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旅体联姻 比翼齐飞

 智慧旅游519 2012-08-15
4个大型滑雪场馆,8个国家级和省级海钓基地,10条国家级、省级游步健身道,上百条漂流线路……随着一批大型体育休闲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浙江省的体育旅游风生水起。“浙江最美的10条骑行道”、“登山徒步全攻略”、“浙江海钓大搜索”等帖子在网上大受欢迎,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到各类体育旅游活动中。浙江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顺势而为,共同谋划全省体育旅游发展。

  浙江省旅游局与浙江省体育局近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提出加强在运动休闲旅游产业上的全面合作,加快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将浙江的运动休闲旅游新业态培育成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惠民健身的绿色健康产业和品质生活的助推产业。

  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认为,体育局和旅游局的合作将有利于发挥旅游与体育两大产业优势,实现旅游与体育的共建、共兴、共赢。

  “目前我们在舟山建设海洋运动基地,宁波的杭州湾运动休闲城、湖州的缤纷体育主题乐园、岱山的运动休闲岛、宁海的户外运动商品城等项目也已完成前期规划,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前景一片光明。”浙江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也是信心满满。

  和奥运精神一样,浙江运动休闲旅游正呈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态势。  

  更快——整合资源向产品跨越

  早在2008年,以北京奥运会举办为契机,浙江省旅游局联合浙江省体育局就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集运动、旅游、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品牌活动,启动了浙江“中国奥运旅游年”,营销效果颇为突出。

  “一切能够吸引游客眼球,吸引游客参与的项目,都是可利用的旅游资源。浙江的许多休闲运动基地脱胎于竞技体育,与自然景观融合,经过适当的整合加工,成为开放式的群众体验活动基地,能够打造成相当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方敬华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放到哪里都一样适用,“因地制宜”是浙江发展体育旅游的最佳注脚。

  山地资源充足的地区,大力发展漂流、攀岩、山地高尔夫、登山等大众化的体育休闲项目。如浙西天目山余脉的九龙山,已经拥有高尔夫、游艇、马会三大俱乐部;德清县充分利用下渚湖独特的风景及湿地优势,建立了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安吉百草园“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开展户外运动的最佳园区。

  滨海地区则做足“海”文章:象山的海钓基地,地处东海著名的渔场中心,适宜的气候环境使得这里常年生长着石斑鱼、鲷科类等海钓鱼类品种,被众多海钓爱好者称为“亚洲第一钓场”;舟山被誉为“千岛之城”,游艇经济被众多专家看好,朱家尖岛上投资2.5亿元、拥有百余个泊位的游艇码头项目也即将投入运营。

  运动休闲项目要成为旅游产品,还需经过精心规划打造。这其中最成功的要数富阳永安山滑翔基地。这块盆地因高度、气候均十分适宜滑翔,而被滑翔伞国家队的总教练相中。三年时间,滑翔基地已从3亩扩大到30亩,吃住玩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以滑翔为核心,周边的常安镇和龙门镇地域,正在打造一个休闲综合体,融生态农业体验区、古镇游览区、休闲商务区、飞翔运动区和风情旅游体验区为一体,成为名符其实的“人在画中飞”。

  “两部门合作,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体育旅游产品。只有把这些资源转化成产品,才能将其奉献给游客,也只有成熟的产品,才能提供给游客安全、舒适、满意的旅游感受。”方敬华强调道。

  更高——用高端赛事树起品牌

  高端赛事是体育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招牌”。用浙江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的话来说,就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观赏高端赛事将成为生活的一种追求和享受”。奥运会、亚运会带给北京和广州数以百万的游客,即使闭幕后,各大场馆旅游线路依然火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大大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所衍生的各种配套活动,对推动当地旅游业的繁荣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在浙江,杭州的马拉松锦标赛、国际武术大赛,湖州的中国极限运动公开赛、宁波的国际女排精英联赛,衢州的亚太汽车拉力赛等已逐渐形成品牌,每年定期举办,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固定旅游观众。另外,杭州连续五年举办的世界汽车漂移大赛和钱塘江国际冲浪比赛、“冲浪中国”嘉年华等大赛形式新颖,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

  高端赛事固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群众性的体育盛会亦有其亲和的力量。去年五月召开的浙江首届海洋运动会,历时70天,设有23个大项、99个小项,从沙滩一直延伸到海上。沙滩捡花蛤、沙滩爬船网也成了正式比赛项目,3600多名运动员鲜见职业选手,数以万计的游客参与进来,成就了这场浙江规模最大的特色性群众体育盛会,“没有围墙的蓝色盛宴”也让举办地岱山小岛一炮走红。

  如果说举办重大赛事是一把旺火,迅速将体育旅游煮沸,那么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则属于用火慢慢炖出的精华。在3月19日的签约仪式上,温州泽雅大峡谷漂流、杭州骑游大会等获得了浙江省首批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称号。根据框架协议,今年起浙江旅游、体育两部门还将紧扣既有的资源产品,共同举办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节,并在五年内联合建设10个以上省级运动休闲基地,推出10条以上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30个以上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

  更强——政企合力把市场做强

  浙江省旅游局与体育局框架协议中的重要一项,就是两部门建立共同扶持机制,争取发展专项基金,亦对体育旅游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予以支持。在签约仪式现场,浙江有五家骨干旅行社与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签署了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方敬华说,“原先体育旅游因为产品不成熟,品牌不鲜明,很少有旅行社去参与。现在大家都感到这块蛋糕很大,有些旅行社甚至有意向成立体育旅游部,专门做产品研发,细分市场。因此我们动员了一部分旅行社,参与体育旅游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率先把一批相对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

  在浙江省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岩眼中,之前业内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并不高,政府的引导不够,旅行社也缺乏在这方面的专业性,在产品设计及线路推介方面‘零打零卖’现象严重,缺乏统一的政府引导。“此次政府为旅游企业在开拓相关旅游产品时提供了一个平台。体育休闲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其发展也进入了全新时期,我们旅行社更应该好好利用这一契机,整合体育旅游资源,挖掘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他笑道。

  而在浙江省中青国际旅游公司总经理张勤看来,而今运动休闲旅游的消费导向已越来越明晰,即使专项体育旅游产品操作起来还有难度,但要在现有的旅游产品中融入体育旅游线路,还是很能发挥一番的。“旅行社的游览时间一般都安排得比较紧凑,倘若在行程中安排出半天时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游客们骑行赏景,享受慢下来的快乐,肯定会受到欢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