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乃钊故居里的历史旧话

 苏迷 2012-08-15

 一、许乃钊故居

    从苏州拙政园东过百家巷,有一座深宅大院,其东部已归入苏州市第六中学,而西部早已成了居民栖集地和店铺杂肆及拙政园东别墅区。如果其故居东北街138号至140号的石库门上没钉有苏州市文物控保单位的牌记,恐怕我们很难知晓和相信这座老宅在清代曾是封疆大吏——许乃钊和许乃普的故居。苏州的文化积淀确实太厚了,光是这座古宅,就能钩沉出一段许氏曾经辉煌过的家族史。

 许乃钊这一支自杭迁苏买此宅重茸当在清道光五年或稍前一些时间,这有现存的故居砖雕门楼题字可证。此故居在1996年的维修中,又发现其宅院中的纱帽厅大梁上有“万历”等墨迹字样,因而可推断此为明代建筑无疑,许氏买下此宅拓地扩葺是原有基础的。可惜宅中精华之处——纱帽厅,今已成为苏州第六中学的教工之家,装饰失体,殊为可叹,不知何时能恢复旧观?

 许乃钊故居坐北朝南,东临普福、灵迹之胜址,西接世界名园——拙政园,南对东北街大道及内城河,北枕北园之故原,宅基形势似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式,唯青龙玄武之势不足,即青龙之流不曲,玄武之势不高,许是一憾。全宅原为四路并列,正路五进,第三进为大厅,面阔三间13.5米,进深10.8米,作梁架,青石鼓墩浅刻,厅前踏跺三级,庭院中有广玉兰,径近1米。其后两进均为三间带两厢楼厅,以第二进花厅最精,前后船篷轩,雕花落地长窗。更西,楼厅前有道光五年砖雕门楼。据载,其兄许乃普(历官兵、工部尚书)也曾寓此。

那么,许乃钊到底是何许人也?查有关史料得知:许乃钊(?——1870年,关于许乃钊的生年,一说是1787年。或说生卒年是1799——1878年)清代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氏,字贞恒,号信臣,晚号邃翁,道光十年进士。历任河南、广东学政。1853年任江苏巡抚,帮办向荣的江南大营。后任光禄寺卿。1860年江南大营溃败后被革职,病卒于1870年。解放后对此人及其故居更少过问,以至于此宅颓败至此。许家在有清一代可称诗礼之家,在当年的钱塘是有口皆碑的,这从清代中叶著名的学者、书法家梁同书书赠许乃钊父亲许学范一联:“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中,可悟知其家之旧时风范。从乾隆四十八年至道光二十三年间,许学范的七个儿子相继中举,时有“七子登科”之美誉,可以证明梁同书联语讲的是实话。而七子之中就有一子叫许乃钊。许氏于道光初年买宅吴下,拓建定居,应是杭州横河桥一支迁苏之始。从道光五年重建吴下新宅后,道光十年许乃钊才中了进士。在这院中当年曾寓意金玉满堂的金桂玉兰之景,而现在我们只能看到此处仅有合抱怒放的玉兰树,早已不见了飘香的金桂,就像许氏子孙代代名扬,而今天官星摇落,当年荣华已成了昨日之梦,我们也不必再去多多考证。其兄许乃普,这位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书,卒谥“文恪”的名臣,为何当年也寓居于此,又做了些什么事,也已不得而知。而乃普之子许彭寿,这位清季的传胪,曾官至礼部侍郎的名臣,是否也曾随父寓居,今也早已难于知晓。缓缓走过修缮后的故居幽暗的长弄,忽然明白许乃钊之孙许儒鸿,这位笔名高阳的当代台湾著名作家的历史小说为何写得如此精彩,原来并非仅得自博览群书,而是家世姻亲的历史早已足够滋养了这位大才子如椽似的生花妙笔。……是啊,许乃钊故居,难道不应当说是一所有待很好挖掘其人文内涵的苏州古典名宅吗?

 

