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率市场化下的国际银行业经营比较

 轰天雷307 2012-08-14

利率市场化下的国际银行业经营比较

  •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8月13日13:15 来源:银行家  作者:朱琰 王一峰
将本文转发至:
转发到和讯微博
|
转发到新浪微博
|
转发到搜狐微博
|
转发到腾讯微博
|
转发到QQ空间
|
转发到人人网
|
转发到豆瓣网
|
转发到手机

  利率市场化下的国际银行业经营比较

  朱 琰 王一峰 肖斐婓

  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表明,通过市场化利率配置资金,能够突破金融抑制、提升金融运行效率、改善投资质量和产出水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研究报告的统计表明,16个实施了利率自由化的发展中国家,有14个国家的实际利率上升,下降的只有2个国家,实际利率为正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正的实际利率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不仅仅因为能增加储蓄,从而可投资数量增加,更主要的在于改进了投资质量。

  利率市场化改革上是资金的价格体制改革。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储蓄率偏高,存款的利率弹性不强,政府倾向于营造低利率环境,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使得客户获得的存款利率低于真实利率水平。信贷资源的稀缺性与配给制度造就了官方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的二元结构。同时,也由于近年来利率体系逐步放开,银行体系内部也出现了相对受管制的存款贷款利率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货币、债券、理财市场利率的二元结构。金融创新使得这两种二元利率结构的业务边界模糊,尤其是存贷款利率限制被不断打破,出现了“存款理财化、贷款债券化”的趋势。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包括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利率的一致化,能够促使资金价格向单一利率体制转化。

  由于我国的金融结构依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信贷是资金供给的主要来源。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仍然限制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可能妨碍着宏观调控机制的改善,官定价格和民间融资成本的差异提供了巨大的寻租空间,也使得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集中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另外,银行体系内部的二元利率结构也促使商业银行在业务模式上产生扭曲,监管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加。利率市场化改革既有助于提升我国的金融效率,也是整体金融体系改革背景下的重要一环。

  国际比较:利率市场化深刻调整银行业务结构

  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说明,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内在必然规律是管制放松背景下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决定了利率市场化更多的体现为渐进性。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业务与收入结构会受到较大冲击,存款成本上升导致短期利差缩窄,但金融创新却使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稳定存款负债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趋于减少,银行业资产配置的风险偏好也由于大企业转向资本市场融资而上升。利率放松管制一方面带来了金融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加大了行业周期性波动,银行资产收益率有向下的压力,但从长期看,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不同银行的经营的经营差异化开始显现。

  通过分析美国、日本、香港特区以及拉美及东南亚各国利率自由化进程认为,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内在必然规律是管制放松背景下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决定了利率市场化更多的体现为渐进性,而不在乎是由市场推动还是政府主导。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各国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得以提升。下面重点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经营的影响。

  存贷利差与净息差短期趋于收窄,长期分化

  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内存贷款利差和净息差收窄,但更长期限看,净息差的表现更多的依赖经济环境并追随基准利率波动。长期净息差变动较存贷利差更为稳定。

  美国利率市场化造成了存贷利差的明显收窄,但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升,存贷利差波动幅度减小,净息差也有所提升。净利息收入从1979年以后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18.27%下降到1990年的2.93%,在上个世纪90年代逐步上升并保持在6%左右的增速。日本利率场化后,存贷款利率迅速下降,存贷利差也出现收窄,净息差水平历经泡沫破裂时期大幅下降后,净息差回升至1.3%左右。香港特区利率市场化期间净息差呈现波动收缩特征,行业息差水平由1993年的2.2%震荡回落至2011年的1.3%。

  基准利率确定了存贷款利率与净息差走势。在各国利率市场化期间,央行系统所确定的基准利率逐渐发挥作用,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工具转移,使得基准利率对于存贷款利率和息差形成重要影响,基准利率与净息差呈现负相关关系。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与净息差在1978~2000年基本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8。

  非利息收入趋于扩张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开展和完善,在混业经营和管制放松的背景下,在息差收窄的压力下,迫使银行业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非价格竞争将成为主要的竞争形式,用以弥补利差收入的下降,维持盈利增长。

  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规模显著扩张,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的比值持续下降,非息收入占比从1979年的18.25%上升到2000年的43.1%,平均增速为13.57%。香港银行业非息收入也伴随着成本收入比的上升而逐年提升,从上个世纪90年代30%一度提升至接近50%的水平。日本银行业的专业分工制度和严格的业务领域限制,使得其中间业务比重相对稳定。

