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出模角篇

 luna-mo 2012-08-18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出模角篇

基本设计守则

  塑胶产品在设计上通常会为了能够轻易的使产品由模具脱离出来而需要在边缘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倾斜角”出模角〔。若然产品附有垂直外壁并且与开模方向相同的话,则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开模力才能打开,而且,在模具开启後,产品脱离模具的过程亦相信十分困难。要是该产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上已预留出模角及所有接触产品的模具零件在加工过程当中经过高度抛光的话,脱模就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出模角的考虑在产品设计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因注塑件冷却收缩後多附在凸模上,为了使产品壁厚平均及防止产品在开模後附在较热的凹模上,出模角对应於凹模及凸模是应该相等的。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若然要求产品於开模後附在凹模的话,可将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尽量减少,或刻意在凹模加上适量的倒扣位。
  出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说,高度抛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1/4度的出模角。深入或附有织纹的产品要求出模角作相应的增加,习惯上每0.025mm深的织纹,便需要额外1度的出模角。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列出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的关系,可作为叁考之用。此外,当产品需要长而深的肋骨及较小的出模角时,顶针的设计须有特别的处理,见对深而长加强筋的顶针设计图。

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ABS
    一般应用边0.5°至1°就足够。有时因为抛光纹路与出模方向相同,出模角可接近至零。有纹路的侧面需每深0.025mm0.001 in)增加1°出模角。正确的出模角可向蚀纹供应商取得。

LCP
    因为液晶共聚物有高的模数和低的延展性,倒扣的设计应要避免。在所有的肋骨、壁边、支柱等凸出膠位以上的地方均要有最小0.2-0.5°的出模角。若壁边比较深或没有磨光表面和有蚀纹等则有需要加额外的0.5-1.5°以上。

PBT
    若部件表面光洁度好,需要1/2°最小的脱模角。经蚀纹处理过的表面,每增加0.03mm0.001 in)深度就需要加大1°脱模角。

PC
    脱模角是在部件的任何一边或凸起的地方要有的,包括上模和下模的地方。一般光华的表面1.5°至2°已很足够,然而有蚀纹的表面是要求额外的脱模角,以每深0.25mm0.001 in)增加1°脱模角。

PET
    塑胶成品的肋骨,支柱边壁、流道壁等,如其脱模角能够达到0.5°就已经足够。

PS
    0.5°的脱模角是极细的,1°的脱模角是标准方法,太小的脱模角会使部件难于脱离模腔。无论如何,任何的脱模角总比无角度为佳。若部件有蚀纹的话,如皮革纹的深度,每深0.025mm就多加1°脱模角。

IMD技术的几点补充说明

先在概念上有必要说明:
  IMD包含IML,IMF,IMR
  IML:IN MOLDING LABEL﹝印刷胶料与塑结合﹞
  IMF:IN MOLDING FILM﹝与IML相同﹞
  IMR:IN MOLDING ROLLER﹝重点在于

胶料上的离型层。PET FILM→印离型剂→印刷油墨→印接着剂→ 内塑料射出→油墨与塑接着→开模后胶料会自动从油墨离型。日本称热转写。这机器是用ROLL TO ROLL方式,而对位用CCD计算机操作 。﹞
    目前国内一些人士把IMR称之为IMD,把IML独立于IMD之外。最根本的区别在于IML和IMR在lens表面的不同, IML表面有PET或PC片材,而IMR表面只有油墨。IMD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国内技术相对成熟的厂家屈指可数,因此只能介绍一点皮毛,还请大家包涵。
    IML的片材有PET,也可以用PC,这可能和上次的帖子有些出入,可能是各家公司的技术水平不一样吧。关于PET和PC的材质问题我想就不用多解释了吧。塑料粒子一般采用PMMA和ABS。IML与IMR各自有优点,IMR不是很耐磨,Nokia和Moto的手机有一部分就是采用IMR技术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也会造成划伤;IML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整体实现IML技术,仅仅局限于某一块区域

模具內嵌標簽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工業

  隨著射出模具的發展,英國Sandretto在射出制模機械行業中越來越需要提供各種標簽方法。建立在Rugby基礎上的Sandretto公司,有許多被設計用來與各種內嵌標簽配套的標準系統。

   國內自動裝置銷售經理Chris Whitlam指出,我們許多制模協定需要依靠展示精美的表面和有效的產品品牌來贏得業務。尤其是自動內嵌標簽 (IML)日益證明這一點。我們提供的資料中包括IML,因為它的呈現在注射制模中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不久的將來它的地位會日益增長。

