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是指先合备用开关,再断工作开关.
串联是先断工作开关,再合备用开关.
一般上,正常切换是采用并联.只有在事故情况下才多采用串联切换. 大容量的厂用电动机在工作电源消失后,还有一个复杂的残压衰减过程,母线上的电动机群在失去电源后会由于惯性继续运转,它们相当于异步发电机继续向厂用母线反馈一个不低的残压,随着电动机的惰走,该残压的幅值后频率不断的下降,与备用电源的频率差和相角差也不同的变化。
快速切换:当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频率差与相位差均小于设定值时,快速切换条件满足,工作电源跳开初期,母线残压的幅值和频率基本未变化,所以快速切换是同期闭锁的整定值非常小。 同期捕捉:依据母线电压变化速率,和合闸回路固有合闸时间,推算出合闸时刻,一般此时母线残压约为65-75%,频率差小于7HZ,在相角差小于30度左右时合闸,既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电动机的冲击,又利于电动机的加速自启动。 残压切换:母线电压下降到一定值时进行切换,部分厂用电机的低电压保护已经动作切除,在备用电压投入后利于重要电动机的自启动。 长延时:快速、同期捕捉、残压切换的总后备,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其主要功能:装置共有三种切换起动方式,即:正常、事故、不正常切换起动方式;四种切换方式:快速、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 并联切换一定是以快速切换方式实现外,其余切换方式均以快速、捕捉或残压、长延时中的一种方式实现。 1. 正常切换 正常切换由手动起动,在控制台、DCS系统或装置面板上均可进行。正常切换是双向的。正常切换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正常并联切换 并联自动:手动起动,若并联切换条件满足,装置将先合备用(工作)开关,经一定延时后再自动跳开工作(备用)开关,如在这段延时内,刚合上的备用(工作)开关被跳开,则装置不再自动跳工作(备用)。若起动后并联切换条件不满足,装置将闭锁发信,并等待复归。 并联半自动:手动起动,若并联切换条件满足,合上备用(工作)开关,而跳开工作(备用)开关的操作由人工完成,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操作人员仍未跳开工作(备用),装置将发出告警信号。若起动后并联切换条件不满足,装置将闭锁发信,并等待复归。 2) 正常串联切换 正常串联切换由手动起动,先发跳工作(备用)开关命令,在确认工作(备用)开关已跳开且切换条件满足时,合上备用(工作)电源。正常串联切换适用于差频系统间或同频系统固有相位差很大的两个电源切换,此种方式下可有四种实现方式:快速、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快切不成功时可自动转入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 3) 正常同时切换 正常同时切换由手动起动,跳工作及合备用命令同时发出,因通常固有合闸时间比分闸时间长,在发合命令前可有一人工设定的延时,以使分闸先于合闸完成。同时切换适用于同频、差频系统间的电源切换,可有四种实现方式:快速、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快切不成功时可自动转入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 2. 事故切换 事故切换由保护出口起动,单向,只能由工作电源切向备用电源。事故切换有两种方式: 1) 事故串联切换 保护起动,先跳工作电源开关,在确认工作开关已跳开且切换条件满足时,合上备用电源。串联切换有四种实现方式:快速、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快切不成功时可自动转入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 2) 事故同时切换 保护起动,先发跳工作电源开关命令,在切换条件满足时即(或经设定延时)发合备用电源开关命令。事故同时切换也有四种实现方式:快速、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快切不成功时可自动转入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 3. 不正常情况切换(根据具体工程要求) 不正常情况切换由装置检测到不正常情况后自行起动,单向,只能由工作电源切向备用电源。不正常情况指以下两种情况: 1) 厂用母线失电 当厂用母线三相电压均低于整定值,时间超过整定延时,则装置根据选择方式进行串联或同时切换。 切换条件:快速、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 2) 工作电源开关误跳 因误操作、开关机构故障等原因造成工作电源开关错误跳开时,装置将在切换条件满足时合上备用电源。实现方式:快速、同期捕捉、残压、长延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