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之 质 深的基石:风水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些风水中的术语现在竟然常常出现在一些游戏中,十分奇怪。不过大概也只是因为这些词语中跳动的磅礴气势吸引了许多玩家。实际上,目前并不是很多人清楚这些词语对于中华大地的内涵了。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中国文化,那无疑就是“深”。深到哪里呢?深到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深到九百六十万公里的壮丽山河,深到十三万万人的内心世界,以至于深到包括我在内的这一代年轻人一听到“中国文化”就头大,甚至看都懒得看上一眼,紧着去“哈韩”“哈日”“哈美”“哈欧”了。而作为这繁冗复杂的中国文化的一块重要基石,“风水”像一只大笔,在神州土地上写下了一卷卷诗句。 “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这十六字箴言便是中国古人的风水理论了,用这种理论建造出的村落,城市,都是“背山面水,山环水抱;山顾盼有情,水曲折有致“,具体到构造方案上即(见下图):背倚玄武——主山,往往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也是所谓龙脉;前有朱雀——在开阔平原上像屏风一样的山;两侧有重重山脉相拱卫,即“青龙”“白虎”;河水蜿蜒而绕过。这样的均衡对称构造,“既敞开又含蓄,既直露有含蓄”,就连西方人看到中国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后都说:“中国人的内心一定充满了诗意。” 有趣的是从这风雨当中我似乎能窥得些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中国人与人交流时习惯于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有城府,深藏不露;同时又想显得很豁达,不在乎一切。这大概就是更直率一点的西方人发现不易与我们深交的原因之一吧。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更重视祖先和背景,厚重的“玄武”就说明这一点。而“青龙”与“白虎”象征着中国人对错综复杂的家庭和社会等人际关系的依赖。“朱雀”对整个布局的遮蔽暗示着我们倾向于在一定暗箱操作条件下的公平公正透明,在人情下的法制社会。另一方面,其实“玄武”的绵长正代表了一个人的家族历史,我们关注它是否比较煊赫,用口语说,“这个人来头大不大?”然后决定如何处理与他的关系。“青龙”“白虎”强调我们现实中要有足够的朋友亲戚作后门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朱雀”则告诉世人,中国人更希望通过“以迂为直”的策略获得光明的未来。 深的地域:中原 如果说要评选一个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地域的话,这桂冠一定非“中原”——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形成的大平原莫属。无论从哪方面说,“中原”都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尽管这里长期由于军阀逐鹿问鼎,战争频仍;尽管这里饱受灾害侵袭,黄河时常决堤泛滥。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自古至今,文明在这里生根,王朝在这里聚集,文化以这里为圆心如波浪一样向周围扩散,中华民族由这里孕育繁衍并向外迁徙。用文人的话说就是“土地膏腴,沃野千里,温暖湿润,物产丰富,南北兼具,东西并存,文明渊长,礼仪之邦”,可以说,没有中原,难以想象会有今天广泛分布的炎黄子孙。 研究中国地形图后我们又发现:“中原”正是在风水理论指导下一块最大的风水宝地。主山“玄武”是由秦岭-昆仑-天山组成的庞大山系,这宏伟的山脉如一条巨龙,横亘东西。“龙头”天山在神州西北角傲然回首,环顾中华大地,中原正是这条巨龙的龙尾,可谓精贵无比。“青龙”太行山、“白虎”桐柏-大别山分居中原南北,是中原最忠诚坚毅的卫士。“朱雀”泰山如一方案台在开阔平原上拱揖相迎。黄河、淮河萦绕其间,更添无限亮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