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懿成功的启示

 昵称7742400 2012-08-14

读史偶拾之七:司马懿成功的启示

  这个标题实在有点大,但又找不到更合适的,原因在于司马懿给我带来的启示很复杂。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改变了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至少为西晋完成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统一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是,在《三国演义》小说及影视作品中,都将其刻画成了一个既威风凛凛又老谋深算、充满智慧的将领形象。近读《中国通史》,感觉文学作品对其形象有了一定的艺术加工,与历史中的他有一点出入。我们从他的经历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司马懿是东汉末期的名士,也可以说是当时的北方豪强兼社会名流。在东汉末年黄老思想比较盛行的氛围里,他对政治并不很关心,乃至曹操来请他去做官时,竟然推病不去,在曹操“他再要拖拖拉拉,就将他收监治罪”的恐吓中,才满怀畏惧地来到京城。当然,曹操请他,根本还是要通过拉拢当时的名士来巩固自己在北方的统治。不知司马懿是否考虑到了这一点,但有一点那是明确的,性格沉稳的司马懿一开始是不大热衷于政治的。到了京城,曹操让他在将军府参与拟定作战计划并做了太子曹丕的老师。在曹操统治时期,也并显露出多么出色的军事才能,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得到重任。
  曹丕继位后,出于师生感情的深厚,司马懿终于被一步步地提拔重任,被封为安国乡侯。曹丕率军出战时,他就负责在京城留守。这表现出曹丕对他信任的同时,也可见出他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将领。我想,他的优势还是在于性格的沉稳。曹丕去世前,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真同受诏命,辅佐魏明帝。曹丕告诫魏明帝:“如果有人从中挑拨,中伤他们,你可千王别相信。”由此可见,曹丕对他的信任,也可见出司马懿对曹魏的忠诚。从后来的史实来看,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他替幼主北征辽东,南征东吴,立下了不少战功,也显露出了自己一定的军事才能,并逐渐掌管了曹魏的兵权。魏明帝去世前,司马懿又与曹真的儿子曹爽一同接受诏命辅佐只有八岁的曹芳。这时的司马懿也还是对朝廷衷心耿耿,对西蜀几次进攻的抗击就是很好的明证。
  可是,曹爽为了弄权,挑唆小皇帝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让他再次做起老行当——做皇帝的老师。于是,司马懿有了变化,感觉自己受到了曹魏的愚弄。于是,他就称病在家,并暗中帮助自己的儿子掌管了京城近卫军的兵权。于是,趁曹爽带着小皇帝到高平陵祭祖的机会,在京城发动兵变,处死了曹爽,重新掌控了曹魏的大权,为司马氏最终灭曹魏建立晋政权走了决定性的一步。
  从司马懿的经历来看,他军事才能并不突出。《三国演义》上有一个可以证明的细节,那就是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了他的几十万大军。这或许有些夸张,但《中国通史》上也记载了一个细节:诸葛亮在百丈原去世以后,根据他的遗嘱密不发丧。于是,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司马懿不敢继续进攻蜀军,“死诸葛吓死了生仲达”,丧失了早早灭蜀的机会。不过,司马懿在征战频仍的三国后期,确实是一个成功者。那么,他成功在哪里呢?
  我以为,司马懿成功在自己的沉稳性格。从带着恐惧来到京城,经历了曹魏四个帝王,到最后巩固司马氏在曹魏的特权地位,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了险恶的历程,而帮助他安然度过这一历程的正是他沉稳的性格。在那个英雄辈出而又大多英年早逝的纷乱社会里面,司马懿是多么地不容易啊。就以高平陵兵变来看,足以见出他的沉稳。自己与曹爽一同接受诏命,而且这是他第二次接受诏命辅佐曹魏了。无论如何,在曹魏朝廷上,他是最德高望重的了,也是最忠诚的了!可是,在小儿辈曹爽的挑唆下,自己竟然被剥夺了兵权。这是他接受不了的,称病回家,就是明证。但他没有暴跳,也没有表现出对曹魏的不满,哪怕一点点。并利用曹爽派人来探问他并借以刺探信息的机会,装病卖聋,在表现出自己病入膏肓的同时,还不忘对朝廷的衷心。这下曹爽就放心了,这下司马懿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时间与机会,终于通过高平陵兵变重新掌管了曹魏大权。我们不要说司马懿奸诈,只能说这是沉稳的胜利!这一年,他已经七十一岁了!事实上,没有多少军事才能的司马懿却在战场上取得了非凡的战绩,大多也是靠他的沉稳。诸葛亮几次率军出征曹魏都无功而返,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司马懿的坚守不战,沉稳让诸葛亮的雄心连同他的计策在百丈原黯然坠落。
  司马懿的成功还在他对曹魏的衷心。或许,这是一个悖论,因为可是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司马氏集团最终夺走了曹魏的政权。但这不是司马懿不衷心的结果。想想,司马懿从一个信奉黄老的名士,不情愿地来到曹魏的政治中心,为曹魏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作出了多少的贡献。就从他两次接受先皇的诏命辅佐新皇帝的经历就可明显地看出来。如果,没有对朝廷的耿耿衷心,会得到如此的信任吗?或者说,也正是他的衷心,才让他拥有了在曹魏政权的中心站稳脚跟,并最终确立起了司马氏集团在曹魏的特殊地位的机会。特别是在那样一个战乱频仍,统治者大多多疑(曹操是一个大典型)的社会里,就显得更加地不容易了。
  当然,又有了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司马懿的人生是成功的,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来定论。可是,我们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他成功呢?是他最终帮助司马氏获得特权地位,并最终获得政权吗?如果是这样,我倒以为,真不好说他是成功的。一方面,这不符合他的价值观准则,或者说在现实面前,他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准则,而这往往是痛苦的,至少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另一方面,他一手将司马氏集团带入了天堂,另一手事实上也将其带入了地狱。后来的政治斗争,特别是“八王之乱”,让司马氏集团内部残杀,司马懿的子孙们几乎都死于非命,司马氏政权也很快地走向衰落、灭亡。我想,这不是曾是一个名士的司马懿所愿看到的!
  那么,司马懿的成功更重要的还在于在那个纷乱的社会里,完成了一种时代心理的转变,并实现了另一样的人生价值,达到了一种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甚至是他自己内心都难以企及的高度。虽然,社会的纷乱恰恰为他的成功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与机会,但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沉稳与衷心很好地把握了自己。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索的!儒家的人生遵旨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佛祖释迦牟尼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道家就有一种思想,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等等,这些不都是在告诉我们要以沉稳甚至沉静去面对生活吗!
  感谢司马懿,让一个读史的浅陋之人获得了一种炎炎夏日里的片片清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