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蓬洲古城纪录

 寒江读舟 2012-08-18

蓬洲古城位于汕头市区西北部,桑浦山东麓,自古这里是海滨沙丘地带。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岭南设置桂林郡、象郡、南海郡,潮汕地区当时属南海郡所辖范围。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揭阳县,现在蓬洲这一带地方也被管辖其中。晚唐时仅有几户打渔人家在这里落户,到了宋初才渐成村落。宋代,朝廷在揭阳榕江(古名揭阳江,又名鮀江)出海口海湾处设置了鮀江都,辖15图,范围涉及现在蓬洲这一带。

一、蓬洲历史沿革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设立“蓬洲守御千户所”于夏岭,隔年又设置鮀浦巡司,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千户所迁至现址。

    明英宗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秋,明朝廷在蓬洲所城设置巡检。

    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置澄海县,蓬洲所城随之被划归其管辖。

    清圣祖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清政府设置蓬洲都、鮀江都、鳄浦都。蓬洲所城时属鮀江都管辖。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因迁界澄海县被裁撤,鮀江都居民也被勒令搬迁。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三月,清政府恢复澄海县建制,鮀江都也随之恢复。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鮀江、鳄浦二区合并为鮀浦区。蓬洲为鮀浦区所管辖。

    民国初期蓬洲实行保甲制,到1949年10月24日解放时才被废除,以后成立村农会,受澄海县鮀浦区管辖。

    1956年3月,成立蓬洲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5月,随鮀浦公社划归汕头市郊区管辖,9月成立蓬洲生产大队。

    1965年6月,蓬洲大队又随鮀浦公社划归澄海县管辖。

    1975年1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澄海县划出鮀浦、岐山、下蓬三公社归汕头市郊。蓬洲大队也随鮀浦公社划归汕头市郊区。

    1991年10月4日,随着汕头经济特区扩大区域和调整市区区划方案的实施,蓬洲乡随鮀浦镇划归汕头市升平区管辖。

    2003年3月13日,汕头行政区域重新调整,蓬洲归属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管辖。

二、蓬洲纪事

    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冬,元兵追赶宋帝进入广东饶平拓林、钱东一带,农民起义军首领福建漳州诏安人陈吊眼(即陈大举)组织武装力量阻击元兵,使宋帝得以渡海过南澳。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陈吊眼与其父陈文桂、叔父陈桂龙把起义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元兵前往镇压。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起义失败,起义群众被杀达两万余人,陈吊眼在千壁岭被俘,押至漳州杀害,陈文桂、陈桂龙则降元。而其族弟陈万言、女首领朱蔓姑则率领残余部队转移到桑浦山设立抗元根据地,并在蓬洲村附近龙坑山顶的一个石洞里铸造钱币,供部队及附近乡民流通使用。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了巩固海疆边塞,蓬洲守御千户所在百户董兴的主持下,筑砌了周围六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尺的石城驻军守御,故名蓬洲所城。所城驻军一千一百二十人,设置有四个城门四个指挥哨所,周围有防护河。

    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鮀浦司魏崇辉、许万七、黄于一、林乌铁等聚众占据夏岭、西陇、赤窖。不久贼匪进攻潮阳县城,大败官兵。潮州知府周瑄、潮阳县令陈瑄、揭阳县令陈爵督兵会剿,双方交战四十余日官兵最终大败匪贼。过后周瑄调走,乘官兵麻痹大意之时魏崇辉又聚众起事,回头杀了官兵个措手不及。贼匪攻入蓬洲所城后,杀了指挥刘琛、通判刘恭,所到之处无不烧杀掳掠。由于战事危急朝廷急调周瑄复任,周即合兵围剿。魏崇辉所统部众被杀数千,被招降三千,魏则率余众逃往礐石,后又复归夏岭滋事。天顺七年明朝廷在蓬洲所城设置巡检对匪贼进行镇压,同年秋天,佥事毛吉调官兵大剿夏岭。官兵奋勇作战,魏崇辉和余众被杀。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正月,日本倭寇自福建漳州、泉州进入揭阳境内,攻掠大川、蓬洲、钱冈、凤山等村,被官兵击败而逃。二月,倭寇又进攻蓬州千户所,佥事万仲布置水陆兵马分别从所城东南哨所迎击,临战时由于敌众我寡,且部队平时又欠训练战斗力不强而溃败,领哨千户魏岳和高洪被杀,明军损失惨重。倭寇入城后烧杀抢掠,城中许多居民从西门、北门出逃,到桑浦山灵泉岩的洞穴里避难。隔年十一月,倭寇又会同盘居牛田洋一带的鮀浦海盗许朝光抢掠蓬洲所城。嘉靖四十年,又有一名叫吴平的海盗会同倭寇连续侵扰蓬洲、大井等地方,甚至袭击范围扩大到潮州庵埠彩塘龙湖,在龙湖乡族长的倡议下,群众组织起了自卫队奋力抵抗,取得了很大功效。后在广东总兵俞大猷和闽浙总兵戚继光的歼击下,基本肃清了倭寇和海盗的侵犯。许朝光兵败退却南澳后在后宅被其属下所杀,而吴平则败走安南。

    清初,郑成功在闽粤沿海一带组织抗清军事行动。清廷为了断绝其兵源及给养,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在东起广东饶平大城所上里尾,西迄广西钦州防城之间设立界线,勒令界外居民一律内迁50里。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廷因怀疑迁民到海边偷窃鱼盐而与郑成功部队有联系,于是又下令迁民再内迁30里,时属澄海县的蓬洲所城居民也被强迫搬迁。迁界时,清廷只限三天时间搬迁,而来不及迁走的则惨遭屠杀。迁民仓惶逃命,因太过劳累病死于途中者甚多。由于生活艰难,迁民卖儿卖女或全家自尽者多有发生。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黄坑人李虎子为了对抗清廷的迁界,聚众黄坑山的城友洞建寨墙称山王与清兵展开斗争,后来却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在一次下山到鮀浦各乡抢掠时遭遇清兵围剿,当时知县龚元英悬赏黄金千两捉拿匪首李虎子,在匪贼攻打蓬洲所城时清兵奋勇抵抗。经过了一天的糜战大败群匪并活擒了李虎子,过后清兵把他斩杀于蓬洲所城内。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三月,清政府获准各地迁民回归原籍并恢复了澄海县建制,蓬洲所城居民才得以搬迁复业。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这一年天气大旱粮食失收米价腾贵,官府又没有开仓赈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庵埔人李亚万与其母吴氏集同谋林千、林赛、周孝、陈登辉等,聚合几十名灾民打起了劫富济贫的口号,随后到庵埠税馆和蓬洲所城抢掠米船。后被练总陈铨所破获,李亚万等人被斩首或谴戍,吴氏被囚死于狱中。

咸丰年间,潮汕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四月,揭阳邹堂人郑皮罗聚集本地三合会会众举起了反清复明的义旗,并在邹堂山的明经第建立了根据地,不久队伍发展到四、五百人。起义不久,邹堂乡绅郑营炳、土豪郑五喜跑到蓬洲所城向巡检章坤告密,章坤闻讯后即带兵围剿,但起义军早以遁入山中。由于人地生疏地形复杂章坤不敢冒进,只好抢夺一批财物后悻然离去。不久郑皮罗配合潮州彩塘的吴忠恕起义军进攻蓬洲所城,但遭到守城清兵的顽强抵抗。起义军见久攻不下所城,于是下令撤兵,临走时到鮀浦各乡抢掠了钱财一批。

