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视母语难出大才

 初上旅途 2012-08-13
轻视母语难出大才
文/石毓智

     在统计各国诺贝尔奖获奖人数的时候,我发现一条规律:获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几个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把自己的母语和文化放在第一位,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己的母语,而且通常是有意地把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凌驾于”其他语言和文化之上。影响一个国家高科技人才培养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对自己母语和文化的态度。
  在科技文化领域,英语占有绝对的优势。英国和美国把英语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他们的母语。那么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他们的语言政策,首先是处理好自己的母语与英语的关系。
  不到巴黎就不知道法国人对母语持有的优越感,也就不知道法国人是如何轻视英语的。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那里有很多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埃菲尔铁塔,等等,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然而巴黎的所有标示牌、路标,都是清一色的法语标示。这表明法国人的一种态度:你想来法国旅游吗?想欣赏这里的美景吗?想品尝我们的美食吗?那么,首先请学会我们的语言吧。
  德国很多地方也是清一色的德语说明。我想在书店买一张英语的德国地图,竟没有买到。我一个人要提前回国,那天要从新天鹅堡转三次火车到法兰克福乘飞机。但是,一到火车站我就傻了,全是德语。幸好,德语和英语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两种语言,很多词根是相似的,可以连猜带蒙。这样我还是差点儿误了当日的班机。
  母语的强势地位在许多国家都以各种形式体现。很多人都嘲笑日本人的英语不好,殊不知这是日本政府保护民族语言的一种措施。日本政府并不要求或者期待各行各业的人都掌握英语。他们的翻译事业非常发达,把一些重要的文献都翻译成日语。这样不仅保护了本民族的语言,还可以避免日本人把过多的钱财和精力都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相形之下,中国对英语以及英美文化太“友好”、太“慷慨”了。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不知把多少时间花在了英语学习上。中国的父母也不知把多少金钱投资到了孩子的英语学习上。很多时候这是以牺牲汉语学习为代价的。这是我们每一个国人,特别是政策制定者应该认真面对、思考的一个问题。晋升职称或者招工,都要考外语;然而很少有人想到汉语能力才是关乎职工工作效绩的关键。现在有多少人能够写一篇文从字顺、条理清晰的汉语文章?然而这些都是工作中必需的技能。
 此外,过分重视英语学习,会制约中国学生的专业学习,影响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非常羡慕英美学生,他们的外语学习只是一种点缀、一种爱好,基本不影响他们的学业。他们可以把我们用于外语学习的时间用来学习专业,用来研究,甚至用来娱乐。仅在这一点上,中国学生不知要比人家多花多少的时间和精力!
  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这三个以华人为主要人口的地区和国家,香港和台湾都把母语作为第一语言,有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在这里读的中小学,也出现了大批影响华人世界的人文学者、艺术家。新加坡是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华语教育只是一种点缀,迄今为止我都没有听说过哪个有影响的华裔学者是新加坡培养出来的。这种对比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
  家长和教育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民族的科技文化必须建立在自己的母语基础之上,个人智慧的发展必须以母语为支撑。要吸收国外的先进科技文化,外语当然很重要,但是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不仅仅是语音、词汇、语法这些形式上的东西,还包括这个民族的智慧、文化、社会、价值、历史、地理,甚至气候条件等因素。一个人除非浸泡在那个环境中,否则很难真正掌握另一种语言。所以,如果不能处理好母语和外语的关系,对一个民族的智慧开发、人才发展都将产生影响。
  出大师多的国家,毫无例外,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母语教育;不重视母语的国家,往往出不了人才。这对教育管理者和个人都是一种启示。

  (摘自《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科学出版社 图/黄煜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