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脏腑理论实例讲解》心律不齐

 淄水渔夫 2012-08-13
心律不齐

孔某,男,某单位职员,1975年2月6日初诊。两年来心悸时作时休,胸闷善太息,气短,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脉弦结代。心电图示频发早搏。证属气血亏耗,心失所养,以致心阳不振。治当补心气,养心血,通心阳,佐以理气活血。方药:党参12 g,炙甘草9 g,桂枝6 g,赤芍12 g,当归12 g,淮小麦30 g,佛手5 g,郁金12 g,香橼皮9 g,茶树根30 g,红枣5枚,7剂。药后心悸略减轻,胸闷已瘥。舌苔薄,脉小弦结代。再拟前法。原方去淮小麦,加磁石30 g,7剂。三诊:心悸续减,每于上午出现胸闷一次,时间较短。仍守原方7剂。四诊:心悸胸闷较前轻减,自觉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小弦、结代已少见。最近回单位工作已20天。仍予前法,原方7剂。五诊:心悸续见减轻,偶有胸闷,精神渐振。苔薄腻,脉弦,偶见结代。再予益气养心,活血通阳。方药:党参9 g,炙甘草9 g,桂枝6 g,赤芍12 g,当归12 g,丹参12 g,郁金9 g,茶树根30 g,6剂。六诊:诸症基本消失,纳香。诊脉未见结代。再守前法,原方7剂以巩固疗效。(《黄文东医案》1977,74)

【按语】本案心律不齐,病机为气血亏耗,心阳不振。心悸多属虚证。本例由于气血亏耗,心失所养,导致心阳不振,气机不调,故见心悸气短,胸闷太息,脉来结代等症。用炙甘草汤合甘麦大枣汤,除去生地,阿胶等滋腻药,并佐以理气行血之品。以党参、炙草补益心气,当归、赤芍、丹参调养心血,桂枝温通心阳为主;淮小麦、大枣养心润燥而安神,佛手、郁金、香橼理气开郁而宣痹;用茶树根以治脉结代。“气为血之帅”,依据阴血赖阳气以推动之原理,重点在于补心气和通心阳。心阳通,心气复,则脉结代可以消失;合补养心血药以充盈血脉,使阳气有所依附而不致浮越,则心悸亦自止。患者胸闷太息,乃心气不足之象,非属湿阻气滞一类,虚实悬殊,必须加以鉴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