    同年十月,起义军因家中水稻成熟纷纷请假回家收割,清军立即从各路组织官兵夹击,起义失败。郑皮罗远走南洋,余众零星散布于邹堂山、蕉山、东山湖一带,占据山洞成了地方贼寇。后来贼众推举土豪郑五喜为王,他们为了队伍的供给,经常跑到鮀浦的池边、天港、蓬洲所城抢劫过往商客及鮀济河上往来货船的财物。清兵多次围剿,但由于贼匪作战时流动性太强而迟迟未能消灭。直到十多年后于同治年间,才由驻守蓬洲所城的清兵联合地美都青屿汛城的清兵所剿灭。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潮州总兵方耀和潮州绅士郭廷集合作,动工围垦揭阳地美都邹堂前1500亩海坦地。方耀利用自己掌管潮州军队的权力实行“军屯”,并调动了驻守在蓬州所城的军队前来围垦,所需费用由军饷支出。后来由于工程庞大人手不够,于是雇用了澄海鮀江都的大井、天港、赖厝、池边等村的农民参加围垦,工程进行了四年多才完成。但围垦起来的土地由于临海而土质太咸,严重影响了农业收成。方耀接受当地乡民的提议,决定引鮀济河河水灌溉围垦地。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前后,方耀派员到蓬洲所城勘察鮀济河的流经情况,由于该河距离围垦地三十多公里,且沿途小沟纵横交错地理形势十分复杂。勘查完毕后,方耀决定从流经蓬洲所城西门的护城河拐弯处延长鮀济河,而开河用的土地在府里田亩摊销,所需人力按受益田园面积人丁摊派,费用则由方耀、郭廷集在垦地抽集的款项中支付。经过了一年的紧张施工,这段长30多公里的人工河挖通了。引水河的开通不仅使新垦地变为良田,河两岸的数千亩旱地也因此得到灌溉,同时水路交通也大为改善,过去揭阳一带乡民到鮀浦、庵埠等地单纯的陆路通行现在可以水陆两便了。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三月,汕头同盟会成立。潮汕各地都派出代表参加成立大会,蓬洲派陈质文为代表。大会推举张则通为会长,许无畏为秘书长。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三),汕头发生了7.25级大地震,这是自宋代以来潮汕地区的第二次大地震。地震发生时天摇地裂海水腾涌房屋倒塌,但蓬洲古城安然无恙。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8月2日(农历六月初十)下午三时,飓风骤起,到晚上九点多风力愈烈,达十二级以上。加上海汐骤至暴雨倾盆,海水很快漫上了陆地,很多村庄被卷进了惊涛骇浪之中。蓬洲所城幸得地势较高,加上有城墙保护才幸免于难,除所城外周围都成了泽国。据统计,整个潮汕地区在这次风灾中共死亡34500人,庐舍成墟尸骸遍野,损失极其惨重。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月,汕头市郊区农民协会在蓬洲成立,会员万余人。彭湃亲到蓬洲召开市郊农民大会,并鼓励农民起来斗争,实行“二五”减租取消厘税等。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五月十四、十七日,日本飞机疯狂轰炸汕头市。十八日午后日机飞到蓬洲所城投弹,位于蓬洲南门一处叫“糖房”的民宅惨遭轰炸,早上从汕头市赶来这里避难的十多名市民被炸死,乡民吴员外的妻子和一个五岁的男孩也被炸死,女儿吴招娣被炸成重伤。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六月,日本海陆空三路约万余人大举侵犯潮汕。21日汕头、庵埠相继沦陷,日军同时也进攻蓬洲所城。在所城东门,穷凶极恶的日军闯入民宅抢掠,幸得所城的男人们事前都跑到桑浦上逃藏起来。日军追赶着逃藏不及的妇女欲施暴力,有的则被迫得跳井自杀,很多妇女用黑灰蒙面以免遭其毒手。

    日军在驻扎蓬洲期间,强迫民伕上山筑砌炮垒,不准乡民外出,如果被碰到则遭枪击。鬼子还经常在东门鮀济河边杀人取乐,据老人回忆,有时是十几个双手被反缚的群众,鬼子强迫他们跪在河边,然后挥刀砍头,身子则被踢进河里,倾刻间鲜血染红了河面,最后由乡里善堂出面收尸。日寇还在蓬洲所城发展汉奸,居住在北门的所城居民翁忠光,成了日寇的鹰犬后飞扬跋扈凌辱村民,还无恶不作地协助鬼子到处抓人,后翁在解放后被镇压。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天气大旱粮食失收,再加上日寇封锁道路,物资奇缺米价腾贵,潮汕发生了一场大饥荒。汕头各地饿殍遍地,日饿死者近百人。蓬洲也不例外,很多人饿得双脚浮肿,为了生存有的家庭卖儿卖女,有的则远走他乡。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六月,国民党陆军第十二兵团3万多人在司令胡琏的带领下,从江西溃退到潮汕。同时,有一小股几百人的部队,进驻到蓬洲所城西门的陈家祠堂里面。是年10月初,胡琏兵团准备全部撤退台湾,其进驻蓬洲所城的国民党官兵全线出动,到鮀浦各乡大肆抓掠壮丁补员。临走时,把住在陈家祠堂附近的乡民陈事深、农妇猪婶拉去挑行李,到达码头后在陈事深苦苦的哀求下,国民党匪军才肯放他们走。

    1949年10月24日,蓬洲解放。同时,根据澄海县人民政府颁布的命令,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保甲制,成立蓬洲乡农会。

    1951年5月,蓬洲乡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澄海县派出土改工作队进驻到乡贫困农户家中,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进行清匪反霸运动;划分成份评定阶级,1952年清明前后,将没收、征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1958年3月、7月两月间,为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战备需要,蓬洲谴送“五类分子”移民梅县丰顺、丰良、五华、潘田等地定居。

    1958年9月,蓬洲大队实行“生活集体化、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的管理方式,规定每天上午5:30分吹喇叭起床,6点集中吃早饭,7点出工,11:30分歇工吃午饭,下午2点出工,6:30分收工吃晚饭,7点出夜工的制度。

    1958年大跃进期间,在汕头专署副专员余锡渠的积极倡导下,中共汕头市郊委(即原澄海县委)作出了兴建外砂、莲阳、东里大桥的决定。当年11月,余锡渠向全县人民提出了“奋战一个月,誓放建桥卫星!”的战斗口号,1959年1月6日外砂桥工程正式施工。接着莲阳桥、东里桥也依次动工兴建。1959年10月,为解决建设莲阳大桥工程所需的大量石料,余锡渠下令拆除用石头筑成的蓬洲古城和城内祠堂前的石板作建桥用。

    蓬洲古城在经历了五百六十一年沧桑岁月已经变得尉为壮观,城墙四围长满了参天榕树,城内古建筑保存完好。在历经多次战火、风灾、地震的洗礼而依然屹立的古城就这样惨遭破坏,至今只剩下两三处因榕树根盘缠而拆之不去的城石,令人扼腕叹息!

三、古邑名贤录

1、烈女祖姑母

    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福建莆田漆林人翁杰偕其兄翁俊到潮州定居。其兄居潮州,翁杰则迁居揭阳蓬洲。初来乍到,蓬洲还一片荒芜,翁杰搭茅为庐,并努力躬耕,过着清贫的生活。到了第四代翁泽,生有女儿翁贞慧、儿子翁兴权。然而翁泽夫妇早逝,儿子兴权又兼年幼,时值十六岁的姐姐贞慧,见弟弟年弱无依,于是自誓不嫁以哺养兴权成人。

    翁兴权少年懂事苦读经书,后在宋高宗建炎十二年(公元1142年)不辜负其姐愿望,考中了壬戌科秦熺榜进士,授英德州真阳县主簿。因廉洁有政绩,皇帝曾赐“忠正名臣”牌匾。后来他的儿子翁庆巽也在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考中甲辰科卫经榜进士,授闽县知事偕承事郎。父子同为进士,一时邑里传颂谓之“桥梓济美”。贞慧姑母也被郡邑旌表为烈女。宋宁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翁庆巽思无以报恩姑母,乃于家乡创建兴庆院,姑母贞慧入住其中持素以终余年。嘉定二年八月十九日,贞慧姑母病逝。翁庆巽特在蓬洲建“翁氏家庙”,姑母神牌特恩准进祠崇祭。门匾曰“孝烈垂芳”,故后世子孙称其为“祖姑祠”流传至今。

2、孝子翁孟统

    翁孟统(公元1411年——公元1485年)字道长,号安晦,乃蓬洲创始祖翁杰的第十四代子孙。孟统生性至孝,自幼丧父,是其母周氏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及至孟统长大成人后,其母由于劳累过度而双目失明。孟统事孝至微,迎医问药,自斋自沐,旦夕焚香祈祷母亲的眼睛早日康复,并用自己的舌头不断舔其母亲的双目。也许是孟统的孝举感动了上苍,一个月后其母的左眼复明了,不久右眼也恢复了视力。几年以后,周氏病危,孟统亲尝其母粪便以便判断病情,但其母还是病逝了,孟统伤心得五天不吃不喝,以后只吃蔬菜素食达三年之久。孟统公一生待人接物慈祥和蔼,极富德行,每当所城佥事毛吉、刺史周鹏、邑侯陈爵碰到孟统公时都以贵宾的礼遇接待他。

    当明英宗天顺四年,夏岭贼匪攻破蓬洲所城后,贼首魏崇辉杀至所城北门翁孟统家门口时,肃然起敬地对部下叮嘱说:“这是翁孝子的门第,切勿侵犯!”但临近的祖姑祠还是遭九军贼焚烧,翁孟统闻讯匆忙从家里跑了出来,千钧一发之际冒险入祠抢出奉列祖先的神牌。

3、一代边臣翁万达

    翁万达(公元1498年——公元1552年)字仁夫,号东涯,鮀浦举丁村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其祖翁雄为逃避战乱从福建莆田搬迁至鮀浦司举丁村居住。翁雄(公元1298年——公元1372年)号秀峰,到潮时已经是七十四岁高龄,二年后去逝,其子翁保才二十多岁,四代单传,至翁可时才育有四子,翁万达的父亲翁玉排行第三。由于翁可生性好仗义执言人称“义叟”,后因事得罪了乡里恶少被诬陷造反而判罪戍边。为此儿子翁玉跟官府打了十八年官司,终使其父无罪归家。翁万达年少时就十分聪明,五岁能通书,二十八岁乡试中举,二十九岁登进士,以后仕途畅通一直做到兵部尚书。他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南平登庸,北惩俺答,筑边墙八百里,赈饥民三十万”,被誉为“岭南第一名臣”和“潮州后八贤”之一。