  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下滑,高息负债增加

  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均伴随着金融脱媒和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存款在这个过程中有趋向减少的内在动力,利率管制放松对于银行吸收存款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存款成本的提升。

  美国由于Q条例限制存款利率,存款业务占比呈下降态势,在利率市场化初期,银行存款占负债比重大幅回落的态势扭转,银行付息成本也同步大幅增加。1973年,利息收入支出比由1972年的44.5%增加到1973年的52%;1977年到1979年,由54.2%增加到63.3%。但美国居民储蓄倾向下降以及金融创新使投资渠道多样化,存款同比增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77年的12.6%下降到1992年的0.4%,之后虽然有所增长,但自1993~2000年平均存款增速仅为5.6%。

  日本银行业存款在负债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降幅显著低于美国,但存款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低成本的交易型存款占存款的比重明显下降,金融机构存款占比有所提高。

  资产配置风险偏好提升

  利率市场化一方面促使银行为吸收存款,竞相提高存款利率,使银行的融资成本提升,另一方面,在金融脱媒背景下,原来以来银行体系融资的大企业集团进入资本市场,迫使银行体系提升资产配置风险偏好,在房地产、中小企业贷款领域投入增加,加剧了信贷风险。

  美国利率市场化后,在贷款占比逐步增加的背景下,房地产贷款占比显著提升。贷款占总资产比例和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分别由1973年53%和25%提升至1986年的60%和29%。日本在“泡沫经济”时期的1982~1983年,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年增长率超过100%,而在1989年以前只有20%的增长率;利率市场化后期证券投资中的权益投资占比迅速提高。

  资产回报率有下行压力

  利率市场化在长期内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升了资金的运行效率,但同时加剧了信贷风险,埋下了危机了种子。利率市场化层导致了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储贷危机,彼时美国银行机构数量大幅下降,需要破产或援助的银行数量上升显著,贷款损失减值与租赁损失占总资产比重上升,到1985年,由于利率问题,85%的储贷协会严重亏损,大量中小银行倒闭破产。使得美国银行业的总资产利润率下降显著,上个世纪90年代后,银行业混业经营管制放松,金融自由化改革完成,行业集中度提升,美国银行总资产利润率显著提高。日本和香港特区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业资产回报率有所下降,而这主要的因素也是经济崩溃后银行体系风险释放,造成资产收益水平持续偏低。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入深水区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本着渐进式的改革思路,目前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已经基本市场化,存贷款利率也进入上下限管理的目标区域。伴随着基准利率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基准利率地位得以确认,货币政策通过影响短端利率来舞动收益率曲线的效果初见雏形。本次央行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已进入攻坚阶段,该举措从短期看不直接影响贷款定价,对行业负面冲击有限,但有利于中长端利率的率先市场化。

  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开启利率市场化新纪元。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利率渐进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迄今为止,包括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等在内的金融市场的利率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市场等在内的货币市场,其利率也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外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已经基本到位;存款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已经逐渐达到了基本上对银行的利率选择不构成严格约束的程度。特别是2012年6月以来,央行进一步放松了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存贷款的浮动区间范围,将企业贷款利率浮动下限由基准利率0.9倍放宽至0.7倍,存款利率首次打开上浮区间,允许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由于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占我国银行业比重最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扩大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攻坚阶段(见表1)。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地位不断提高。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基准利率建设也在同步推进,2007年,Shibor正式上线运行,为短期货币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定价基础,在中短端,央票收益率曲线与之对接,形成了1年期以内市场化的收益率曲线,在长端,国债收益率曲线与之配合,已构建成为较为完整的市场化收益率曲线。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指标性利率和金融机构的内外部定价基准。

  本轮放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利于中长端利率市场化。2012年6~7月,央行连续两次调整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造成存贷利差收窄,尤其是收益率曲线中长端,浮动后利率产生倒挂,促使商业银行更加注重中长期期限的定价管理,也利于中长短端利率实现完全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进程展望与银行运营分析

  未来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将以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为主要内容,可能的举措在于继续扩大存款浮动区间、推动与Shibor挂钩的定期存款品种或者取消个别种类存款利率限制。在此期间,市场整体利率水平具有上升趋势,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构成影响。驱动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风险定价机制,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在银行间竞争的差异性上,香港特区的实例显示大型银行将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胜出,而我国银行业也呈现相似的寡头垄断特征,大型银行拥有较好的存款控制力和息差稳定性,非息收入占比较高,收入端和盈利能力也更为稳定。