   英國Sandretto 內嵌標簽標準解決方法包含靜電,靜電器被貼在自動化裝置上,並使標簽一次性固定在模具中的適當位置。然後將帶靜電的標簽吸附在模具表面,在模具閉合前放置好。真空技術採用真空罩支承標簽,一次性地在模具中放置好支承標簽真空閉合電路,然後閉合工具。大多英國Sandretto IML 標簽通常都是平展地貯存在標簽盒中,這種標簽盒設計具有獨到的特點,不會讓兩個或兩個上以的標簽同時抽出。線型自動裝置會利用放在標簽周圍小真空罩,一次抽取一個標簽,然後將標簽送到模具上。

   模具內嵌標簽在製造過程中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如飲料盤和飲料包裝,像椅子和桌子花園設備等。但是,IML技術主要用於食品工業和食品包裝領域,突出高質量的包裝意義,但是在制模商業依舊佔有重要地位。Whitlam說:本工業中的所設計的標簽主要用於包裝容器的外表和底座,經常封套也會使用IML 標簽。隨著大多數容器在很短的生產周期內的完成,我們不得不分配一秒鐘內放置多少次標簽的自動裝置和工程。對於其他較大的產品,需要一周長的標簽,可能需要應用一個特殊標簽,因此不設置錯誤校正。

   英國Sandretto提供專門的工藝工程師服務的好處是協助處理所有的包括IML工藝問題。技術服務範圍還包括工具製造,和許多其他複雜的IML難題以及關於工具製造和自動處理工藝等。

手機的ID外觀設計種類 可分為噴漆.IMD兩種 
IMD又分成IMRIML兩種方式>>大部分現在的手機種類依N公司而言大都走向IMR及噴漆手機設計為主,M公司也是如此.但在C650手機,其走向IML製程整隻手機,外觀造型設計全都為IML製程,在這新的突破..應該會有更多的新的趨勢

  “IMD”是In-Mold Decoration的缩写。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表面装饰的要求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于是就有了以模内镶件注塑(IMD)技术发展的当前最新的装饰工艺技术。

  “IMD”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按键、面板保护显示的透明镜片,汽车上的仪器仪表盘,洗衣机的控制面板,冰箱、空调的装饰面板等。

  “IMD”是一种丝印(IMD片)和注塑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技术。
  过程:IMD技术是在透明片材上丝印(IMD的丝印油墨),再经过注塑形成一个透明基片的过程。

  IMD的优点:
  1. 耐划伤、耐(溶剂)性强,使用寿命长。
  2. 立体感好。
  3. 图案清晰。
  4. 防尘、防潮性好。
  5. 产品尺寸、图案设计灵活 。

  IMD缺点:
  1. 温度难控制(丝印部)。
  2. 注塑、温度、压力、速度难控制。
  3. 油墨的性能和成型模具的结构有难度。

  总之:IMD技术涉分门类较多,从片材“PC”特性、厚度、油墨的性能,注塑模具的结构特征,注塑的布局以及注塑料的选配,注塑时的温度、压力,注塑速度的控制,都是一环套一环,若某一环节控制不到位,将会影响IMD成品率和成品的质量。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洞孔 (Hole)

在塑胶件上开孔使其和其它部件相接合或增加产品功能上的组合是常用的手法,洞孔的大小及位置应尽量不会对产品的强度构成影响或增加生产的复杂性,以下是在设计洞孔时须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相连洞孔的距离或洞孔与相邻产品直边之间的距离不可少於洞孔的直径,如孔离边位或内壁边之要点图。与此同时,洞孔的壁厚理应尽量大,否则穿孔位置容易产生断裂的情况。要是洞孔内附有螺纹,设计上的要求即变得复杂,因为螺纹的位置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的地方。从经验所得,要使螺孔边缘的应力集中系数减低至一安全的水平,螺孔边缘与产品边缘的距离必须大於螺孔直径的三倍。


孔离边位或内壁边之要点

穿孔

    从装配的角度来看,穿孔的应用远较盲孔为多,而且较盲孔容易生产。从模具设计的角度来看,穿孔的设计在结构上亦较为优胜,因为用来穿孔成型的边钉的两端均可受到支撑。穿孔的做法可以是靠单一边钉两端同时固定在模具上、或两枝边钉相接而各有一端固定在模具上。一般来说,第一种方法被认为是较好的;应用第二种方法时,两条边钉的直径应稍有不同以避免因为两条边钉轴心稍有偏差而引致产品出现倒扣的情况,而且相接的两个端面必须磨平。

