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学历家长的糊涂育子经

 xiehongda54 2012-08-15
   “儿子一定要比我强”

    在很多人看来,父母文化水平高,孩子一定能“水涨船高”,学习自然很好。这种理念也被很多高学历家长视为一条教育准则:孩子起码不能比我差。

    魏先生(化名)和妻子都是大学毕业,从事科研工作的他们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儿子成绩好他们就喜上眉梢,成绩差他们就对儿子不理不睬。去年儿子考高中时离心目中的学校分数线差10分,他们劈头盖脸地把孩子骂了一顿。

    不甘心的他们花了一万多元把儿子送进那所学校,并对儿子提出要求:拼命学习,赶到班里最高水平,要对得起花掉的钱。上学后,儿子重负在心,连课间的10分钟都在看书,根本顾不上玩儿,更顾不上与同学交往。三个月之后,儿子出现一些不正常行为,心理医生说儿子心理压力过重,家长需配合减压。而魏先生却认为是儿子缺乏毅力,没有雄心壮志,继续对其严格要求。又过一个月,儿子出现情绪失控,不得不到医院就诊。到了这时,夫妻俩都有些后悔。然而让医生感到无奈的是,魏先生念叨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出现了失误。

    记者发现,一般学历高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比普通家长更高,他们不只希望孩子上大学,还希望孩子能读硕士、博士,最好能出国留学。他们常拿孩子跟自己比,觉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孩子就应该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与学校教育“对着干”

    近日,清华大学洁华幼儿园对40位家长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高学历家长大多信奉自然教育理论,主张减少束缚,但忽略良好行为习惯、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忽略对孩子应有规范与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

    这种理念上的差异在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冲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市某高中一位年轻班主任孙老师说,她班里不少学生的家长都是大学以上学历。刚接这个班时她认为这类家长易于家校配合,可没想到开学不久,她就被家长的“轮番教育”搞得不知所措。

   “教学模式化,缺少个性化培养”、“作业机械化,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等等,类似的批评和指责都从这些家长的口中传出。孙老师告诉记者,家长提出的问题非常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些她都努力在改正。但是,有些家长却“等不急”,擅自给学生制定学习方案,有时候干脆让孩子“不重要的作业不做,不打紧的课不上”。她去找家长沟通,家长就历数当前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弄得她尴尬无比。

    山东师大附中的袁竞老师说,她不反对家长对学校教育提出质疑,但提意见要掌握适当的方式。大家要相互信任、帮助,不是相互怀疑、指责,甚至拆台。对于这部分高学历家长的做法,袁竞说,家长一旦为孩子做了榜样的示范――“老师的话可以不听”,这样就降低了老师的威信,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袁竞认为,与孩子的个性需求相比规则有时候更加重要。

    高学历家长不妨“慢一拍”

    “在我们平时的咨询中发现,高学历家长过于理性化,教育孩子过多地运用教条。”容博心理咨询室主任朱铭清告诉记者,高学历家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把自己的成材经历套用在孩子身上,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要求孩子达到自己的目标。殊不知,社会已经变化,对成材的要求也发生改变,孩子背负的压力远超过家长当年,过度要求只能增加孩子的挫败感。

    朱铭清建议,这部分家长一定不要盲目自信,教育孩子时多问自己“我说的都对吗?”对孩子教育时不妨“慢一拍”,蹲下来与孩子们交流,仔细想想孩子想要什么,孩子能干什么;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配合学校教育对孩子加以指导。朱铭清认为,这部分家长要特别注意“家校配合”,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方式,并引导孩子;千万不要因自己的学历高于老师而当着孩子的面干涉学校教育,如有不同意见也要合理提出,不要把孩子推倒家庭和学校教育矛盾的中心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