  推进利率市场化中期政策展望

  进一步完善基准利率,增加存款浮动区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进一步完善Shibor基准利率地位。虽然当前Shibor利率越来越多的体现基准利率的作用,但是仍存在:在中长端交易基础仍然薄弱,定价的有效性需要提升;银行体系一般存贷款款业务与Shibor挂钩的比重相对偏低。央行已明确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进Shibor浮息债发展,扩大浮息债的发行与交易;研究发行同业存单,发挥Shibor对批发资金价格的引导作用。继续推广Shibor定价金融工具的范围,是Shibor完善基准利率地位的有力保证,除前述金融工具外,也可以研究基于Shibor的理财产品设计。二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仍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内容。虽然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范围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商业银行对与中长期存款的定价开始重视,但从金融机构角度看,1年期以内的存款占比达到全部存款的94%,目前短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与浮动后的利率水平,仍与市场化的Shibor存在衔接问题,存在较大价差,存款价格与Shibor的联动性不高,且存款的变动幅度与基准价格央行仍有决定性意义。在贷款利率不构成实质影响和息差管理的背景下,继续增加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仍是中期内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题。预计存款利率市场化未来主要的措施可能在于:继续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推动与Shibor挂钩的定期存款产品出现;尝试取消粘性较大存款品种的利率限制。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一国金融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的优胜劣汰,而法律机制在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破产之后,稳定整个金融体系,不使破产传染发生尤为重要。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则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利率市场化后的金融稳定性,面对金融机构的破产情形,存款保险机构有序清算破产银行,可以保证金融体系的平稳和安全。存款保险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健全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和改善基层经济领域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会促进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责的实施,并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及有效性。

  由于我国部分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不强,中央财政对于金融机构隐形背书的存在使得部分金融机构风险偏好提升,存款保险制度越来越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国际上看,世界上多数国家均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即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我国央行也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纳入“十二五”规划,预计随着本轮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很有可能在2013年推出。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中长期经营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构成影响。其频繁波动要求商业银行使用更为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相应地对其产品定价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下推动商业银行进行业务结构调整,提高风险偏好并向非息业务领域转移。

  利率波动频繁,转移定价分离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频繁波动(特别是存贷款利率变化)要求银行业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或者运用衍生工具进行利率风险控制,逐步实现从收入管理向市值管理进行过渡。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提供了分离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调节各业务环节的利益再分配,同时内部转移价格与市场利率相互沟通,形成了内外部统一的利率体系。其具体理念为:转变辖内资金差额管理模式为全额,转变自求平衡的分行经营体制,将各业务主线/部门的业务量通过内部收益率进行买断,将利率风险集中于资金中心,并给予资金中心价格补偿,存贷款部门与资金中心实现了利差分割,资金中心承担利率风险管理的职责。

  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是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从非价格竞争走向价格竞争,利率产品的定价复杂性也大幅提升。图1列示了成本加成法的贷款定价方式,即要求贷款利率需要覆盖业务的成本与费用、风险损失和盈利目标,还需要兼顾市场竞争策略。完成该笔定价,需要多维度的成本核算和业绩考核的管理会计制度、健全的信用风险溢价评测体系以及完善的内部资本分配方案。受金融生态条件、内部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等条件约束,金融机构的定价技术尚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容易引发价格竞争,产生定价偏差。由此判断,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速度与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的定价体系建设,这注定了渐进式利率改革的长期性。

  利率市场化进程推动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所造成的利率提升和息差缩窄的趋势将对银行业现有运营情况产生冲击,有望推动银行业业务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传统业务盈利能力的下降将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差异化经营有利于谋求更强的定价能力;中间业务和个人业务的拓展使资本需求更加节约。根据对各国经验的总结,预计这些新经营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资产业务向拥有较强的风险定价权的方向倾斜,信用卡、消费信贷、贸易融资和中小企业贷款将成为商业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重点方向,零售银行对银行业利润贡献可能将不断提升。

  第二,中间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商业银行除为低端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外,需要持续发展高端客户所贡献的非息收入以充抵净息差收窄。

  第三,国际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有压缩净息差的趋势,活期存款和小额储蓄存款利率相对稳定,大额定期存款利率具有上升压力,大型企业贷款利率面临分流,活期存款、小额储蓄存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所受影响较小。

  第四,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主动负债管理、利率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将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外业务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