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正阳门

正阳门
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正阳门,是中国明、清两代王朝都城的正门,它坐落在老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俗称“前门”。
在京师诸门中,正阳门规制最为隆崇,被称为“国门”,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军事防御、礼仪制度和建筑艺术的形象体现,也是老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正阳门建成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历经多次修缮、重建。
今天正阳门仅存城楼、箭楼两座主体建筑,系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建后的遗存。其中,箭楼在民国初年曾进行过改造。
城楼为楼阁式,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三滴水结构,高43.65米。
箭楼为一砖砌堡垒式建筑,通高35.37米。
顶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上下四层,东、西、南三面共开箭窗94个。
明清时期箭楼之门只有皇帝出巡或郊祀时开启。
《正阳门历史文化展》从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城垣防御、礼仪制度、古建艺术等多元的角度,全面展示了正阳门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
      老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一条铜线将其具象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