    据翁万达的亲家邹守愚在一篇纪念文章中记载,有一次,邻居小孩提着几只小麻雀到小万达家中同他玩耍,忽然飞来两只麻雀围绕着小麻雀悲鸣哀叫,万达的母亲许夫人忙对儿子说:“儿啊,你能让小麻雀活着吗?”小万达听后立即把它们放飞了。许夫人高兴地说:“我的儿子将来必定是能救人于死地,给人以活路的宽厚之人。”万达六岁丧母,在母亲出殡的日子,他悲痛地抚棺大声哀哭,听到的人无不潸然落泪。为了能让小万达读好书,其父翁玉把他送到了蓬洲所城附近的桑浦山龙泉岩苦读。怪石嶙峋的龙泉岩自古以来就是贤人隐士课徒的地方,宋代有一僧人大峯祖师就是在这里圆寂的,古迹至今仍存。翁万达曾写下了吟咏龙泉岩的诗句:

                      天凿龙泉洞,峰涵碧海波。

                      石梯斜跨斗,壁字静盘萝。

                      月榻空窥户,莺林可听歌。

                      烟霞怀夙约,岁律愧磋跎。

    明朝嘉靖年间,由于海盗猖獗经常扰乱蓬洲所城周围村落,原籍鮀浦司举丁村时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检都御史的翁万达上奏恩准四乡居民搬迁蓬洲所城,于是周围各乡许多富户到所城购地建屋以策安全,翁家也随之搬住其中。在全家搬迁到蓬洲所城东门附近后,他兴奋地写下了:

                     卜居东城隅,爱兹幽致佳。

                     况心与物远,城市即烟霞。

                     买地方三亩,小屋数间斜。

                     经始三阳月,落成桐已花。

                     风雨聊堪蔽,檐前燕雀夸。

                     门望青山近,篱落带桑麻。

                     邻翁颇淳朴,所乏得频赊。

                     称心欲易足,吾生信有涯。

                     日与息心侣,元谭阅岁华。

                     高楼与大厦,未暇问谁家。

    注:据学者黄赞发考证,此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编写出第一部《澄海县志》、官至南昌府通判的王天性作品,题为《新居城治》,民国学者翁辉东错编为翁万达作品。

    流经蓬洲所城的鮀济河,是沟通海阳、揭阳、饶平三邑的必经之河,由于河道淤塞惊涛骇浪往来舟楫多覆没,使得盗贼能乘险抢掠,于是鮀浦父老姚良赞、陈东等乡亲在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联系翁万达商议疏通河道之事。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八月,在都御史翁万达的努力下潮州知府郑宗古派府里佐办文书的人员前来察看,并命令民工出力疏浚,但在工程完工后却遇到了汹涌而来的河水冲刷两岸,致使泥沙崩塌城墉欲堕。于是翁万达再奏请地方官员增加了治河经费,至隔年二月工程才完成。为此,翁万达写下了著名的《鮀济河记》以记载这件事情的经过,又写下了“蓬溪元胜地,鮀济更新渠,龙抱双流合,虹飞百尺余”的诗句。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十月,时任兵部尚书的翁万达因父亲翁玉逝世忙返乡奔丧,于十二月抵家丁忧。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七月,俺答又兴兵侵犯中原,不久大同失守京畿震动,明世宗急诏翁万达回京抵敌。但由于潮州距离京城八千里,翁万达抱病从家乡赶路四十一天才到达,明世宗责怪他迟到了几天,盛怒之下把他降为兵部右侍郎兼右检都御史,经略紫荆诸关,驻守易州。隔年他因身体不适上疏辞职,但在谢恩疏中写错了字被明世宗指责不敬而削职为民。归家休养期间,他重返仕前读书的地方龙泉岩课徒社交,还主持了揭阳西部(现属揭西县)兴修农田水利的事业。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翁万达偕友人同游武夷山,当船行至福建清流县时背痈发作而急忙赶回家,但到达福建上杭时却因病逝世,终年55岁。在他去世后不久,家人才接到世宗皇帝恢复他兵部尚书职位的诏书。

    明万历年间,翁万达后人在原翁家居住地蓬洲所城东门的旧址上建造了“大司马家庙”祠堂一座,以纪念先贤鞭策后人,进士出生官至通政参议、尚宝卿的潮州枫溪人吴殿邦为其题写了牌匾。

4、雍正武进士翁邦祥

    翁邦祥,字振男,鮀浦蓬洲人,清雍正庚戌武进士。乾隆五年由罗源营守备升台湾北路都司,历暑建宁、福州、台湾诸营,所至饬士伍,革陋规,兵民称之。翁振男在守备台湾期间,能精忠责守,勤政爱民,鞠躬尽瘁,后因病在台殉职,为宝岛台湾的防护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灵柩由其部属运回鮀浦故里安葬,遂其临终叶落归根的心愿,墓茔至今仍存于桑浦山赤岭。清政府御赐于乡梓蓬洲兴建仰祖翁公祠及进士府第,并授予“台湾都督府,明威大将军”牌匾。

5、清代状元庄有恭(谢琦、刘正刚著)

    清代,广东先后出现过三位状元,分别是乾隆时的庄有恭、嘉庆时的林召堂、同治时的梁耀枢,而庄有恭的政治建树最大。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文冲村)人。祖籍福建晋江,其父在奕仁时才定居番禺。有恭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二。史载有恭“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雍正年间,庄有恭到蓬洲所城的庄氏大宅开办私塾。后来庄有恭在乾隆初年乡试中考中举人,中举后乃在庄氏大宅里重修书斋并亲笔题匾“含辉精舍”(文物现存)。

    乾隆四年(1739)庄有恭被钦点为状元,开始其近30年的政治生涯。庄有恭早期的政治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他初次面见乾隆时,就给皇帝留下良好的印象。“殿试日,公对策有云:不为立仗之马,而为朝阳之凤”,深得皇上喜爱,“此二语当时颇传诵之”。乾隆见其“风度端凝,天颜喜甚,赐及第,授修撰。次日,即命入直尚书房”。乾隆五年(1740),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讲学士。1744年迁光禄寺卿,寻丁父忧。1746年特擢内阁学士,入都迁兵部右侍郎。1748年提督江苏学政。1750年正月,授户部侍郎,寻充江南乡试正考官。1751年仍提督江苏学政,并授江苏巡抚,成为地方大员。

    庄有恭勤政爱民,“誓以清勤自励”。自1752年出任江苏巡抚起,“桂事六载,昼见僚属,夜治文书,或至漏尽不少休”。1753年夏秋之交,淮阳诸郡水灾,他亲往察勘抚恤,后“得旨截漕百二十万石,发帑银五百万两,以备赈济,民乃得苏”。1756年夏季,辖区内民多病疫,庄氏带头捐助,以期百姓渡过难关,史载他“首捐俸,令有司察民病者,予药。死者,予櫘”。庄氏一生较为清正,其晚年在福建巡抚任上,预先告诫晋江族人不要来找他。当有族人找他的时候,他就派手下的人加以阻拦谢绝:“我为封疆大臣,嫌疑当避,且候去此之日,再相见,今则不敢也。”庄氏的做法,最终赢得了族人的理解,“及公之薨,晋江宗人始来会哭,咸称公之公正为不可及”。

    在江苏巡抚任内,有一事差点要了有恭的性命。当时,奉兴县朱呥犯坐主使杀人罪,按律应绞。朱呈请赎罪,有恭为了缓解财政困难,就答应了朱的请求。但庄并没有请示中央,直到1756年庄离任江苏巡抚赴江南河道总督时才上奏朝廷。乾隆看完奏折后非常生气,谕曰:“庄有恭此奏,观之实为骇然,岂有入人死罪并未奏闻,擅自饬司准其收赎,至离任后始含糊具奏之理”,并命令尹继善等据实查办。“尹继善及新任巡抚爱必达奏朱呥赎罪一案,有恭不遵成例遽行批准,专擅之罪百喙难辩;又有恭监试秋闱,察出张谷孙等贿谋联号,擅批议罚;又严凝裕斗蟋蟀事,有恭亦批罚赎;俱未奏其所罚银分贮江宁、吴县、泰兴等库。”这些罪名按律也够杀头了。

    1757年4月,大学士九卿拟有恭罪应绞。乾隆帝考虑到,在这些案件中所涉及到的经济问题,钱财都存放在地方的公库之中,并没有被庄氏装进自己的腰包,所以,再次免了他的死罪。乾隆朱批曰:“此案尚无赃私入己情弊,着从宽免死,发往军台效力。伊现有母丧,仍加恩准其回籍料理,事毕前往军台,不准捐赎。”后“方诣谪所,命戴罪署湖北巡抚”。庄有恭度过了政治上的一大劫难。

