写日记,就没有名和利的动因?焦裕禄就没有上升欲望的激励?主观的想法我们只能推测,那让我们再看看客观的事实。主流社会所宣传的所谓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的人大部分最终都名利双收,这岂不滑稽可笑?或许有辩护说他们做事的当初原不是为名利的,只是后来社会把他们推到了那样的境地。呵呵!不想细辩,这样的辩护是如此的苍白,况且他们无私奉献的真实程度正在受到质疑。
  其次社会缘何大力宣扬这种无私奉献,鼓励人们学习呢?如果人人都无私奉献了,社会又会陷入另一种悖论。即人人都是奉献者,谁来接受奉献?有人或辩解说你给我奉献,我给你奉献。那不就是互相帮助末,也谈不上那么高尚。不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来的真实无华。但我们的社会宣传指向确实是无私奉献的那种高尚。如小时候学得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然果如宣扬者所愿,人人如雷锋,抢着拖地倒水,那火车上岂不乱成一锅粥?雷锋的火车如此,整个社会亦然。
  所以无论从人性的角度,或者社会的角度来看,把高尚主要定义成无私奉献,甚至加上牺牲精神都是不可取的。
  那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高尚呢?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人人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无论是天生禀赋还是后天成就。高尚就是在差异中占据优势的个人,对出于劣势的个人或出于劣境的个人乐于生出援手。这种行为出自于人类的互爱之心,少有名利困扰。但最重要的是这种援助不必强调艰苦的努力,更不需要突出牺牲精神,因为如此就违背了人的本性。当然也有个别案例确实是牺牲自己而奉献他人或者社会的,但这只能敬仰却不应该推广学习。如白芳礼老人蹬着三轮车赞助贫困学生的事迹。但老人的高尚之举却带来了诸多拷问。第一如此不善待自己,这样的行为值得宣扬吗?值得社会学习吗?人若要有尊严,应该善待自己,尽管这不是尊严的全部。第二如此的资助具有不可承受之重,贫困学生拿得起吗?老人的处境并不强过贫困学生,这样牺牲一个弱者,以救活一个弱者的行为,在道德上亦难以立足。所以这样的高尚,虽然令人感动落泪但绝不赞同。这样的行为应该属于宗教或神灵而不是我们世俗的人类社会。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高尚是社会的理想,但不是社会的本身。就如同社会是一片草原,而高尚是点缀其中的花朵。我们首先是要建设好社会本身,强身固体,然后才能探究高尚的内涵的问题。社会本身最重要的是公平,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什么才是公平的社会?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很难简单概括。社会成员得其所应得,不抢劫别人,也不被别人抢劫应该是公平社会里最重要的一条。在一个公平显著缺失的环境里宣扬高尚不仅是滑稽的,而且是卑鄙的。滑稽性在于在一个互相抢劫的环境里宣扬互相帮助甚至互相奉献。卑鄙性在于高尚的宣扬者大都是成功的抢劫者,抢劫了别人,还要欺骗别人要无私的奉献做高尚的人。
  空谈道理令人厌倦,回到我们自己的社会吧。一部分人锦衣玉食,饕餮天下,一部分人牛马辛苦,压力如山。我们的社会的公平度受到严重的质疑。百姓也不是傻瓜,网上流传着一句话:百姓个个学雷锋,官员人人做和珅就是最尖锐的讥讽。在这样的环境里,宣扬高尚或者讨论高尚的内涵不会有多大意义。不如首先真心实意踏踏实实地去恢复社会的公平基础。
  
蔓珠★沙华图书馆欢迎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