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业平均工资超26万,私企汗颜!

 达山红尘间 2012-08-17
金融业平均工资超26万,私企汗颜!

日前,有媒体发布了《2011年中国央企工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不同行业的央企职工年均工资存在明显差距,其中差距最大的是建筑业,最小的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而从收入看,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高达26万多,最低是农林牧渔业,为7万多,不到金融业的三分之一。最富有的招商银行员工平均收入近48万,不仅位居银行业第一,也在央企所涉及的行业中独占鳌头,而最贫穷的葫芦岛锌业员工收入仅2万多,不及招行员工的零头。

报告还称对国内117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整理后发现,2011年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为102965元,对比当年城镇私营单位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24556元,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达后者的4.2倍。而城镇非私营单位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

尽管自2010年以来,各省陆续对垄断企业工资增长进行封顶,比如北京市规定属垄断行业的企业、国家财政补贴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一般不突破基准线10.5%,山西规定垄断企业工资增长幅度原则上不得突破15%的基准线,然而垄断行业的工资目前仍然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

对策:收入改革治标,打破垄断治本

酝酿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将于今年年底出台。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认为不能对此期望过高,仅凭一个方案不可能解决收入分配中的所有问题。他认为收入分配改革更重要的是重视收入流通通道,即人们的收入跟自己纵向相比能否增加,如5年后的收入是否比现在高,但据了解,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并没有对收入流通通道作出规定。

“之前国家也发布了很多指导价、最低工资标准等,年底的《方案》应该还是一个改良,这些都是国家给的一个限制。但总的来说,较大的垄断行业主要靠国家宏观调控。”专家认为,若要遏制央企收入巨幅增长,就要引进竞争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之外,加以适度的竞争。“对较大的垄断企业进行调控的主要目的是成本核算和利润控制,对较小的央企就可以放在市场中解决。”

专家表示,解决收入差距的根本之道在于打破垄断。比如像油品企业,可以让民营企业、民间机构都一起参与从事油品的生产,甚至参与到挖油、炼油等项目中;电讯业、银行业等也可以引入民间资本一起开发。“如果暂时做不到,最低工资指导线也要更明确、具体一点,否则央企职工的工资还是会继续涨,收入差距也会继续加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