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品教学案例分析题

 史平君 2012-08-16

教学案例分析题:

1案例:(师)准备一条拔河绳,一上课,就请班上一个力气最大的男生与三个普通的女生在教室里表演拔河比赛。(问)为什么女生能胜?——学生答:人多力量大。

(师)再请六个普通的男生分两组对抗拔河赛后,

(问)为何有胜有输?——学生分别答:配合的好坏、心齐与否、组织的好坏……。

(讲)我们把心不齐、组织不好、配合也不好……的一伙人称为“乌合之众”;而把心齐、组织好、配合也好的团体称为?——学生(齐)答:集体!……

      试分析:此案例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有何利弊?

答:体现了遵循认识规律的教学设计策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理性认识。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直接体验,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教师在引导、归纳学生分析时要有耐心,和急中生智的技巧,否则易走样。

2案例:(师)上课前一分钟,先请一学生在讲台上玩电子游戏(大屏幕示全班学生看),游戏结束时上课铃声已约过一分钟。

(师)不顾上课铃声,再请一学生上讲台继续玩,两分钟后游戏结束。

(连续问全班学生)继续玩好否?整个上午就玩下去好否?如果不够刺激,玩输的出钱给玩赢的好否?

(若已有学生说“不好”时,再问)为什么不好?玩电子游戏不好吗?……(学生发言)……。

(讲)对,有些游戏本身就是“不良诱惑”,如赌博;有些游戏本身并非不好,但人们玩过了头,也成了“不良诱惑”。生活中后一种“熟视无睹”的“不良诱惑”更多些。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还有哪些(自己有过的)类似的“不良诱惑”?……(学生发言)……。

(问)这些看似无碍的现象有何害处?……(学生发言)……。

(问)怎么办?……(学生发言)……。

(板书)……(学生讲一条拒绝不良诱惑的办法,教师写一条)……。

(边讲边书)……(把学生讲的多种办法用精练的词汇概括为3至4条)——1、避开诱因法;2、……;3、……;4、……。(小结)……。

分析: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哪些原则?

答:采用谈话法来展开教学,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生活化,二是思想性。

体现了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启发教学的原则和正面引导的原则,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原则

3案例: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要求学生设计一幅能反映情绪变化主题的漫画,并给漫画起好题目、编一个故事,故事要能说清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原因,并为他出出主意,帮助他摆脱不良情绪。

分析:你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吗?为什么?

答:老师通过可操作的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画漫画,编故事”可以使学生理解不良情绪的影响,“为主人出主意”使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得到体现,这一教学设计通过愉快地活动使学生在享受中悟理,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6.案例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男生、女生》的教学时,设计了歌词的欣赏与改编这一活动,在音乐的选择上,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听、喜欢唱、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如《第一时间》、《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是女生》《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等,欣赏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中的一首作为改编的歌曲,要求角色变换,从另一性别角度改编歌曲。比如: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成“对面的男孩看过来”,把“女孩的心思你别猜”改成“男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然后根据男女生的差异写出相应的后续内容。教室立即有如炸开了锅,学生讨论改编歌曲的兴致极高,而且有些同学边改编边哼唱,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创作型歌手,改编完后由学生推选代表把本组的作品吟唱一遍。

案例分析与反思:体验、感受学生生活,“披文入情”在趣。

这样的活动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品尝到了获得认可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教学目标也在学生的创作交流中得到了实现。因此,思品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思品教师深入学生生活,弄清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找到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让学生在教学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课堂的乐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乐学”。本案例就是利用学生喜欢贴近他们生活、年龄特点的流行音乐这一兴趣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充分合作、交流,尽显自我。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创造了让学生表现的机会,把道德教育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

中学思品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思品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知识的传授不同,学生学习的主要不是客体化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充满主体选择的观念体系,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思品课具有学文、明理、导行三大目标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去“燃情”,“煽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披文以入情”,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则其活跃的思维,精彩的言辞,新颖独到的观点,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将会大大地超出教师的预料!当然学生在展现自己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实现道德的内化!
9
、案例:教师在讲述《情趣与兴趣》时是这样开始的:
(师)从小学到初中,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生)学习的科目多了;每天课程都排得满满的,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十几里非常累;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严格了……
(师)这样一来,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的生活变得没有滋味了?(歌词)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还可以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
(师)那你们喜欢做什么?
(生)踢足球,写毛笔字,绘画,打篮球,养花……
(师)同学们的业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可见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情趣,我们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生活。
分析:用聊天的方式入课有什么可取之处?