盲孔

    盲孔是靠模具上的哥针形成,而哥针的设计只能单边支撑在模具上,因此很容易被溶融的塑料使其弯曲变形,形成盲孔出现椭圆的形状,所以哥针的长度不能过长。一般来说,盲孔的深度只限於直径的两倍。要是盲孔的直径只有或於1.5mm,盲孔的深度更不应大於直径的尺寸。


盲孔的设计要点

钻孔

    大部份情况下,额外的钻孔工序应尽量被免,应尽量考虑设计孔穴可单从模具一次成型,减低生产成本。但当需要成型的孔穴是长而窄时”即孔穴的长度比深度为大〔,因更换折断或弯曲的哥针构成的额外成本可能较辅助的後钻孔工序为高,此时,应考虑加上後钻孔工序。钻孔工序应配合使用钻孔夹具加快生产及提高品质,亦可减少因断钻咀或经常番磨钻咀的额外成本及时间;另一做法是在塑胶成品上加上细而浅的定位孔以代替使用钻孔夹具。

侧孔

    侧孔往往增加模具设计上的困难,特别是当侧孔的方向与开模的方向成一直角时,因为侧孔容易形成塑胶产品上的倒扣部份。一般的方法是使用角针”Angle Pin〔及活动侧模”Split Mould〔,或使用油压抽哥。留意哥针在胶料填充时会否受压变形或折断,此情况常见於长而直径小的哥针上。因模具的结构较为复杂,模具的制造成本比教高,此外,生产时间亦因模具必须抽走哥针才可脱模而相应增加。
其他设计考虑

    有关孔穴在产品设计上的考虑,尚有下列各点:
    1. 多级”多个不同直径但相连的孔〔的孔可容许的深度比单一直径的孔长;此外,将模具件部份孔位偷空,亦可将孔的深度缩短,下图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应用。


多级孔或将穿孔偷空的应用方法

    2. 侧孔若使用角针、活动侧模或油压抽哥必会使模具的结构复杂及增加成本,此问题可从增加侧孔壁位的角度,或以两级的孔取代原来的侧孔得以消除侧孔引致的倒扣,消除侧孔倒扣的方法图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应用。


消除侧孔倒扣的方法

    3. 洞孔的边缘应预留最少0.4mm的直身位,设计一个完整的倒角或圆角於孔边在经济上或实践上都是不设实际的,可叁考洞孔边缘的设计图。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公差 ( Tolerance )

基本设计守则

  大部份的塑胶产品可以达到高精密配合的尺寸公差,而一些收缩率高及一些软性材料则比较难於控制。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时是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环境,塑胶材料,产品形状等来设定公差的严紧度。除着顾客的要求愈来愈高,以往的可以配合起来的观念慢慢的要修正过来。配合、精密和美观是要同时的能在产品上发挥出来。
  公差的精密度高,产品质素相对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增加了成本和因达到要求而花更多的时间。故此公差的设定可以跟随不同塑料来作一标准,以下是几种由塑料供应商提供的塑料公差设计要点。而设计的容许公差范围是可在美国SPI规格内找得到。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LCP
  液晶共聚物成品容许公差随着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壁厚而定。薄壁的部份经常可以在液晶共聚物的产品上可找得到。而且液晶共聚物容许公差可是极小容许公差的50%

LCP液晶高分子设计容许公差的指南


  PET
  宝特龙 (PET) 的设计公差准则


  POM
  精密公差的标准叁考表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加强筋篇

基本设计守则

  加强筋在塑胶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份。加强筋有效地如『工』字铁般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但没有如『工』字铁般出现倒扣难於成型的形状问题,对一些经常受到压力、扭力、弯曲的塑胶产品尤其适用。此外,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节部份很大的作用。
  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胶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於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壁,或只占据产品部份的长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份的刚性。要是加强筋没有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末端部份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