    庄有恭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经受了罚俸、革职、赴军台效力,甚至秋后问斩等惩罚,却又一次次被乾隆赦免。乾隆之所以对他手下留情,还得从庄的治水功绩说起。

乾隆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他认为:“自古致治以养民为本,而养民之道,必使兴利防患,水旱无虞,方能使盖藏充裕,缓急可资。”江浙地区是全国的财赋重心,但常受到海潮的冲击。特别是从杭州到海宁一段,潮灾最为严重。历代对江浙地区的水利都很重视。明代及清康雍时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海塘修筑工作,乾隆亦认为“浙江海塘工程,为杭、嘉、湖、苏、松、常、镇七郡生民之保障”。曾任江苏巡抚的庄有恭,自然把兴修海塘作为其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早在1752年暂署两江总督时,就上疏借库银1.6万两,续修太仓、镇洋海堤,1756年被特擢为江南河道总督。不久,因朱呥罚赎不当案,庄戴罪署理湖北巡抚。但在“通晓河务人员,甚为难得”的情况下,不久,乾隆又把庄从湖北调到了浙江。

    1762年春,皇上南巡,见到庄有恭,非常高兴,特赐之以诗:“己未亲为策士文,精抡蕊榜得超群。起行不负坐言学,率属偏能先己群。鹤市旧声犹眷眷,龙山新政更殷殷。海塘正是投艰处,磐石维安免奏勋。”对庄赞赏有加。9月,庄疏报海宁塘竣工。乾隆龙颜大悦,认为庄“甚属尽心,深可嘉予”,议加一级,调江苏巡抚,加太子少保。但浙江海塘工程十分紧要,“庄有恭筹办甚为尽心”,所以浙江塘工、赈务,“仍听庄有恭专司其事”,对庄极为信赖。11月,特免有恭学政内应罚未完银6万余两。1764年底,已被擢为刑部尚书的庄有恭疏请大修三江水利。次年,命协办大学士,仍暂留巡抚任,乾隆再次南巡,复赐诗褒勉。

    庄有恭是位非常难得的治水人才,他为官大部分时间基本是与水打交道,江浙地区很多海塘建设都留有他的足迹。他非常注重实地勘察,1762年秋,太湖水涨,久不退。他“亲往嘉、湖察勘”,发现河道多淤,于是请修三江(即吴湘江、娄江、东江,为太湖水分泄这主要水道)水利,疏浚太湖。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他力图避免因兴修水利而给百姓增加负担。他在上奏中多次“恳发帑兴工,仍于各州县分年按亩征还,则民力既纾,工可速集”。这大概是他前述经济问题的源头吧。在治水过程中,他分工明确,如前述钱塘江水利工程中,他“设守备一员,千把外委十二员,分界防守,省民夫无算”。他还强调水利建设要一鼓作气,“若陆续兴修,又恐工程及半,遇伏秋大汛,不能抗拒,仍弃前功”。对于前人的成绩经验,他也认真汲取。如明代创造和发展的纵横叠砌法的鱼鳞大石塘,他积极应用,“照鱼鳞作法,逐层整砌”。他的这些治水思想和方法现在仍具有借鉴意义。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有恭墓铭中盛赞其治水功绩:“水旱拯恤无因循,清波可活河辙鳞。筑塘旱海上石坚,或编竹络楗茭薪。”

    庄有恭的一生,虽谓坎坷曲折,然而其治水政绩仍为人所称道。作为清代广州惟一的一个状元,因其出众的才华,引起“海内士夫识与不识,闻公名靡不叹羡”。他对家乡的教育非常关注。在番禺县学重建之际,他欣然作《重建番禺儒学记》以勉励后生。有恭死后,人们将他与其祖、父均安葬于今黄埔区文冲村的飞鹅岭山上,称庄氏墓地山为状元山。状元坟墓地广约千亩,四周竖有“庄府墓睦”碑界,墓穴石镌“皇清例赠中议大夫光禄寺卿显考存斋府君庄公之墓”字样。

6、名商陈雨亭(王琳乾、陈琳藩著)

    陈雨亭原名承甲,又名泽润,雨亭是他的别号。1842年,雨亭出生于潮安县凤山乡,父亲名陈开运,生三男一女。雨亭排行第二,他大哥名叫承名,三弟名叫雁初。咸丰四年(1854),开运带着妻儿,为逃避战乱而移居澄海蓬洲所城。行到举登村时,因日暮天雨,路滑难行,那时年方13岁的雨亭感慨地说:“将来会发迹,定要修好这条路。”及至成年发迹之后,终于实现诺言,遂修成此路,并在中间建雨亭为行人停肩休息,因而被人称为雨亭兄,他亦乐此为号。

    陈雨亭少时生计艰难,靠挑八索、卖杂物,穿街走巷挣钱以帮家庭。16岁离家到汕头商店当杂工。他刻苦工作,聪慧而有志气,在工作中学习英文,以求发展。21岁时,由人介绍到南洋一商行当会计,办事认真细致,深得东主赏识,东主有意将他招为女婿,但他已先与邻村林家订婚,而婉辞谢却。为此,更倍受东主器重。

    翌年,陈雨亭回乡完婚,并接受潮阳郑氏盐商仁裕行聘为会计,远赴辽宁营口为其打理账务。跨上这一步,使他结识了不少商界中的上层人物,学习了不少经商经验,真是时来运转,事业蒸蒸日上,因积蓄渐丰而参股仁裕行。当时丁日昌任苏、松太兵备道,对外交涉事件,雨亭在经济上都予以支持。因他略懂英文,故被聘为营口海关道署帮办。他抓住商机,在营口仁裕行办成代客办货,为潮州、汕头商户购买北边黄豆、豆油、豆饼和药材,又把潮汕的土特产北运,获利甚丰。他还在烟台、上海开办裕盛、仁盛两行,以联络南北商行,作中转枢纽。后又在营口设裕盛长行和裕盛增行银号,开展汇兑业务,还获准专铸银元流通市面,发行至俄罗斯、蒙古、高丽和山东、河北等地,当时以“裕”字为头的元宝,被发行区域政府认可,以其成色纯足而称誉。雨亭在汕头则创仁盛、仁源、裕盛等行以经营洋米与土特产,然后在汕头立业置屋二百多所,当时被誉为“潮汕第一富户”。 

    陈雨亭治家甚严,他的治家格言是“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以秋霜。取像于钱,外圆中方。”初时,他在家中设有私塾,聘有中外教员各一名,课程除经史之外,还有算术、地理和英语;及后将子侄送到华英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家中不用奴仆,洗扫庭屋皆由子女负责,并训练子女纺织、制糖等,还严格要求家人不与三姑六婆往来,不参与游神赛会,对于烟酒嫖赌更是疾恶如仇。陈雨亭常说:“与其贵时间与金钱于恶俗而害子孙,莫若修桥造路抚尬孤寡以利众。”1901年起,陈雨亭响应革命的号召,率先在家中要求女眷放足,并积极提倡废缠足,对于乡中敢于放足的妇女赠钱赠米。1900年,营口仁裕行的货栈突遭大火,各客户寄存待运货物全被焚毁,因未投保火险,全部赔偿悉数由仁裕行负责,由此资本元气大伤,雨亭也因劳累过甚而病倒。尽管货寄栈客户损失,因得到完满赔偿,仁裕信用不仅不受影响,反而有新客来转托配货,但仁裕却因资金周转艰涩而决定收缩业务。在艰苦经营下业务略见起色时,又逢日俄战争爆发,影响东北边陲贸易。  

    1905年,仁裕行在上海采办一批货物,由西平、北平两艘货轮运往营口,至旅顺口附近海面,被日本兵舰拦截,强行押送至日本佐世保军港,诬为载运接应俄国物资而被判没收。陈、郑两家虽设法与日方交涉,但没有结果,而腐败懦弱的清政府,却不敢出面交涉,致商户沉冤难伸。在火灾、兵祸打击下,陈雨亭自知生意振兴乏力,营业日趋中落,讴气而影响病体。他结束营口营业,让子孙继承他的事业。这一潮汕有名的巨商,在清光绪三十一年,因病与世长辞了。

7、香港锦兴集团总裁翁锦通(摘自《潮商俊彦》)

    曾任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现任美国华侨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锦兴集团总裁翁锦通,40岁独闯香港,白手起家,老器晚成。他以如炬的眼光,明察秋毫,对国际经济趋势、市场行情了如指掌,对自己的经营做出独具匠心的判断和决策,发展了自己开创的事业。他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商界奇才”、香港的“拙纱大王”。据有关资料记载,生意鼎盛时,他的集团转口经销的中国抽纱工艺品年贸易额达到8亿美元。他还涉足的地产、矿产、化工等,也取得辉煌的业绩。

