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居老人基础疾病多 有哪些急救渠道需了解

 刘燕燕 2012-08-15

独居老人基础疾病多 有哪些急救渠道需了解

核心提示:随着独居老人的增多,安全如何保证成了一大难题。因为独居老人一旦身体有恙或发生意外没有及时发现,很容易耽误救治,以下为你介绍一下独居老人的常见病与急救途径。

  背景: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为170.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7%。2000第五次人口普查至第六次普查,10年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增加了56.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4.1%,增幅高于同期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北京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推进。

  另一项调查表明,现在在北京人家中,有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42%,其中有四成多的老人不和子女同住。

  随着独居老人的增多,安全如何保证成了一大难题。因为独居老人一旦身体有恙或发生意外没有及时发现,很容易耽误救治。

  据媒体报道,北京急救中心介绍:独居老人因为不能及时报警、错过了急救的最佳时间而失去生命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的老人在家中过世多日才被发现。

  “独居老人拨打120,每天都会有。”北京急救中心医生李贝介绍,独居老人一般年龄都比较大,可能伴有心脑血管和其他一些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都有急性发作的可能,会危及生命。

  “另外,突发的急性心梗,或者糖尿病病人突发低血糖,导致肢体性障碍、失语、意识不清等,甚至独居老人不慎摔倒导致的外伤,都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李贝说。

  李贝表示,独居老人在呼救和求救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很多时候,老人是在发病的开始阶段和初期,就丧失了拨打急救电话的能力。”

  另外,李贝在工作中也经常碰到,即使老人说清楚地址,但到家之后,发现家门锁着,老人躺在床上下不来,无法开门的情况。

  老人都有哪些病?

  老人一定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知道自己有什么病,然后,针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有一个基本的健康知识储备,以及相对清醒的认识。

  冠心病有可能突然发作,导致心衰或急性心梗;

  糖尿病:平时通过打胰岛素和口服药进行降糖治疗,有可能在饮食不规律的时候发作低血糖;

  颈椎病或者做颈动脉超声波时,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可能因为体位不好,或者天气的突然变化,急性发作脑缺血,导致眩晕呕吐、不能活动;

  高血压病可能会在血压 突然升高,或忽高忽低的时候,诱发急性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或脑出血等等;

  脑梗塞老年患者夜间睡眠时,如果突然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歪眼斜、视物模糊等,就有可能发生了脑梗塞。

  胆绞痛、胆结石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因夜间躺下睡眠时,使结石滑动而阻塞胆管,引起痉挛而突发绞痛。如转换卧位,结石可从胆管滑脱,绞痛就会停止。

  痛风:多在半夜发生,单个关节突发剧痛。平时要禁食动物内脏、鱼卵类食物。坚持服用降尿酸药物,如丙磺舒、别嘌呤醇等。平时要多饮水,剧痛时,可服用秋水仙素、保泰松、消炎痛等。

  心绞痛常因夜间做恶梦导致精神紧张,致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发病。因此,睡前心境要平静,以避免作恶梦。一旦发病,宜缓慢坐起,绞痛即可逐渐缓解,还可口服速效救心丸或速效硝酸甘油等扩张血管药物。

  哮喘患者由于夜间睡眠神经兴奋,致使支气管痉挛,引起哮喘发作,病人被迫端坐呼吸。肺心病、肺气肿等患者易严重呼吸困难。因此在哮喘发作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肌注或静注氨茶硷等药物,亦可吸氧,平时可以用强心剂,预防哮喘。

  老人了解这些风险后,当开始出现严重的胸痛、大汗、喘,或剧烈头疼、一侧活动不好,或发现自己说话突然不是很清楚时,一定要第一时间求救,这很关键。很多老人会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事实上这样做危险性很大。

  呼救途径

  1、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是最常用的方式。北京急救中心医生李贝介绍:“120一直有急救呼叫器,可以在中心报名安装,当老人觉得身体不适,拨打电话和说清地址有困难时,按一下按钮,120调度中心就能显示 出相关地址、个人信息、既往疾病等,省掉了很多沟通、找地址的时间。”

  2、急救呼叫器。120和999都有自己的产品,目前,999急救中心已为北京数十万家庭安装了“一键通”;同时为防老人外出突发急病,已研发并配备了急救定位手机。众多企业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如安康通呼叫终端设备等,但都要依托120和999来实现急救功能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目前在推广的方式,但主要是解决老人的生活服务问题。

  切记几个点

  1、拨打120后不要挂电话

  如果家里没有安装呼叫器,那么老人睡觉的床头一定要有一个电话,在屋子的其他位置再放一部电话。拨完120后,可能会进入排队状态,此时一定不要挂电话,否则重拨后又要重新排队。

  接通之后,尽可能地把病情说清楚。但如果说不清楚,一定要听从调度医生的引导,如哪儿不舒服、多大岁数、在哪儿住等。

  2、地址写清楚,放在电话旁

  在自己最常用的电话旁边贴一张纸,写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周边有什么标志性建筑物,最好还有自己主要子女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这样的话,当独居老人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拿起电话照着念就可以了,不用去想。而急救人员到现场后,也可以通过这张纸条及时联系到家属,获知老人的病史等。

  3、打完120后电话别占线

  老人可能很着急,打完120之后,还要给孩子打电话。假如这时急救车在路上想进一步确定地址,或者医护人员想进行急救指导,比如告诉老人不要乱动,原地休息等等,就无法和老人取得联系。可能会延误急救车到现场的时间,也会延误病人的治疗时机。

  4、优先打开家门

  打通了急救电话后,仅存的力气,要优先将家门打开。

  很多老人觉得上医院要把便盆、轮椅、医保卡等都准备好,但如果遇到心脏病等情况,老人强忍着不适活动一番后,再想去开门,可能就开不开了。进不去家门,对于急救来说是最致命的。

  5、将病历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老人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健康小日记,把姓名、年龄、有什么病、吃什么药都写清楚。然后把病历本、日记、体检报告以及最近一次看病或住院的记录,一起放在家里容易找到的地方。这对于节省救助时间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