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小麦粉加工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中国食品报

 学海长流 2012-08-16
我国小麦粉加工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小麦主产区和营销物流节点应培育领军企业
来源:中国食品报 时间:2012-08-08 作者:王薇

  本报讯 (记者王薇)近年来,我国小麦粉加工企业急剧扩张。目前,一些地区和企业扩大产能的热情不减。对此,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发布预警,提示各地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切忌盲目扩大普通小麦粉加工产能,严控低技术水平产能扩张,加快推进现有企业的升级换代和产品结构调整,在小麦主产区和营销物流节点培育一批制粉加工领军企业,推动产业集群集聚。

  小麦粉加工产能急速膨胀

  统计数据显示,小麦粉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由2005年的809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5,954万吨,产能翻了一番。如果将未纳入统计的小微企业及近两年新增产能计算在内,我国小麦粉加工产能更大。同期,小麦年产量与净进口量合计数由9796万吨增加到11,569万吨,小麦总量仅增长18.1%。

  专用型和功能性产品偏少

  小麦粉加工业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结构性过剩。从企业结构上看,生产粗放、技术水平低的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产能利用率较低。2010年,我国小麦粉加工企业中,日处理能力200吨以下的中小企业占总数的62%,加工能力和小麦粉产量分别占24%和15%,年平均产能利用率43%左右,远低于70%的国际公认标准。从产品结构上看,普通面粉较多,专用型、功能性产品偏少。2010年,特一、特二、标准粉产量占总产量的88%,专用粉、全麦粉、营养强化粉等产品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2%,远不能满足下游加工企业的需求。

  无序竞争导致全行业微利

  小麦粉加工产能特别是落后加工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一方面导致小麦粉加工行业的无序竞争,降低行业总体利润水平;另一方面影响企业向高端市场的积极拓展。在小麦粉加工业微利格局下,企业无力也无心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的改造升级,全行业节能降耗、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率等项目推进缓慢。

责任编辑:王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