    翁锦通,1917年仲秋,出生于汕头市郊蓬洲乡一个破落农民家庭,他在8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被称为“老四”;又因有姐名“阿豆”,也称“豆弟”。家贫的他只念了一年专为贫穷孩子提供识字机会的“农余学校”,虽然只读了一年多时间,但总算识了几个字,为日后的自修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了生计,锦通曾去表亲唐汉琳在乡间开设的酿酒厂当童工,以工换饭。小小年纪就在大热天用竹锹不断地把豆糠燃料送进大火炉里,不到3天他就病倒了,发着高烧,缺乏医疗,几乎丧命。11岁开始,他就离家到汕头埠打工,初始经人介绍到汕头“英华烟草公司”的造盒工场当零工。不久又转到汕头厚生抽纱公司,这成了他一辈子与抽纱打交道的起端。在这里,他当了5年挑水工,后被派往烟台开办“宜生商行”。他当送货、收货、放货的业务员和技术员,使他掌握了一套经营加工抽纱的方法和技术,为他后来自己创业奠下了牢固的基础。

    翁锦通十四五岁开始学拳,到二十一岁时已经练就了一身工夫,因涉嫌习武抗日而遭日本宪兵拘押,幸好公司营救,关了33天后获释。1940年农历二月二十日,时年24岁的翁锦通与鮀浦港尾乡一位吴姓小康人家的闺女吴清花结婚,婚后育有9个子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翁锦通在烟台利用烟台交通方便的优势,在朋友的帮助下做起了行商,转口南北货物,然而,由于遭受海盗劫掠而失败。1947年他从烟台回到汕头家乡,之后又经历了小店主、单车工友等等的艰辛。1957年,锦通刚好40岁生日那一天,申请到香港获得了批准,便搭乘着广九火车独自进入香港。当他踏上香港大都会这片土地时,身上只有4元港元,就是这4元钱开始了他传奇般的闯荡和创业。

    进入香港之初,翁锦通的第一愿望就是当苦力,于是启德机场便留下了他的血和汗水,接着又干起了驳船的看守。1957年10月13日下午,翁锦通在香港三角码头遇到原来的同事、老朋友张可好,才戏剧性般地使他的人生命运有了个转折,他在张可好的春生行任职,抄起了老本行抽纱业。并于1962年开始自己创业,办起了“锦兴绣花台布公司”和“香港机绣床布厂”。从此,翁锦通在抽纱工艺领域稳扎稳打,不断拓展,逐步建立起他的“抽纱王国”。创业是艰难的,翁锦通在香港站稳脚根之后,便了解到香港必将成为远东的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另一方面他自信自己对抽纱积累有数十年的经验,对于抽纱行业的经营管理有绝对的把握,对于抽纱任何细微技术性问题也了如指掌。翁锦通在经营中,原则是“不熟不做”,于是他一直把他的老本行抽纱做为主业,从香港到中东、美国、欧洲等地市场都有他的抽纱工艺品。

    他的锦兴绣花台布公司从1962年创办至今,已发展成为香港、美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地都设有公司,销售网络遍布全球的“锦兴集团”,所属员工达2000多人。在他的公司里,他要求所有的员工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是多才和多面手。锦兴集团,所有的职员都会说英语、普通话、粤语、潮州话,不论是国际客户、大陆客户、以及东南亚等地来洽谈的华侨华人,或者是家乡、海外同乡来做生意的人,他们都会用各种语言同他们洽谈,他们真诚的态度使业务迅速地发展了起来。

    翁锦通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成了资财万贯的殷商后,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我是个农民的儿子”这是翁锦通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1978年,翁锦通应邀回潮汕地区观光,发现当地因缺少肥料,土地贫瘠,收成欠佳,农民生活很苦。感触良多的翁锦通回到香港后,立即拿出600多万美元,向日本购置了2万吨尿素化肥送给家乡。在他的带动下,香港的潮汕籍商人纷纷解囊支援家乡农业生产。

翁锦通深知,中国要靠占全球7%的耕地去养活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2万吨化肥对全国农业不过是杯水车薪,对桑梓父老也只解得一时之渴。从此,如何让全中国的农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成了翁锦通头脑中挥之不去的问题。

    80年代,在商务交往中,翁锦通了解到美国太空署的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名为“富滋”的植物生长素,这种原本用于太空的高科技产品在地球上试用后,对多种植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可达20%-90%,并可缩短四分之一的生长期。这个消息使翁锦通兴奋不已,他深信农业的高科技是中国农村致富的道路。这一年,他与美国太空署科学家建立了联系,并对“富滋”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然后拍板以几百万美元购下了“富滋”在亚太地区的总代理权,决心把这种被称为“太空化肥”的高科技产品推广到中国的农村去。  

    目前,“富滋”在各地的试验报告已陆续出来,成果令人惊喜。“我是个农民的儿子,我做是应该做的事。”面对当地政府,科技人员及农民兄弟纷纷而至的感激与荣誉,翁锦通依旧是这句话。

四、蓬洲民间传说

1、铸钱洞的传说

    位于蓬洲龙坑山上的铸钱洞,据传该洞是元初农民起义部队铸造钱币的地方。有一次元兵压境,形势十分危急,农民起义军首领陈万言对部下说:“军情紧急部队必须立即转移,但铸钱洞中的金银财宝无法带走,大家轻装撤退吧!”然而其妹和几个士兵因贪恋钱财而不愿撤走,陈万言为了严肃军纪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挥剑斩下其妹头颅扔在盛放金银的瓮口上,并讽刺地说“你要看守钱财就永远守着吧!”那些原想跟着留下的士兵,在陈万言的威慑下再也不敢吭声了。

2、翁万达的传说

    在蓬洲所城西面的龙泉岩,是少年翁万达读书的地方。龙泉岩山脚下有一条小水坑,水坑上架着一块写着“土地爷神位”的石板,是给过路人做垫脚用,也是翁万达上岩读书的必经之路。有一天下雨后,小万达经过了湿漉漉的石板,但一脚打滑人掉进了水坑里。他爬了起来,飞起一脚把石碑踢飞,并气愤地说:“我贬你去北口外充军喝西北风!”后来翁万达戍边到大同,遇到一位白发老兵求他放回原籍。翁元帅追问之下才知老者是当年被他踢飞的土地神,于是要他变成老虎吓退敌军才肯放他回龙泉岩。在土地神的帮助下,翁万达打了一场大胜仗。

    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天晚上,少年翁万达在龙泉岩读完书后到茅坑解手,并顺手把灯笼放在一块赤色石头上。不料石头大叫,翁万达定神一看,原来灯笼放在了一个大头鬼的头顶上。翁万达毫不胆怯,反而对小鬼说:“小鬼好大头!”小鬼应呐:“大人好大胆。”从此,翁万达和小鬼成了好朋友。

3、庄兆万的传说

    位于蓬洲所城城内庄氏的十三落大宅,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出资建造这十三座大宅的,据传是富豪庄兆万。有这么一个民间传说,庄兆万原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而其母又不甚喜欢他,很小的时候就必须上山砍柴。有一次被其母责骂后,心怀怨气的他到桑浦山龙泉岩砍柴,这时候飞来了一只浑身着满金黄色的小鸟,边飞边用人语学着其母的口调责骂他。庄兆万盛怒之下挥着扁担追打小鸟,小鸟忽上忽下飞到了龙泉岩南侧狮尾山上的一块大石头顶停了下来。庄兆万追到了大石头下,见小鸟还骂个不停,于是气愤地把砍柴用的镰刀扔向小鸟,但小鸟毫不理睬依旧破口大骂。他再用扁担扔,小鸟才肯飞走,但扁担和镰刀却留在了石头顶上。庄兆万不得不奋力爬上了石头,却意外地发现海盗藏在石头顶上的一大瓮金银,于是他一夜暴富。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庄兆万怎么成为富豪后人却没人知晓。

4、妈祖的传说

    清朝末年的一天,位于蓬洲所城东门天后宫前的鮀济河,漂浮着一个香炉。乡民把香炉捞了起来,见上面刻有“放鸡山天后圣母”,知是对面二十多公里远的妈屿岛(古称放鸡山)上天后宫的香炉。于是把香炉扶到蓬洲妈宫内,并添刻一尊妈祖像供奉。据传在一次大水灾中,洪水已经冲垮了东城门涌入城内,危急之时妈宫里的妈祖显灵出来挥退洪水,才使蓬洲所城的居民免遭其难。

五、蓬洲古迹寻踪

1、铸钱洞

    铸钱洞位于蓬洲龙坑山顶,现洞口有一八卦图样,据传为北宋时杨文广平闽时用枪尖刻下的,洞大似屋,里面配置有石椅、石榻还有一些铁质残币,是元朝初年农民起义军陈吊眼部队铸造钱币的地方。

2、龙泉岩

    古称“灵泉岩”,位于蓬洲西面的桑浦山。山上怪石嶙峋洞穴众多,岩石间有一甘醇山泉终年不竭,人称“灵泉”,故该岩也称“灵泉岩”。岩上有一块形似僧帽的巨石,石下有一个大洞,原洞壁有一幅八卦图,乡民称之为“八卦洞”。该洞面积近六十五平方米,洞左岩壁上镌刻弥勒大佛石像一尊。

