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脏腑理论实例讲解》(三)肝藏魂

 淄水渔夫 2012-08-13
(三)肝藏魂

理论阐要魂,是人体心神活动的一部分,是神所派生的,如《灵枢.本神》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和神一样,都以血为其主要物质基础。肝血充盈,则魂有所舍而不致妄行游离。故有“肝藏血,血舍魂”之说。如肝不藏血,心肝血虚,可出现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或梦游、梦呓、幻觉等,习称为魂不守舍。肝之功能活动变异,某些情志的影响,可致魂的损伤,从而表现为狂妄、迷乱、言行失常或不精明等。临床应用:临床上出现魂的异常,可从肝进行论治。

惊叫

龙某,男,4岁。初诊日期,1976年4月2日。1月前入睡后突然惊叫而醒,随即时哭时笑,咬衣嚼被,躁动不安,父母百般哄弄,不能安静,一月间共发作20余次。细看患儿神情正常,说话清楚,指纹红而稍紫,舌质红少苔,此阴血不足;心阴不足则神无所依;肝血不足,魂无所附,神魂出窍,故入夜惊叫啼哭不已。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治当调养为主。粉甘草6 g,大红枣6 g,淮小麦30 go投上方8付,彻夜安睡,未见复发,嘱再服5付。数年后相遇其父,谓病愈后未再发作。(《言庚孚医疗经验集~>1980,46)

【按语】本案为惊叫症。某医院诊断为“小儿癔病”。中医辨证选用甘麦大枣汤,本方是《金匮要略》用于妇人脏躁之证,其主症为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内经》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病者,宜食麦”。治疗神魂不宁,像如神灵所作的癔病,药虽几味,但有些诊断为癔病的患者用此方确有一定疗效。本例疗效较好,可作佐证。



恐畏症

刘某,女,32岁,干部。1976年9月28日初诊。主诉:患病多年,心悸易惊,恐畏,不敢独卧,头晕失眠,烦躁不宁,神情抑郁寡欢,多愁善悲,食欲不振。治疗数日无效。其脉缓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证属肝郁伤血,心神失养,胆气亏虚。治以补肝益胆,养血安神。方药:逍遥散加味。柏枣仁各12 g,小麦30 g,桂枝9 g,生牡蛎18 g,生龙骨18 g,柴胡10 g,当归15 g,白芍20 g,茯神10 g,甘草15 g,大枣5枚,合欢皮10 g。煎服12付,恐畏基本消失,烦躁大减,夜能入眠,惟有身困乏力、头晕、纳谷不馨,脉转缓和,舌淡红苔薄白,仍以上方去桂枝加首乌12 g,钩藤10 g,调治月余,诸恙告愈。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1):25~26]

【按语】本案恐畏症,病机为肝郁伤血,心神失养,胆气亏虚。《灵枢·本神篇》曰:“肝虚……善恐,如人将捕之。”《素问·调经论篇》亦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可见恐畏之症,多由心肝血虚所致。方以柴胡、当归、白芍、茯神补血疏肝气;桂枝、生龙牡交通阴阳之合,扶肝敛魂;柏枣仁、小麦补肝胆,养心安神;合欢皮解郁闷,安五脏。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胆、养心安神、调和阴阳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