加强筋一般的设计

  加强筋最简单的形状是一条长方形的柱体附在产品的表面上,不过为了满足一些生产上或结构上的考虑,加强筋的形状及尺寸须要改变成如以下的图一般。




长方形的加强筋必须改变形状使生产更容易

  加强筋的两边必须加上出模角以减低脱模顶出时的摩擦力,底部相接产品的位置必须加上圆角以消除应力集过份中的现象,圆角的设计亦给与流道渐变的形状使模腔充填更为流畅。此外,底部的宽度须较相连外壁的厚度为小,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a说明这个要求。图中加强筋尺寸的设计虽然已按合理的比例,但当从加强筋底部与外壁相连的位置作一圆圈R1时,图中可见此部份相对外壁的厚度增加大约50%,因此,此部份出现缩水纹的机会相当大。如果将加强筋底部的宽度相对产品厚度减少一半(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b),相对位置厚度的增幅即减至大约20%,缩水纹出现的机会亦大为减少。由此引伸出使用两条或多条矮的加强筋比使用单一条高的加强筋较为优胜,但当使用多条加强筋时,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必须较相接外壁的厚度大。加强筋的形状一般是细而长,加强筋一般的设计图说明设计加强筋的基本原则。留意过厚的加强筋设计容易产生缩水纹、空穴、变形挠曲及夹水纹等问题,亦会加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


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

  除了以上的要求,加强筋的设计亦与使用的塑胶材料有关。从生产的角度看,材料的物理特性如熔胶的黏度和缩水率对加强筋设计的影响非常大。此外,塑料的蠕动(creep)特性从结构方面来看亦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数。例如,从生产的角度看,加强筋的高度是受制於熔胶的流动及脱模顶出的特性(缩水率、摩擦系数及稳定性),较深的加强筋要求胶料有较低的熔胶黏度、较低的摩擦系数、较高的缩水率。另外,增加长的加强筋的出模角一般有助产品顶出,不过,当出模角不断增加而底部的阔度维持不变时,产品的刚性、强度,与及可顶出的面积即随着减少。顶出面积减少的问题可从在产品加强筋部份加上数个顶出凸块或使用较贵的扁顶针得以解决,同时在顶出的方向打磨光洁亦有助产品容易顶出。从结构方面考虑,较深的加强筋可增加产品的刚性及强度而无须大幅增加重量,但与此同时,产品的最高和最低点的屈曲应力(bending stress)随着增加,产品设计员须计算并肯定此部份的屈曲应力不会超出可接受的范围。
  从生产的角度考虑,使用大量短而窄的加强筋比较使用数个深而阔的加强筋优胜。模具生产时(尤其是首办模具):加强筋的阔度(也有可能深度)和数量应尽量留有馀额,当试模时发觉产品的刚性及强度有所不足时可适当地增加,因为在模具上去除钢料比使用烧焊或加上插入件等增加钢料的方法来得简单及便宜。


加强筋增强塑胶件强度的方法

  以下是加强筋被置於塑胶部件边缘的地方可以帮助塑料流入边缘的空间。


置於塑胶部件边缘地方的加强筋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ABS
  减少在主要的部件表面上出现缩水情形,肋骨的厚度应不可是相交的胶料厚度的50%以上,在一些非决定性的表面肋骨厚度可最多到70% 。在薄胶料结构性发泡塑胶部件,肋骨可达相交面料厚的80% 厚胶料肋骨可达100%。肋骨的高度不应高於胶料厚的三倍。当超过两条肋骨的时侯,肋骨之间的距离应不小於胶料厚度的两倍。肋骨的出模角应介乎单边至以便於脱模容易。


ABS加强筋的设计要点

  PA
  单独的肋骨高度不应是肋骨底部厚度的三倍或以上。在任何一条肋骨的後面,都应该设置一些小肋骨或凹槽,因肋骨在冷却时会在背面造成凹痕,用那些肋骨和凹槽可以作装饰用途而消除缩水的缺陷。

  PBT
  厚的肋骨尽量避免以免产生气泡,缩水纹和应力集中。方式的考虑是会限制了肋骨尺寸。在壁厚於3.2mm (1/8 in) 以下肋骨厚度不应超过壁厚的60%。在壁厚超过3.2mm的肋骨不应超过40%。肋骨高度应不超过骨厚的3倍。肋骨与胶壁两边的地方以一个0.5mm(0.02 in) R来相连接,使塑料流动畅顺和减低内应力。

  PC
  一般的肋骨厚度是取决於塑料流程和壁厚。若很多肋骨应用於补强作用,薄的肋骨是比厚的要好。PC肋骨的设计可叁考下图PS的肋骨设计要点。

  PS
  肋骨的厚度不应超过其相接壁厚的50%。经验告诉我们违反以上的指引在表面上会出现光泽不一现象。

PS置於中位的肋骨设计要点



PS置於边位的肋骨设计要点

  PSU
  肋骨是可以增强了产品的撞击强度和利用最经济的成本达致有效的结果。不良的设计是会使表面有收缩痕和非期望的撞击强度。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 Snap Joints )