八卦洞附近有一天然石室,里面有一石榻,这是明朝兵部尚书翁万达少时读书处和晚年课徒社交的地方,后人称此为“翁公书院”。在翁公书院的下方,还有一狭窄石洞“紫来岩”,门口向里石上有一清代碑刻,额首“康熙陆拾年修紫来岩碑记”,石上书法已风化难辩。洞里正中的石壁下方处,镌刻着“宋大峯祖师圆寂处”几个楷书,字迹还依稀可辨,前面有一水泥案桌,上面供奉着大峯祖师的塑像。左右两壁还有古龙泉岩贝灰模型,但只剩下基座。

3、真君宫

    真君宫位于蓬洲所城北门内,据传建于宋代,是为了纪念北宋名医吴本而建的。该宫建筑面积21.6平方米,宫内设置极其简陋,里面案桌上放置着一个神龛,龛内摆着两尊各半米高的真君坐像(一尊为游神时使用)和四尊侍从站像,其中一尊侍从手拿着石槌捣药。

4、三都城隍庙

    三都城隍庙位于蓬洲所城东门内,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建筑物,至今已经有六百出年的历史。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蓬洲所城建成后,按古例凡建城必建城隍庙,于是同时也建成了该庙。后来清朝康熙年间,清廷设置蓬洲都、鮀江都、鳄浦都,蓬洲城隍庙也就为三都所共有。

庙内正厅有一尊两米多高的城隍爷像(原塑像已在文革中遭毁坏),东侧有执笔判官塑像,西侧有城隍夫人像,里面还祀奉着清朝康熙年间解除潮民内迁之苦的广东巡抚王来任、两广总督周有德的座像。城隍庙楹联:

 

                          一 门楼

                          阳世官刑虽漏网

                          阴间律法不能逃

                          欺人如欺天 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 何忍负之

                         二 庙柱

                          御灾抗旱神功著

                          赏善剪恶天理昭

                        三 巡抚都督

                          修武兴文保社稷

                          安仁乐义扶世风

             注:巡抚都督:清康熙广东巡抚王来任、两广都督周有德

                        四 殿柱

                     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

                     天知地知神知鬼知 何谓无知

             注:下联前八字,乃后汉杨震拒赂之语

            三都:指清对汕头的分区:蓬州都、鮀江都、鳄浦都

 

5、蓬洲古城墙

    蓬洲古城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城墙周长约2000米,高约5米,石砌而成,设四个城门。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修建;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重修。后在1959年拆城时因榕树根盘缠,而遗留下了东门、北门两小段古城墙。位于蓬洲东门第内附近的残墙,长8.3米,宽2米,高4.3米;位于北门真君宫前的残墙,长5.2米,宽1.5米,高3.2米。当时的古城墙建筑风貌可以在这两处略窥一斑,残垣上都生长有参天古榕,树根盘缠着纵横交错的石头,甚为壮观。

6、蓬洲天后宫

    蓬洲天后宫创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原所城指挥使陈氏倡建,后在民国甲子年(公元1924年)被旅泰华侨陈仁蓬先生因在该地建设陈氏家祠,而被拆迁到所城东门城外的鮀济河畔另建。日本侵潮期间该庙又遭毁,1992年由邑人吴树海重建。天后宫建筑奢华,木雕、石雕栩栩如生,工艺精湛。

7、“天褒孝节”坊

    清朝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清廷为旌表蓬洲儒士翁依士之妻的孝节,于三月元旦在蓬洲所城北门附近,用灰岗岩石筑砌成三门四柱一楼式的建筑体。现此坊仅存中间一门二柱,正面匾额上书“天褒孝节”四个楷书。

附录:

附:广东揭阳北宋高士吴复古(黄赞发著)

     被称为潮人前八贤(即唐宋八贤)之一的吴复古,的确有其过人之处。他以—布衣之士而备受推崇,还被收进《中国人名大辞典》,应是个颇值得探研的人物。

     吴复古,字子野,号远游(神宗所赐),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卒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据旧志所载,吴复古是宋揭阳蓬洲人,故多以为是今之汕头市鮀浦蓬洲村人。其实,蓬洲应是蓬洲都而非蓬洲城(即今之蓬洲村)。查《潮洲志》,北宋潮州—直仅领有海阳、潮阳二县。至宣和三年(1121年)始析海阳之永宁、崇义二乡和延德乡(领有11都)之蓬洲都等4都,置揭阳县。故北宋宣和三年以前蓬洲都属海阳县延德乡。蓬洲都直至清初还辖有鸥汀等28村,应是大体上在今下蓬一带。而鮀浦蓬洲是明初才建筑的一座石城,曰蓬洲守御千户所,属鮀江都。由于嘉靖年间翁万达奏准四周村民进住,吴复古的后裔也有迁居城中者。吴复古一生经历了真宗、仁宗、英仁、神宗、哲宗五朝,享年97岁。其先祖世居福建武乎。任过宋兵部尚书的吴延预徙居潮州左厢右贤坊。吴复古是抵潮第五代。吴复古的父亲吴宗统,官至翰林侍讲。吴宗统后徙居其时属海阳县的蓬洲都。吴复古于父亲去世后,再徙南潮村(今属揭阳炮台镇)。

    吴复古少即天资聪颖,勤读书史,精通经典。他论说谨严不苟,性清情逸,大词家天章阁待制李师中少负盛名,人称神童,豪放倨傲,很少服人,唯独对吴复古十分景仰,曾为之题书:“白云在天,引领何及。”吴复古从小恬静而豪放,任侠好义,“急人缓己,忘其渴饥。道路是家,惟义是归”。一如苏轼所赞:“子昔少年时,气盖闾里侠。自言似剧孟,叩门知缓急。”吴复古虽饱读经史,且“遍交公卿”,但却无意于仕途。他本可以以嫡子的身份承袭父荫,却固辞不受,将袭职让于庶兄吴慈翁,使之授国子监教授。

但是,吴复古终于还是以道德文章显著而被举荐为孝廉,并得到宋神宗的召见,授以皇宫教授之职。为此,吴复古一时名重朝野,巨卿鸿儒如司马光、韩琦、苏轼、苏辙、李师中等等,都为之倾心致腹,愿与交好。然而吴复古清逸成性,志在山水,淡薄功名,不久即以“孝养”为由,上表辞职。宋神宗也嘉许其孝心,准其所请,并特赐他“远游先生”之称号。

    吴复古返里之后,谢别妻儿,离开家室,到直浦都(今潮阳灶浦镇)麻田山中(一说在潮州城)筑庵辟谷,绝粒不食。苏轼为其以神宗赐号作庵名的道庵题匾“远游庵”,并撰写了《远游庵铭》。道庵北面,隔着小石山和小沼池,即为吴复古的居处“岁寒堂”。元祐党人郑侠为其作《吴子野岁寒堂记》,收诸《西塘集》中。近年有学者在著述中将此记说成是苏轼所作,显系误笔。郑侠另有《再到吴子野岁寒堂》五言古诗一首,题为“再到”,可见郑侠是不只一次抵“岁寒堂”拜会吴子野的。

    熙宁二年(1069年),李天章(即李师中)任登州太守,吴复古得以从游登州。当时,解赉卿也退居登州。解费卿曾派人到登州海岛取石,获得12块秀色灿然之美石。吴复古从登州返潮时。向解赉卿索石携归,置于“岁寒堂”中。苏轼为此作《北海十二石记》。元丰年间,吴复古遍游名山大川,与龙川道士蓝乔同游湖海达6年之久,后因父逝,才回潮丁忧。吴复古在庐墓守孝三年,葺治园亭,修心养性,教育子弟。这就是苏轼在黄州《答吴子野书》中所说:“承三年庐墓,葬事诚尽。又以余力葺治园亭,教养子弟。”

    综观吴复古的一生,最可称道的当推与苏轼的交谊。吴复古的父亲任翰林侍讲时即与苏轼相知。苏轼在《与吴子野书》中就说过这一情况:“少在册府,尝及接见先侍讲之下风。死生契阔,俯仰一世。”此后,苏轼又从李师中的介绍中了解到吴复古的为人而诗书往来,神交多年。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自密州改任徐州,经青州赴济南,与吴复古首次会面。苏轼在惠州时曾在给复古之子吴芘仲的《答吴秀才书》中说过:“子野一见仆,便谕出世法。”“虽未能行,然喜诵其言,盖尝作《问养生》一篇,为子野出也。”可知两人第一次晤谈,尽在于探研养生之道。吴复古的“出世法”,既不同于仙家的求长生不老,也不同于道士的炼丹服药,显见是另一种无为的超脱的精神境界。在那政治斗争日趋激烈的时刻,吴复古的主张自有其独到之处。只是苏轼面对新法弊病,还想有所作为而对其持“保留”态度,但十分赞赏吴复古的养生沦。据说苏轼还为此留下一法帖。此后,苏轼被贬黄州,复古常去信慰问,交流诗文、墓铭、字画,并于元丰六年(1083年),赴黄州探询。惜苏轼“病方甚,不尽款而行”。这是苏吴的第二次会见。

