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经济学的故事36-干预是为了活着

 昵称865028 2012-08-16

  在那本以晦涩难懂而著称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流动性陷阱”这三个经济学心理学规律来证明了市场经济发生危机的必然性。凯恩斯指出,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宣称“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是错误的。

 

  在“消费+投资=消费+储蓄”的国民经济恒等式中,由于有上述三条经济学心理学规律的存在,因此投资和储蓄不可能在利率的作用下大致相等,而经常会出现投资小于储蓄的现象,具体的表现就是由于有购买力支撑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商品过剩、失业增加、通货紧缩、价格下降、经济萧条,简称“经济危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利率一落千丈,乃至逼近“零利率”的水平,但是由于凯恩斯宣称的“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单纯的货币因素并不能引起经济的复苏。尽管由于生产能力的自然损耗和基于乘数效应的“加速数”现象的存在,经济最终还是会从萧条中复苏,失业的工人也会随着投资的再度兴盛而回到工厂。

 

  但是凯恩斯断言,这个完全依赖市场自身力量恢复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将是漫长而痛苦的。如果人们,特别是负有社会责任的政府不起来做些什么的话,那么面对越来越凶狠的经济危机,整个社会很有可能早在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到来之前,就已经在仇恨、绝望和“极端两极分化”的打击下不复存在了。

 

  为了治疗市场经济的“癫痫”,凯恩斯提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对原本完全依赖市场的经济生活进行“需求管理”。譬如说,在衰退和萧条阶段,通过政府的购买和转移支付来影响社会总需求——通过向经济中注入额外的购买力来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尽可能保持大致的平衡。在凯恩斯的方案中,政府相机行事的财政政策成了缓解失业问题、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

 

  这种在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里得到充分体现的思想,对于那些在大萧条中尝尽了酸甜苦辣的人们来说,显然是很有说服力的。在那样的艰难岁月中,凯恩斯的方案似乎的确是在代价最小的情况下,解决了最大的问题——活下去所必需的“安全感”和经济复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