一是可以在教学上诱导学生,这种“自然”导课方式,能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课中,而无任何学业负担,反而常常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师生平等对话创造一个真诚,民主,温馨,和谐的心理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10
案例:在悦耳的背景音乐《青春舞曲》中,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不久,有的开始奋笔疾书,看着他们自信的面容,我为我的精心设计感到自豪。第一个学生要求发言,谈了自己的青春理想,我及时地予以肯定。接着,更多的学生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想法,气氛变得很活跃。这时,我注意到第一排的一个女生,她悄悄地举了一下手,但很快又放下了,随后和自己的同桌小声地说了句什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她一定有自己想说的话。我走到她旁边,诚恳地做了请的姿势。老师,你总在让我们说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您不讲一讲您自己的青春经历呢?
分析:如果你碰到类似案例中所描述的情况,你该如何处理为妥?

答: (1)放下老师的架子,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平等地参与讨论。要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见解。

(2)直面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与思维,有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有自己的疑惑和迷惘。如果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无视学生的精神需求,只是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甚至于回避问题,就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 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与民主、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


11
、案例:在《我与青春有个约会》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一个环节叫青春调色板,要求学生用一种颜色描绘自己所理解的青春。以下是学生的一些描述:
A:青春是红色的,青春热情如火,朝气蓬勃。引用费翔的一句歌词:我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
B:青春是蓝色的,青春放飞理想,犹如放飞蓝天的白鸽。我们拥有太多的蓝色的梦。
C:青春是绿色的,绿色是生命的本色,她象征着青春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孕育着勃勃生机。
D:青春是白色的,它是那样洁白无暇,犹如一张白纸任由我们在上面描绘一幅幅人生的蓝图。
分析:请你也续写两条。

青春是橙色的,橙色是幸福的颜色,收获的颜色,青春有拼搏,也有收获。

青春是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因为青春期有很多烦恼,很多问题,很多不开心的事。
12
、案例:这是一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片段:一群头戴稻谷、小草、小鸟、蛇、鼠、昆虫、鹰、青蛙、狮子、羚羊、狼和人……等画像的学生正快乐地做着游戏,老师也乐在其中。一团红线球在他们的手中传来传去,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编织着一张生命网,当这一条条的生命网线举过他们头顶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感悟到了:大千世界,每一个生命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生命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而当其中的某一个结消失的时候,小草枯萎了小鸟死去了狮子也没法活了”……慢慢地,整张网就坍塌了……
分析:请评述安排这一游戏活动的意义。组织课堂游戏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意义:这一游戏活动的安排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将比较抽象的食物链方面的知识,形象地通过游戏方式展示,激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让“枯燥”的思品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悟生命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这种“学中乐,乐中学”的设计,不仅使教学内容转难为易,更提升了学生的体验。

注意:一是要注意活动的内在价值,看活动对学生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是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避免为活动而活动。

二是要强调规则性,使每个学生懂得游戏的规则,否则很容易使课堂活动变得闹轰轰,最后不了了之。

三是要注意在形式上短小精悍,操作简便,高效率。

17
、案例:在环境教育中,教师专门带学生实地参观了本地一条严重污染的小河流和卫生状况较好的一个文化广场。
分析:(1)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时,将什么样的内容开发成了课程资源?

将社会考察和学生体验开发成了课程资源。
2)对你有什么启发?