                                         二、许乃钊家史

许乃钊一支系出杭州横河桥许家,而杭州横河桥许家则源出于浙江富春。据杭州《许氏家谱》等资料记载:杭州横河桥许氏系出浙江富春沈姓,因许氏始迁祖沈显荣,字君尝,号五云,不幸于明嘉靖十五年经商帝京而殁,遗下两个幼子沈纪、沈立,由时任杭州前卫千户的表姑夫许魁抚养,遂改许姓并入籍钱塘,这就是许氏的一、二世祖,由此清楚地交代出许氏由沈氏转姓的由来。长子许纪无嗣,次子许立生有三子崇礼、崇道、崇德,即为许氏三世祖。后崇礼失嗣,以崇道次子继祚入继,即为许氏四世祖。五世祖为许维新,因父以军功授云南大理府同知,家境日裕,曾游幕安陆、浔阳等地。其生子许机即六世祖,曾游幕大名、延安等地,工画。其生子许亮展为七世祖。至八世祖许尧堂时,形成横河桥许氏支系。至九世祖许钺,为清乾隆三年举人,累官廉州知府,此时许氏遂有簪缨相继之名。如果说许氏以“水、木、火、土、金”五辈,获得家族鼎新的基础,那么接下来的“学乃身之宝,儒以道得民”行辈,就可以看出许氏一族名不虚传,而十世祖许学范就是许氏“学”字辈中最优秀的人。因为他生有八个儿子:乃来、乃济、乃成、乃谷、乃普、乃钊、乃思,其中七子相继中举,这从杨文杰的《东城记余》中《许氏科第》一段:“七子登科,海内所未有。伯兄、季弟先后同年,尤科目中所罕见。”等文字中可知当时令人慕誉之程度。而其中乃济、乃谷、乃普、乃钊四人尤为出众。许乃济在嘉庆十四年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一名;许乃普于嘉庆二十五年殿试一甲第二名,世称榜眼及第;许乃钊于道光十五年殿试二甲、朝考一等第十名;而许乃谷也因儿子许庚身在同、光两朝历任军机大臣,兵、吏部尚书而名声显扬。可见许学范确实是一位教育有方、令子成就的好父亲。而从现存的有关许乃济、许乃普、许乃钊和许乃谷的史料中也同样能证明这一点。许乃济(1777~1839)字权舟,号青士,嘉庆进士,历任广东按察使、光禄寺卿等职。许乃普(1787~1866)字慎身,嘉庆进士。历任兵部尚书、内阁学士、工部尚书等职。曾上疏立行营御史,以防营奏欺饰,并上疏力责琦善等内部不协,舒兴阿沿途勒索之事实。许乃钊历任江苏巡抚、帮办江南大营,光禄寺卿等职,后因江南大营溃败革职以殁。而许乃谷虽不及三位兄弟那样宦达而名世,但其子许庚身,却为父亲争得了一些光彩,使得这位太子太保的父亲,也同样可以比抗兄弟间。从历史的高度来看,他们无疑都是满清王朝走卒信臣,都是能人循吏,但从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历史的局限性和缺陷的,这是时代的必然,无法逃脱。但是他们同时又都是饱学之士,这又不得不归因于重学修身的家风,其父许学范,字希六,号小范,又号芋园,乾隆壬辰进士,历官部员外郎,有惠政,能诗,如《玉岑楼纪事诗》写的混木清雅。其子许乃来,字逊怀,号菊船,乾隆癸卯举人,历官太仓知州等,曾为民请命,粤东、临桂皆祀之。擅诗,以气胜,一读《雨雪书怀》可知事实。而许乃济,历官太常寺卿,据载幼与兄菊船、榕皋,弟玉年、滇生从学于戴九桥等,葛秋生因绘《模桥吟馆图》纪其事,可知其通诗声,其题《灵芬馆图》诗中有“偏解柔隖情为儿女,可妨傲骨见公卿”,“能贫即是诗人福,下笔还妨后世名”等句,可称老道精炼。许乃谷,字玉年,道光辛巳举人,官敦煌知县,善画,为诗气壮阔大,其《暮宿东岳庙》“嘘气吞江海,腾身出斗牛”之句,可见其深雄。许乃普,直军机,掌文衡,抗疏力谏,书似欧阳询,诗近中唐,请隽工妙,一读《和琴隖耶溪鱼唱》可明之。而许乃钊虽历任要职,但博学多才,撰有《武备辑要》、《荒政辑要》、《安澜纪要》、《回澜纪要》等,曾注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书,皆有时誉,更工诗娴书,有名于世。从他写的《西溪看芦花》诗和现存的书法作品来看,确为不凡。而许乃大、许乃思,尽管现有材料缺证,但在这个家族中他们的学问定然不错,所以可以肯定的说,许氏十世与十一世两代人,共同创造了一个可称名门世宦的许氏新门楣,其中许学范一房可谓翘楚。

 至许氏第十二世许培身,可能是由于父亲许乃钊革职以殁的缘由,或有勾连,以至于名声不扬。第十三世中,许之轼名亦不彰,其中原因亦不详。而在许氏第十四世中,许之轼生有多子,其中著名的有许宝驹、许安朴、许宝骥、许宝騄四人。许宝驹(1899——1960),字昂若,早年毕业于北大国文系。历任国民党革命军第十八军党代表,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秘书长等职,解放初,任中央政协委员会第一届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政法委员、民革中央常委。许宝騄(1910——1970)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后留学英国,获哲学博士和理学博士学位,历任西南联大、北大教授。解放后当选为中科院数学部委员,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有较高的学术成就。许宝骙学有专长,精红学,曾任《团结报》总编,也于数年前过世。而许宝朴过世较早,他的儿子可知者有儒珍、儒杰、儒健、儒纯、儒鸿等,其中许儒鸿就是许氏第十五世中名声最大的人物。许儒鸿(1922——1992)笔名高阳,台湾当代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水,历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秘书、台湾《中华日报》主编。其创作的历史小说《慈禧全传》、《胡雪岩》等影响甚大。由于其为文流美,不矫不夸,所写言行有据,深受各阶层读者欢迎,人称是当代有史才、吏学、吏识的大作家。我们从他留下的七大系列作品(宫廷、官场、商贾、红曹、青楼、士侠、学术)来看,确实各有精品,名能符实。这就是许乃钊之后文名最盛的子孙,可以相信他的历史小说对当代的影响会在以后的时间里重新衡估时,看到他不朽的一面及对近现代历史的贡献。

 对许乃钊故居及其人文史料的钩沉,我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它必将引来开发苏州名宅的新一轮高潮,而能促使苏州名宅的文化挖掘和由此带来的文化影响力,这是我写此短文的真正目的,希望有识之士能领悟到这一点。

 

                                       三、许乃钊一支世系图及姻亲关系

沈显荣——许立——许崇礼——许继祚——许维新——许机——许亮展——许尧堂——许钺——许学范——许乃钊——许培身——许之轼——许宝朴——许儒鸿(高阳)

查有关资料得知:与横河桥许氏有姻亲关系重要者选列一二:如清代北洋大臣陈夔龙、民初内阁总理钱能训及浙江省教育厅长夏敬观、著名人士张元济、蔡元培之子等皆为许氏之婿。而著名学者叶恭绰与许氏又是双重至亲。桐乡望族陆费氏与许氏有三次联姻关系。而俞樾至俞平伯同许氏则四次联姻,更是不易。由此,许氏社会关系之复杂,确实可见一斑。

      (原文发表于2006年12月群言出版社《传统文化研究》第十四辑作者:闻一波凡引用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