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湮没在废墟中的古城——巩华城

 翠明红枫 2012-08-17
 

 
 
 巩华城南门三个拱门,上有严嵩题写的“巩华城”汉白玉匾额
 
   

湮没在废墟中的古城——巩华城

 

翠明红枫

 

 
    出北京德胜门,上京藏高速行驶20公里,从沙河出口上辅路走一公里,便是沙河镇。沙河拆迁快三年了,往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景象不见了,到处是断壁残垣,瓦砾成堆,这里成了一个巨大的的废墟。
 
    沙河自明朝起便是一座古城,坐落在温榆河边,绿水环绕,是一片不可多得的灵秀之地。明永乐十九年(1421)修建行宫,以供皇帝巡狩和谒陵之用。嘉靖十六年重修安济桥和朝宗桥,以行宫为中心,筑起了一座雄伟的城池——巩华城。
 
 
巩华城示意图
  
    巩华城呈方形,边长,设四门,门上均有城楼。南北门各开三个门洞,制如紫禁城午门。“巩华城”匾额嵌在南门主城门上。东西门各开一个门洞。
 
    四门之外皆有瓮城。南门“扶京”,北门“展思”,东门“镇辽”,西门“威漠”。南北门瓮城亦设三门,东西向各设一门,正中一门,中门上有箭楼一座。东西门瓮城只设一门,无箭楼,门皆朝南开。各城门匾额均为严嵩所书。
 
 
从扶京门瓮城的南门外看瓮城内的巩华城主城门
 
    自清朝末年(1900)八国联军焚烧巩华城后,随着时间的消磨和人为的破坏,古老的巩华城已经不见了昔日的模样。到目前只留下四个残破的城门和东南角的一段伤痕累累的城墙,上面长满了荆棘,虽然春风把它们吹绿,透出些许春意,但是仍显得荒凉。想到巩华城昔日曾经的巍峨,不禁使人油然生出一股淡淡的思古幽情。
 
    北沙河发源西北山区,朝宗桥就建在北沙河上。朝宗桥为七孔石桥,桥面宽阔,上面装着石栏,它那结实的桥体结构,经历了近五百年的风雨沧桑,至今汽车还日夜川流不息的驶过,依然那么坚固。使我对祖先的建桥技术,从心底发出由衷赞叹。
 
 
北沙河朝宗桥镇水兽
 
     桥下有大型条石砌成的石泊岸,南石泊岸上有一座狮首龙身的镇水兽,虽然已经残损,但却依然栩栩如生,忠实的守卫着平静的水面。河岸上长满了嫩绿的青草,稀疏的开着簇簇黄花,招来几只采花的蜜蜂,倒也有几分惬意。
 
    河水向东流去,河两边长满了杨柳,枝条在春风里阿娜的摇曳。远处的河面上,偶尔飞起几只野鸭。河里种的是莲藕,可惜现在没有长出来。若到夏天,荷叶铺满水面,开着粉红色的花,一直延续到远方,美景不可言表。虽然说不上“接天莲叶无穷碧”,但“映日荷花别样红”却是真的。


    北面有一条溪流注入北沙河,别看水量很少,可这水原本是北京七百年帝都龙脉——白浮堰水利工程的起点龙凤山的水。记得小学课本上讲过,元朝水利专家郭守敬,为了让京杭大运河漕船直达大都(北京),他选定昌平白浮村北的龙凤山泉作为起点,引水西行,汇入瓮山泊(昆明湖),经积水潭,注入通惠河,实现了从杭州至大都的全线通航。这就是著名的白浮堰工程。有关专家认为,正是郭守敬白浮堰引水的成功,才奠定了北京七百多年的帝都史。 

 

 

