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美散文欣赏—— 秋 霜

 hkl306 2012-08-16
 
 

 

                                             秋      霜

                                                                         作者:雨春
 
  清晨,打开窗幕,一窗凉意旋入眼帘,透过心窗,送进心海。视觉告诉我,已进深秋,透过晨光,一幅晶莹剔透的、象白玉雕琢的山水画,惊现眼前,有高山、有流水、有苍松、有劲竹,再看那一枝天成的梅,梅蕊剑指,恰似本身现;小溪边的幽兰,芬芳两岸,路边的小草头顶珍珠,翔鸟的翼,刚显刚劲,漂浮的云雾将高山裁为两截,好像上部是仙境,下端是人间……
  
  这样的美景,竟然在我熟睡之际,悄无声息地画成,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欣喜的心情,促使我打开房门,步入阳台,嘿,不是山水画,是植绒画,又像苏绣,表面毛绒绒,凹陷突兀确显鲜明,纯一色的皑白。
  
  随我身影的晃动,画面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像高科技的合成的画。画好像活了一样,看那幼枝在舞动,那竹叶似风吹摆动,发出“唦唦”的声响,小溪的源头,一闪一闪地发着光,仿佛还可以听到“叮咚,叮咚”的曼妙乐章。
  
  再仔细端详那浓密适宜的草丛中,竟然藏着一只活灵活现的玉兔,心想这大概是耐不住广寒宫寂寞,乘着夜色下凡而来的吧,忍不住的心催促我伸手去摸一摸,那毛绒绒的精灵。“不好”忘掉它是晨霜的我,如梦惊醒,只见被我摸的地方,玉兔魂归,化为乌有,几行泪水般的水,竟直向下流。在鼻翼靠近处,出现了两个圆圆的洞,好像玻璃被打穿,且在不断扩大,继而行行泪珠滚动而下。
  
  我黯然神伤地不忍再看流泪的画,拿来抹布,索性一抹而已,已去心叹,心海不觉飘来唐朝李世民的两句诗:“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真有清晨窗幕卷青霜,呵手试梅妆之叹。
  
  透过明净的玻璃窗,摇曳的香樟树冠,银装素裹,墨绿的树叶似乎一夜间增厚了几许,浓馨的馥香,像是被压缩过,更加浓烈;举目远眺,对面楼顶白雾茫茫,初看似初冬的雪,细细腻腻,铺满一层晶莹洁白,闪闪泛着霭白的光,正如曹丕的诗:“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我触景生情:何不走进大自然,去领略一下:多年未曾留心的秋晨霜景。于是我跑下楼,驱车直往乡野,一路上果然是“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根渐随斧,风玉简敲秋。
  
  走近稻田,晨雾笼罩,宛如靠近碧绿的海洋,晨风吹来,清凉而又清香,摇曳的柄柄青锋剑刃,在闪着露珠的晶莹,宛若漫天的星星撒落凡间,又若无数只精灵的眼睛,在偷窥我这个不熟之客,生怕我会赶走它们润泽似的。无数张蜘蛛的辛勤,犹如太湖渔家撒圆的网,悬在半空,那么优雅,那么闲情,又那么充满着希望,所不同的它在闪着银光,似用纤细的银线编织而成。
  
  昔日长满田田的像舞女裙的荷叶的荷塘,我笔下的《荷塘日色》、《荷塘雨韵》的神韵已湮灭灰飞,呈现出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支离破碎,留下绿荷相依皆成恨,霜剪破,恨露不成珠的情殇,让我难免会想起秋瑾的两句诗:“昨夜风风雨雨秋,秋霜秋露尽含愁。”此景此境,使我心存余悸,为避我心中那隔江而望的情殇,赶紧调转车头,又看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新绿。
  
  是夜又清梦,再度回味了“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的霜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