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以开放心态,开动脑筋,围绕课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

1、教案例:

《了解世界文化》教学设计如下:

①活动准备:教师适当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如有关网址、参考建议、教学目标等。

②确定研究主题: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或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

③搜集整理资料:学生将查找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编成手抄报,进行成果展示。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可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或网页,插入图片、影片或声音等,全方位地介绍有关文化。

④汇编成册:教师将全部手抄报装订成册,汇编成一本《世界文化荟萃》。在编制《世界文化荟萃》时,可在相关页面设计导游语,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使之成为一本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纪念意义的集子。

⑤班内交流:组织学生作品进行课堂交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世界文化荟萃》作为班级资料,学生在平时可以相互传阅,分享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

分析:该节课教学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采用此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这节课采用的是探究教学法,它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个疑难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性活动找到答案、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一要指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二要帮助学生搜集各种资料;三要实现师生互动,引导探究;最后是交流展示。

2教案例:

在设计《防患于未然》一课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了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参与式的小组探究活动,还让学生分角色演了个小品,学生们学得兴趣盎然。

分析:(1)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中,注意解决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什么问题?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

 (2)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可看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哪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最大?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这堂课获得了成功。这说明学生是最大的课程资源。

14案例:一上课,教师说要做个实验:请三个男女学生将他们自己的眼睛用黑布蒙起来,同时又将耳朵用棉花塞住,静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三分钟。其他同学则一律默读将要学习的课本内容《人生而平等》。尔后,再放开三个同学的眼和耳,请他们谈谈自己在这三分钟内的感受。教师根据这三个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理解、尊重弱势群体到平等待人。
分析:此案例设计的优点在哪?突出显示了思想品德课的什么特点?

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思维能力。

特点:思想性。
15案例:教师在设计《做诚信的人》的教学方案时,选择了向学生讲述《国王与种子》的故事,和向学生展示被曝光的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的新闻图片。
分析:(1)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利用了哪些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

社会课程资源,文字资源
2)为了讲好这节课,还可以开发利用哪些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

校内外课程资源,自然课程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资源,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5案例:【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千手观音》(央视春晚版)

【师导】大家了解《千手观音》里那个领舞女孩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的人生舞台。

【出示】两岁时邰丽华因一次高烧注射链霉素失去了听力;上学后最能打动她的是这里的一门特殊课程--律动课;15岁那年邰丽华被选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学习舞蹈;17岁那年她就立下志愿要上大学;1994年考取了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成为一名大学生;今天邰丽华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的台柱子。

【设问】邰丽华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透过邰丽华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树立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明白在挫折面前采取挑战的姿态,不但能战胜挫折,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由此导入新课“挫折面前也从容”。)

分析:该节课导入的方法及导入设计的原则。

答:情境导入法,目的性原则。

7 案例:【教学目标】(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与活动,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并发扬良好家风、学习并继承家人优秀品质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的涵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分析:(1)这节课教学目标的拟定有何特点?

          既体现了三维的整体性特点,又体现了可操作性中的逻辑性特点。

2)结合该节课教学目标谈谈如何拟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

其次要把握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要体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者的完整统一。

再次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要有内在的逻辑性,另一方面在程度上要人比较明确的具体界定。
4、案例:【辩论】中学生玩电子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分成正、反方两组,在教师主持下,就辩题展开激烈辩论,教师适当总结。辩论过程(略)

【展示】社会调查小组同学展示社会调查成果,揭示沉迷电子游戏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DV展示调查过程。

【提问】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议一议中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危害。

【播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要命的网吧》片断,加深学生对沉迷于电子游戏危害性的认识。

【主题探究】如何拒绝游戏机的不良诱惑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从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拒绝游戏机的不良诱惑。参与课外调查的同学介绍当地网吧接纳青少年上网吧游戏状况的社会调查,以DV或照片展示有关调查的过程。

分析:该节课课堂活动设计的利弊?

答:利:大量的以学生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采用辩论、讨论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课堂内与课堂外延伸有机结合使认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弊:材料展示过多,教学设计环节需要重新调整等

13、案例:有个教师在教学《诚实守信》的内容时是这样导入的:当你的生命受到致命威胁,你必须放弃金钱、美貌、信用三者中的两样,才能保全生命,请问你只选择保留哪一样?理由是什么?
学生1:我选择金钱,有钱才好。
学生2:我也要钱,没钱怎么活啊?
学生3:美貌也蛮好,丑八怪一个谁愿意呐。
学生4:(问)老师您选择什么?上次答应让我们去郊游还算数吗?(老师显得有些尴尬)
分析:教师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存在着什么问题?
教师创设情景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