白浮泉九龙池汉白玉龙头石雕

    现在历史上著名的白浮堰工程消失了,龙凤山的水沿着京藏高速路东侧的水渠直接注入北沙河。站在岸边,看着浅浅溪流中一群群小鱼不时游过,我感觉它们像飘过眼前的历史烟云。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眼前这股潺潺的溪水,曾经流进过颐和园的昆明湖?曾经流进过德胜门内的积水潭?曾经成就过一个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古代无数的辉煌,大多都随着时间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白浮堰堤今安在?唯见凤山碧水流。”不由使人发出沧海桑田的慨叹。
 
    南沙河的水源来自西山诸水,从上游通过安济桥流向巩华城南门方向。现在的水泥桥是修京藏高速公路时建的。桥西是京北有名的沙河狗市,每到星期日便人山人海。桥东北岸是南一村拆迁后剩下的大片瓦砾,上面稀稀疏疏的长着一些草。南岸是碧水庄园小区,大片西式别墅依河而建,座落在浓密的树林之间,沿河路旁种着鸡爪松、紫薇、迎春花,再往东碧桃花开的像火一样,一直通到沙河库。
 
 
南沙河上的安济老桥
 
    济桥原是一座九孔石桥,是明代昌平著名的景点。一九五九年修建沙河水库时被拆除。《隆庆昌平州志》记载的“燕平八景”中“安济春流”,说的就是从安济桥流经巩华城河段的美景。有一首诗是这样描写“安济春流”的
 
沙河南去锦帆稠,春水偏宜估客舟。
共指灵泉通潞水,喜看幽派即沧州。
尽多沙堵眠鸥鸟,欲傍星槎犯斗牛。
畿辅名区多胜绝,楚云湘月共悠悠。
 
    当年巩华城雄踞南北沙河之间,墙堞庄严,城楼巍峨;通航季节船挂高帆,首尾相连,云集于城外;石泊岸上商旅匆匆,驼铃声声,一片繁忙。沙河水深河阔,九孔玉带横卧于碧波之上,西衔远山,烟波浩渺;桥东大片湿地之中,芦苇茂密,鸥鸟戏水,鱼翔浅底;两岸绿柳含烟,稻香荷艳,芳草凄凄。看到这些描述,真让人心旷神怡。原来我们居住的地方,以前竟是美若江南!
 
    现在,从在安济桥朝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草瓦砾,一座残败瓮城,一段摇摇欲坠的城垣。一丝伤感涌上心头,这还是哪个庄严巍峨的沙河吗?这还是哪个樯楫云集的沙河吗?这还是哪个一派江南水乡秀丽景色的沙河吗?
 
 
东南角仅存的一段土城墙
 
    再把目光投向南岸,春色烂漫,鲜花盛开,绿荫中露出一栋栋别墅的红色屋脊,拔地而起的碧水大厦高高耸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和悠久的古代文明,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着碰撞。
 
    这些残破的城池,这些古老的文化遗迹,这些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在迅速地从我们身边消失。我轻轻的问自己,古老的中华文明能和现代文明融合吗?以前的美好的画面还能再回来吗?如果这些古迹在我们的手里消失,我们会不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们是否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先人?
 
 
散落在杂草丛中城楼的柱础石 
 
    我觉得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把这些正在消失的古迹记录下来。于是我这个连业余都说不上的力巴,用数码相机尽量拍摄。有时候真想找几个热爱古迹的专业拍友把它们记录下来。
 
    在党中央大力提倡发展中华文化的今天,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祖国文化加速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这为恢复沙河古城的风貌,恢复沙河的文化底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巩华古城拆迁后的命运是什么,到现在也没有听到有关方面的确切消息。
 
让我们这些热爱古代文物的中华子孙,为在这片瓦砾堆上重现一座古城,奔走呼号!
 
 
 
  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一座废墟又何尝不是一张白纸?巩华城的拆迁,为恢复巩华古城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幅绚丽画面——
 
    瓦砾中矗立一起座巍峨的城池,
    城池中耸立着一座富丽的行宫,
    一座九孔玉带桥跨过宽阔的河面,
    秀丽的江南景色围绕着雄伟的古城。
    熔铸着祖先灿烂文化的巩华,
    又回到他子孙的梦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