基本设计手则

   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後,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

  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

  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

  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後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

  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缘部份经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後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於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因为扣位与产品同时成型,所以扣位的损坏亦即产品的损坏。补救的办法是将扣位装置设计成多个扣位同时共用,使整体的装置不会因为个别扣位的损坏而不能运作,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扣位装置的另一弱点是扣位相关尺寸的公差要求十分严谨,倒扣位置过多容易形成扣位损坏;相反,倒扣位置过少则装配位置难於控制或组合部份出现过松的现象。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PA
  免时,特别的造模零件是可以达致以上效果。另一种可得到倒扣效果的设计是考虑塑胶物料的特性。利用塑胶柔软的变型,将倒扣的地方强顶出模具,但通常要注意不会把倒扣的地方括伤。以下是扣位的计算方式。尼龙的百份比在5% 左右。脱模角大一点和倒扣的地方离底部高时是可有10%

  PBT
  扣位有分内扣和外扣,外扣的可利用分模面做成,内扣的可用变形方式或对碰方式出模。内扣的可利用算式计算扣位百份率,一般在6%左右,玻璃充填的约在1%左右。


PBT外扣位设计方式


PBT用对碰方式的内扣方式                 PBT内扣位设计的算法

  POM
  扣位必须为弧形或转角弧度要大,方便塑胶成品容易滑过模具表面。并且减少脱落时应力集中的现象。内置扣位通常比外置扣位难脱模,因塑胶收缩时将模蕊抓紧,外置式的就刚好相反而易於脱模。较高的模具温度使成品较热,易於弯曲变形而易於顶出模具,POM的扣位百份率可以比较大,可有5%


POM扣位的计算方式

  PS
  基本上扣位的设计是不鼓励,但由於设计上的需要,则模具上使用凸轮、模蕊推出或其它装置以达成设计要求。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入件 ( Moulded-in Inserts )

基本设计守则

    塑胶内的入件通常作为紧固件或支撑部份。此外,当产品在设计上考虑便於返修、易於更换或重复使用等要求时,入件是常用的一种装配方式。但无论是作为功能或装饰用途,入件的使用应尽量减少,因使用入件需要额外的工序配合,增加生产成本。入件通常是金属材料,其中以铜为主。
  入件的设计必须使其稳固地嵌入塑胶内,避免旋转或拉出。入件的设计亦不应附有尖角或封利的边缘,因为尖角或封利的边缘使塑胶件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

  入件的成型方式分为同步成型嵌入和成型後嵌入两种 :
  (1) 同步成型嵌入
  同步成型嵌入是在部件成型前将入件放入模具之中,在合模成型时塑料会将入件包围起来同时成型。若要使塑料把入件包合得好,必先预热後才放入模具。这样可减低塑料的内应力和收缩现象。

  (2) 成型後嵌入
  成型後嵌入是将入件用不同方式打入成型部件之中。所采用的方法有热式和冷式,唯原理都是利用塑胶的热可塑特性。热式是将  入件预先在嵌前加热至该塑胶部件融化的温度,然後迅速的将入件压入部件上特别预留的孔中冷却後成型。冷式一般是使用超声波焊接方法把入件压入。用超声波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比较一致和美观,而预热压入在工艺上要控制得好才有好的效果。否则出现入件歪斜、位置不正、塑料包含不均匀等现象形成坏品。正常情形下  入件是在塑胶成品平面对齐或有些微的在平面之上以减少塑胶内的应力。


不同直径的入件塑胶所须之最小壁厚mm(inch)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POM
  POM成型时,因塑料和镶入件收缩比率不而有应力产生。渐渐在镶入件的地方发生了龟裂现象而成品破裂,以下方法可改善成品破裂现象。用温度达90℃左右的镶入件放于模腔内成型。模具内温度打90℃左右。镶入件要洁净及避免有尖角或利边。
    PBT
    镶入件通常是用以装配方便或维修容易为目的的,但亦有的是特殊用途如金属扣等。为了使镶入件在塑胶成品内减低应力和因不同物料的热膨胀系数所影响,镶入件尽量不要有尖角,防止拔出和转动的凹槽要使用简单的设计,压花的花纹面积不要太大,压花的边要和镶件边位远离,花纹的地方要放于稳藏处。镶入件表面不能有任何不相容的化学药品如润滑油等。在放入模具生产是使用80110℃的模温来减低成型后的内应力。