    元祐五年(1090年),王滁知潮州,倡修韩祠,请苏轼作庙碑文。苏轼撰后,寄信给王滁,不厌其烦地述说自己设计的碑样,并郑重地交代“若公已替,即告封此简与吴道士勾当也”;“子野诚有过人,公能礼之甚善”。同时,还另修一函,《与子野论韩碑书》。书中有谓“云潮人虽小民亦知礼义,信如子野言也”。可见苏对吴是相当信任的。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任定州太守。吴复古抵京师再会苏轼。苏在《与参寥书》中曾谈及此事:“吴子野至……某来日出城赴定州。”这是苏吴的第三次会见。第二年苏轼罢定州责知英州军州事。吴复古又赶到真定、扬州间与苏轼作别。苏以《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一诗写赠。这是苏吴的第四次会见。对此,苏轼在给芘仲的信中也曾谈及:“过真、扬间,见子野,无一语及得丧休戚事。”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四年(1097年),再贬琼州。这期间,苏吴过从更加密切。三年,吴复古往惠州访苏轼,一住逾三月。曾一道“游逍遥堂,日欲没,因并西山叩罗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于西堂”。在惠州,复古得苏轼手迹,可考知者有:《远游庵铭》、《书神守气诗》、《书李承晏墨》、《煨芋帖》。苏轼另有诗《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松风溜溜作春寒,,伴吾饥肠响夜阑。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也作于其时。苏轼贬海南,不少老朋友要前往探访,或被苏制止,或迟于行动,更或卒于旅途,“独吴子野奋然而至者,且可谓勇于义矣”。苏轼《今岁索居儋耳,子野复来,相见作诗赠之》有句:“笑谈惊半夜,风雨暗长檠。鸡唱山椒晓,钟鸣霜外声。”苏吴一会,笑谈达旦,足见其情谊之深。苏轼在海南写赠复古的诗章还有《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头》等。此外,苏轼有《点绛唇》词二首。二词手迹原藏复古家中。傅干注《东坡词》残本说:“此二词,洪甫亲见东坡手迹于潮阳吴子野家。”吴氏家藏苏轼墨宝当在不少,也足可见苏吴关系之密切。

    这以后,吴复古出游龙川霍山。至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遇赦北还。吴复古不辞跋涉,以96岁高龄与广州玄妙观道士何崇道等自番禺追至清远峡送别,并于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同游广陵寺(即飞来寺)。至今飞来寺东坡亭东侧尚存翁方纲集苏体重刻碑记:“东坡居土渡海北还,吴子野,何崇道,款堂通三长老,黄明达,李公弼,林子中,自番禺追饯至清远峡,同游广陵寺。”吴复古终因不胜老迈劳累,又遇天气严寒,遂一病不起,于翌年农历四月十三日病逝于归途。苏轼在真州惊闻噩耗,万分感伤,挥笔写下了《祭子野文》,极尽颂扬哀悼之情。

苏轼与吴复古之子芘仲也有着密切的文字之交。苏轼在黄州接到芘仲的作品,即去信大加赞赏:“留示珠玉,正快如九鼎之珍,徒咀嚼一脔,宛转而不忍下咽也。”苏轼给芘仲的第二封信是在读芘仲所寄《诸子论》之后,深为复古之后继有人而高兴:“所论孟、扬、申、韩诸子,皆有理,词气倚然,又喜子野之有佳子弟也。”芘仲作《归凤赋》寄赠苏轼,苏又复函说:“并示《归凤赋》,兴寄远妙,词也清丽,玩味爽然。”并叮嘱说:“仆方杜门念咎,不愿相知过有粉饰,以重其罪。”希望《归凤赋》“自别有所寄”。此后,苏轼与芘仲续有书信往来,情意殷切。

    吴复古与苏轼之弟苏辙,子苏过,也都有密切的交谊。苏辙的《赠吴子野道人》诗,长达16行。被贬循州时,又有《循州雨中招吴子野先生》、《又答吴子野和二绝》等诗章写赠吴复古。苏轼读了苏辙的诗后作《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其中,苏辙的“辟谷赖君能作客,暂来煎密饷桃康”句,苏轼的“先生笑说江南事,只有青山绕建康”句,等等,都很有生活情趣,也颇可见其关系之不同寻常。苏过也有《闻潮阳吴子野出家》、《戏赠吴子野》等诗章。苏轼也为此作《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诗。可以说:苏吴二家父交子往,情殷谊切,的确不失为文化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

    吴复古之所以深得苏轼的景仰推崇,交谊深厚,这首先是在于他的旷世情怀感染了苏轼,特别是苏轼在遭受一贬再贬的政治磨难之中,得到了吴复古的道家理念的启示,领悟到其放荡形骸的性格和放逸的生活态度,以至深得其积渐而进,顺其自然的“和”与“安”之理。这在苏轼患难之中,寻得精神慰藉而泰然处世,的确不无裨益。还必须指出,吴复古虽筑庵出家,但却不迷于长生之术,更视炼丹服药为土苴,而陶然于山水之中,这种“出世法”是苏轼所可接受的。在这一基础上苏吴所建立起来的交谊,就有着共同的生活志趣,共同的文化艺术爱好。正是这种文化精神上的相通,连系着苏吴的真挚情谊。

