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蝉】诗词里的蝉

 4U 2012-08-17

诗词里的蝉

2012年6月27日  

  又到了蝉鸣声声的季节,听着窗外那亘古的蝉唱,我禁不住思绪万千。犹记童年捉蝉的乐趣……在那些生活困窘的岁月里,蝉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还常被孩子们当成玩具。多年以后,我在唐诗宋词的平仄里与蝉相遇,品味到了百转千回的人生况味。

    许多文人借蝉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北宋才子柳永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跃然纸上,酝酿了离愁别绪之气氛。因蝉声而为离别感伤的还有唐代诗人元稹:“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唐朝孟浩然也在《秦中寄远上人》中写道:“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 “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朝虞世南的《蝉》展示了一个清高自负、踌躇满志的士大夫形象。初唐诗人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则借蝉的高洁品行“寓情于物”,抒发了自己品行高洁却 “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呼号,历经千年依然响在耳畔。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唐诗宋词中的蝉声里感受到美好。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把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北宋词人周邦彦的《鹤冲天》,堪称借景抒情的佳作,“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弹指拈花的瞬间,一些颜色绽放,一些气息萌动,一些悲戚消逝,一些愁绪散开,那是多么惬意的夏日时光啊!

    唐宋的迁客骚人早已踏着岁月的行板走远。在这个夏日,蝉声依然高低起落,对于任何一个在乡野长大的人,无论他已是“精英”还是“显贵”,在某个瞬间,蝉声总会触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