PBT 入件压花的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支柱 ( Boss )

基本设计守则

  支柱突出胶料壁厚是用以装配产品、隔开物件及支撑承托其他零件之用。空心的支柱可以用来嵌入件、收紧螺丝等。这些应用均要有足够强度支持压力而不致於破裂。

  支柱尽量不要单独使用,应尽量连接至外壁或与加强筋一同使用,目的是加强支柱的强度及使胶料流动更顺畅。此外,因过高的支柱会导致塑胶部件成型时困气,所以支柱高度一般是不会超过支柱直径的两倍半。加强支柱的强度的方法”尤其是远离外壁的支柱,除了可使用加强筋外,三角加强块”Gusset plate的使用亦十分常见。
  一个品质好的螺丝/支柱设计组合是取决於螺丝的机械特性及支柱孔的设计,一般塑胶产品的料厚尺寸是不足以承受大部份紧固件产生的应力。固此,从装配的考虑来看,局部增加胶料厚度是有需要的。但是,这会引致不良的影响,如形成缩水痕、空穴、或增加内应力。因此,支柱的导入孔及穿孔”避空孔的位置应与产品外壁保持一段距离。支柱可远离外壁独立而处或使用加强筋连接外壁,後者不但增加支柱的强度以支撑更大的扭力及弯曲的外力,更有助胶料填充及减少因困气而出现烧焦的情况。同样理由,远离外壁的支柱亦应辅以三角加强块,三角加强块对改善薄壁支柱的胶料流动特别适用。
  收缩痕的大小取决於胶料的收缩率、成型工序的叁数控制、模具设计及产品设计。使用过短的哥针、增加底部弧度尺寸、加厚的支柱壁或外壁尺寸均不利於收缩痕的减少;不幸地,支柱的强度及抵受外力的能力却随着增加底部弧度尺寸或壁厚尺寸而增加。因此,支柱的设计须要从这两方面取得平衡。
  1)  支柱位置

  2)  支柱设计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ABS
  一般来说,支柱的外径是内径的两倍已足够。有时这种方式结果支柱壁厚等於或超过胶料厚度而增加物料重量和在表面产生缩水纹及高成型应力。严格的来说支柱的厚度应为胶料厚度的50-70% 如因此种设计方式而支柱不能提供足够强度,但已改善了表面缩水。斜骨是可以加强支柱的强度,可由最小的尺寸伸延至支柱高的90%。若柱位置接近边壁,则可用一条肋骨将边壁和柱相互连接来支持支柱。


  PBT
  支柱通常用於机构上装配,如收螺丝、紧压配合、导入装配等多数情形,支柱外径是内孔径的两倍就足够强壮。支柱设计有如肋骨设计的观念。太厚的切面会产生部件外缩水和内部真空。支柱的位置在边壁旁时可利用肋骨相连,则内孔径的尺寸可增至最大。

  PC 
  支柱是大部份用来作装配产品用,有时用作支撑其它物件或隔开物体之用。甚至一些很细小的支柱最终会热溶後作内部零件固定用。一些放於边位的支柱是需耍一些肋骨作为互相依附,以增加支柱强度。

  PS
  支柱通常用於打入件,收螺丝,导向针,攻牙或作紧迫配合。可能情形之下避免独立一支支柱而无任何支撑。应加一些肋骨以加强其强度。若支柱离边壁不远应以肋骨将柱和边相连在一起。

  PSU
  支柱是用作连接两件部件的。其外径应是内孔径的两倍,高度不应超过外径的两倍。

热熔螺母知识

埋置螺母常见品质问题 及解决方案

优化结构设计
   对于埋入后不到位、表面烫伤、溢胶问题可以通过参数调整解决;柱位凸肚、爆裂、拉扭力低通过参数调整改善不大,或者说不能彻底解决,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来改善。
    优化结构设计-1
    1.柱位凸肚、爆裂
    针对此现象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解决:
    A.增大柱位孔径;
    B.减小螺母外径及长度至适当;
    C.增大柱位外径;
    D.加深螺母外熔接纹。
    优化结构设计-2
    2.拉扭力低
    针对此现象可以从:
    A.加深熔接外纹;
    B.改变熔接外纹方向;
    C.增大、加深抗拉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