    吴复古夫人许贞阃,乃八贤之一的许申之妹。生三子,曰芘孟、芘仲、芘季,苗裔蕃衍于潮州诸邑,以至于东南亚各国。所可惜者,其著述、手迹,绝少传世,诚属憾事。

附:嘉庆二十年《澄海县志》鮀浦蓬洲有关记录

澄海县志卷之二
沿革
宋宣和三年析海阳置揭阳县。蓬洲、鳄浦、鮀江属揭阳。因奏割海阳之上中下外三都,揭阳之蓬洲、鱷浦、鮀江三都,饶平之苏湾一都置澄海县。国朝因之康熙元年以边海多寇,屡躏内陆,差吏部侍郎科尔坤、兵部侍郎介推仝、平南王沿可喜、将军王国光、沉永忠、提督杨遇明等巡勘海滨,筑小堤為界,令民适入界内,三年以海寇未息,又差吏部尚书伊里布、兵部侍郎硕图偕藩院将军提督等再行巡勘,迁去上中下外、蓬洲、鱷浦、鮀江六者,存苏湾一都。
澄海县志卷之三
蓬州所
城在县西南三十里,近溪东大港。为海疆扼要。西至达濠城三十里。东至鸥汀城一十里。明洪武二年巳酉建。三十一年戊寅百户董兴始砌以石。周围六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尺。门四,各有楼,月楼四,窝铺二十。原属揭阳,喜靖四十二年癸亥改隶澄海,天启五年乙丑知县冯明玠修。
国朝康熙三年甲辰迁斥,七年戊申展复,署县事通判闫奇英重修。喜庆七年壬戌知县何青重修。
池周围殴七百五十丈,深一丈,广二丈,今淤。
镇寨 附
鮀浦寨、莲塘寨、大场寨在鮀江都。以上诸寨百姓因寇盗充斥,置寨防御,自为战守,其后豪家多徙别寨。官军不及救援,多为寇所毁,内惟鸥汀、樟林二寨康熙八年展复后,为署县通判闫奇英修建。
澄海县志卷之四
署廨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知县韩万石续建三间。一在樟林城内文昌祠后,仓二间。(以上二处俱贮苏湾都社榖)。一在鸥汀背,建仓二间。一在蓬洲所城内,建仓二间。(以上二处俱贮鮀蓬鳄三都社榖)。
鮀浦巡检司署在县南三十里蓬洲所城,明洪武元年戊申建於鮀浦市。
国朝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知县王岱移建於蓬洲所城。南向大门,内为大堂,左为土地祠,堂前左右为书役房,堂后为廨,廨右为书斋。
废署 (废仓附)
小江场盐课司署在鮀浦巡检司西北。元小江管勾司,旧在苏湾小江,明洪武四年百夫长何章迁建。三十五年大使周成重建。缺裁废。
鮀浦河泊所署在鮀浦巡检司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所许懋建。永乐九年所官李和修。后缺裁,改为社仓。
预备仓明制贮坐派秋粮,一在县署右,万历三年乙亥知县左承芳建。一在蓬洲所城内,明洪武三十六年癸酉建。一在鳄浦都,明初建。后粮米折银,仓俱废。
盐仓,明初於鮀江都莲塘乡,设盐仓二所,久废。
中军都司旧为右营都司,驻南洋。康熙二十三年改为中军都司,移驻蓬洲。乾隆二十九年议准移驻城内守备。旧署在县治西南,周六十八丈,共三十一间。康熙八年,署知县闫奇英建。
左营守备旧驻蓬洲。康熙二十三年移驻城内。乾隆二十九年议准移驻蓬洲都居中旧署。周九十四丈八尺,共五十九间。康熙八年署知县闫奇英建。
坊表
清朝人瑞坊在蓬洲所内,为百岁许一先建。
忠矞正媛坊在蓬洲所南门内,为萧士龙妻陈氏建。
天褒节孝坊在鮀江都大场乡,为林文缉妻郑氏建。
节孝坊在蓬洲都南门外,为林俊民妻谢氏建。
天褒节孝坊在蓬洲都玉井乡,为林孟嘉妻王氏建。
天褒节孝坊在蓬洲所外,为生员谢敌胜妻黄氏建。
澄海县志卷之七
山川 塔附
龙泉岩在蓬洲所右,高百丈,周回三里,距城西南三十里,高望天犀达龙泉岩至长岭大湖,延袤鳄浦、鮀江二者间,或以形,或以地名,不可屈指数。决之皆澄右臂也。其岩巨石如屋,可容数十人。康熙甲子,知县五岱尝游,有诗镌石上。
鸡笼山,在城西南四十里,高七十丈,周回四里。在揭阳地美、澄海鮀江二都之界。诸山嵯峨,独此端洁似鸡笼故名。有径不便于行。明嘉靖癸卯,郡行人薛侃修辟(门内加辟字)之,有记。
放鸡山在城西南四十里,左峰上有烽堠防盗。右峰有两天后庙,山本隶潮阳。康熙五十六年已亥建砲台一座,营房十五间,拨澄海协弁兵守之。
溪东港距城西南四十里,与沙汕头砲台东西相望。自渔洲陇尾分一派西经月浦、举橙等村入牛田洋。
鮀济河距城西南五十里,属鮀江都故名。自溪东港经蓬洲所南门,折而经大井、天港等村入牛田洋。先淤塞,嘉靖癸卯,乡尚书翁万达倡议开凿,舟楫便之。
牛田洋距城西南四十五里,在鮀浦巡检司之南,西受揭阳南北二溪之水,东南通海,多鱼蛤之利,民赖以生。
沙汕头口距城西南三十五里,在蓬洲都,即沙汕头前海澳也。有淤泥浮出作沙汕数道,乃商船工停泊之总汇。东出大海,西达潮阳之达濠、后溪。西北通揭阳之北砲台,为海防要隘。
双溪口距城西南二十里,在鳄浦都,水从梅溪而来,北通庵埠三里。西南出溪东港七里,合梅溪、庵埠水会而为一故名。
澄海县志卷之八
都图 埠市附
邑幅员不过六十里,分乡二,曰怀德,曰延德。怀德乡在城西北,领都四,曰下外莆,曰中外莆,曰上外莆,曰苏湾。延德乡在城西南,领都三,曰蓬洲,曰鳄浦,曰鮀江。共七都,都所领为图,为里,为村,而埠市附焉。《志都图》
蓬洲都领十二图。(粮里三,民里八,白图一,旧志十四图未详)凡二十八村。旧志二十六村内,废村三,流尾溪东西今分为二,又新村一,计二十五村)
大牙 城西南十里
富砂 城西南十里
沈洲 城西南八里
东陇 城西南十里,今废
西陇 城西南十里,今废
内陇 城西南十里
外砂 城正南十里
下埔 城西南十里
横窖 即凤窖,城西南十里
渔洲 城西南十五里
蜑家园 城南十五里
石厝陇 即萬石村,城西南一十里
鸥汀背 城正南二十里
浮陇 城西南二十五里
东墩 城西南二十五里
吉贝陇 城西南二十里
林铁陇 即西畔,城西南二十里
鲎坞 即华坞,城西南三十里
砂尾 即金砂,城西南三十里
西窤(原字不知怎么打出来) 城西南二十里,今废
官埭大路 城西南二十里
打铁洲 城西南二十里
流尾 城西南二十里
溪西东 城西南二十里
西陇 城西南二十五里
赤窖 城西南二十里
岐山 城西南二十五里
洋边 城西南二十里
鮀江都领十五图(粮里二,民里十三,旧志十四图未详)。凡二十二村,旧志二十村内,埭头、举橙小坑。埭头废,而举橙小坑分为二,又废村一,新置村一,计二十一村。
西陇 城西南三十里
溪东 城西南三十里
鮀浦市 城西南三十二里
流合岭港尾 城西南三十里
下底 城西南三十二里
大井 即玉井,城西南三十二里
大场 城西南三十里
天港箔子 城西南四十里,今箔子废,止存天港
沙浦 城西南三十五里
莲塘 即橙塘,池边。城西南四十里
西埕 城西南三十里,今废
举橙 城西南三十里
小坑 城西南四十里
所内 城西南三十里
北门外 城西南三十里
港尾 城西南三十里
西园陇 城西南四十里
石岭头 城西南三十里
新寮 城西南四十五里
八斗 城西南四十五里
北山寮 城西南四十五里
浔洄 城西五十里,海岛,潮阳界
鳄浦都领图八。(粮里一,民里七)凡十五村(内废村五,计实八村)。
园前 城西南二十里
小大长桥 城西南二十里
沟头 城西南二十里
月浦上中下寨 城西南二十里
前洋新渡 城西南二十里,今废
小山兜 城西南二十五里
西陇紫服菜园 城西南二十里,今废
湖头市 城西南二十里
水吼桥 城西南二十里
瓦(原字不知何字)尾 城西南二十里,今废
厚陇 城西二十里,今废
埠市
邑之为埠有三,曰西港埠,曰东港埠,曰溪东埠,俱距城南三十里。南接鳄蓬,东临大海,为水陆要冲,商贾舟航所聚,兴贩所集,其初盖云曼星繁矣。自海迁后安溪港湮塞,船舶往来皆由莱芜迳达南港,而旧更迁无定。数十年来,或徙泊珠池,或转泊塗泊,今则尽出沙汕头、东陇港两埠矣。其在南港内者,曰白砂埠,距城东南一十里。旧为漏泽园。本邑绅杨吉士钟岳所(原字不甚分明)捨地,渔船所泊,建铺千百,竟聚为埠,屡经知县宣纪云,张鲤,章兆曾押拆,勒石城隍庙右,然自是以后,渔船渐少,而铺亦零落。今昔之不同者,又如此市十有一。其在城以内者,曰县前市,其在南门外、濠右者曰南关市。厘(原字打不出)肆所会,百物咸备,而或北来自樟林,或南至庵埠,鳞介之属尤繁。有生长斯土而不辨其名者,开场列肆,随价售直,虚往实归,并为訛嚣焉。他如诸村落,其在下外都曰冠陇市,距城西一十里。在蓬洲都,曰外砂市,距城南一十里;曰鸥汀市,距城南二十里。在鳄浦都,曰湖头市,距城南二十里。在鮀江都曰鮀浦市,距城南三十二里。在苏湾都,曰南洋市,距城东北一十里;曰埭头市,距城东北一十八里;曰樟林市,距城东北三十里;曰程洋冈,距城西北十三里。乡都诸市惟南洋、樟林为多海错。然皆远不逮邑治云。
旧志曰民人屯聚之所为村。商贾贸易之所为市。远商兴贩所集,车舆辐辏,为水陆要冲,而或设官司将以禁防焉,或设关口以徵税焉为镇。次于镇而无官司者为埠。此四者其定名也亦有不设官司而称镇,既设官而仍称村、称市者,从俗也。凡天下县邑皆然。澄邑之村既散见于前各乡都,而樟林、鮀浦设官弹压,南关外亦有关部抽分,皆不谓之镇埠而曰村市,仍旧志书之,无亦所谓从俗者也。惟星邑自展复以来,海不扬波,富商巨贾卒操奇赢,兴贩他省,上泝津门,下通台厦,象犀金玉与夫锦绣皮币之属,千艘万舶,悉由澄分达诸邑。其自海南诸郡转轮米石者尤为全潮所仰给。每当春秋风信,东西两港以及溪东、南关、沙汕头、东陇港之间扬帆捆载而来者不下千百计。高牙错处,民特滋丰,握算持筹,居奇屯积,为海隅一大都会,而旧志仅举其地,何其略也。因为各著其先后盛衰及所由始。视旧志加详焉。若夫日中为市蔬米鱼盐交易而退,城市以外凡十家之聚所在多有,则仍从其略云。

 

参考书目:《汕头大事记》、《鮀浦大事记1949-1992》(沈文炎主编)、《翁万达集》、《潮汕翁氏族谱》、《潮汕文史》、《潮商俊彦》、《潮汕先民与先贤》(黄赞发著)、《潮汕史话》(陈历明著)、《地都乡土录》(蔡汉铭著)、《潮汕自然灾害纪略》(王琳乾编著)、《潮汕庙堂》(林俊聪著)、《陈雨亭的发迹与中落》(作者:王琳乾、陈琳藩)、《清代状元庄有恭》(作者:谢琦、刘正刚)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