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论文〗浅谈诗歌的比喻修辞手法

 雨中笠翁 2012-08-18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雨中笠翁图书馆
 
 
 
 浅谈诗歌的比喻修辞手法


                                                    
        为求得诗歌句子的凝练,使诗句表达得更准确、鲜明、生动,进而抒发思想感情,感染读者,诗人常用的手法是修辞。带修辞手法的诗句,是诗歌语言的花朵,是诗人智慧的结晶!
        统观诗歌中十多种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用典、互文、连珠等等,用得最多的恐怕非比喻莫属了。为何人们那么钟情在诗歌里使用比喻呢?或许在吴乔《围炉诗话》中能找到一些答案: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诗歌中的比喻,也就是打比方。即把抽象的、深奥的、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化为具体的、浅显的、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正如朱熹《诗集传·螽斯》所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诗歌园中的比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古诗歌,十分广泛、生动、贴切地设喻:日月星辰,江湖河海,花草鸟兽,云雾山岚,无不被诗人用来比喻寄情。在此,笔者斗胆抛砖引玉,浅谈诗歌园中的比喻手法。
        一、诗歌园中比喻的三种方法:
       1明喻。要求贴切、奇警、新鲜而有创造性。如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中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比作是“一江春水”。“”为什么有“一江春水”那么多愁呢?原来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之子,二十四岁即位,世称南唐后主。他不善治国,惟求苟安,终为宋所灭。降宋后,李煜过了两年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他前期诗作内容浮艳,后期的诗作深沉。而后期写出的作品多表达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李煜丢失的故国实在太大太多!所幸的是,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江可以为喻,这就是长江!春水涨满的长江,不断流逝的长江,恰恰是末代帝王李煜这种大失落的最佳喻体!
        同是写愁,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不说愁有多大,而说舴艋小舟载不动。以舴艋之小,反喻愁多,让人觉得新颖而别致。
        明喻一般不含蓄,无余味,但也有例外。如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前四句诗是直叙,用的是赋体。后两句以“寸草”不能报答春光的和煦,比喻做儿子的永远也报答不了母恩。设喻诗句隽永,耐人寻味。
        明喻还可通过写景托情。如唐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潭水之深,喻友情的真挚与深沉,足见情景交融之美。
       2、隐喻。又称暗喻。它的特点是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诗歌里的隐喻句,喻词往往被省略。如宋朝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之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人时任杭州通判,是日游西湖,雨中窥觑西湖奇妙的湖光山色,即作五首绝句,此为其一。诗中上联用“”隐喻黑云,用“”隐喻白雨,重写云浓雨点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
        又如晚唐重要诗人李商隐,《锦瑟》的中间两联用四个典故作隐喻: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诗中构成一唱一叹,音韵和谐的画面:庄子梦蝶,喻人事变幻转瞬成空;杜鹃伤春,喻往事可悲,内心伤痛;“沧海月明”鲛人泣珠,喻旧情已逝,遗恨无穷;“蓝田日暖”喻往事如烟,只留下朦胧的回忆!由此可见,隐喻抒情,让人联想更丰富,意境更幽远,韵味更清雅!
       3、博喻,除《诗经》常用外,苏轼的《百步洪》也是较典型的例子: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诗中说的是轻舟赴急流,像兔子奔走和鹰隼从空中疾飞而下;像骏马从千丈高坡上冲下来;像迸裂的弦琴弹开琴柱;像箭从手里射出去;像闪电从缝隙一闪而过;像露珠一骨碌从荷叶上滚下。连用七个比喻,再现了百步洪的天然奇观和游人历险的惊异心态。这就是所谓的“博喻”,是外在结构的创新。古来论者,无不叹之为创格:博喻能产生快速的意象叠加,产生语言的急促节奏!这诗句形象地描绘了游人置身此境的眩晕之感。水流迅急和心神眩晕,象征人生速逝和世事的变幻无常!诗行里蕴含着睿智的哲理和禅悟!
        二、诗歌园中比喻的四种分类:
       1、以人喻人。如李白的《清平调词》第二首: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中写杨贵妃因貌美而备受恩宠。三、四句从历史角度,说赵飞燕受宠于汉成帝得依靠浓妆淡抹,而杨贵妃像她那么美却不施粉黛,是“天生丽质”!这一比喻奠定了杨贵妃自汉代以来,在嫔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又如杜甫的《寄韩谏议注》的第7至12句: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诗人以天上的众仙官集北斗比喻朝廷的权臣云集于君主之旁,趋炎附势,而高人却稀少。诗人既暗喻自己被疏远而离开京都,又把那些骑麒麟、骑凤凰、挥旌旗、摇烟雾的跋扈权贵及高士疏远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2 、以人喻物。如李白的《长相思·之一》:美人如花隔云端”,把“美人”比作“
       又如冯延巳的词《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古时春宴对饮双杯,许愿发誓的场面比比皆是,多表友谊和爱情。这首词写柔美的妻子起身向夫君敬酒,许下“三愿”:  “一愿、二愿”意思基本相同;“三愿”写女主人与夫君就像形影不离的梁上燕子,不求富贵荣华,惟愿夫妻长久相伴!可见,意愿强烈中有质朴,饱含执着里藏修辞,很好地表达了古往今来永唱不衰的浪漫爱情主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再如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以美人西施来比西湖,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王维的《洛阳女儿行》末句:“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却把越女西施比作“”!比喻把西湖、玉和西施联在一起,三者皆为美的化身
      3、以物喻物。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诗中这一系列的比喻,描述了琵琶的声调有轻、重、缓、急之分,且悦耳和谐,绘声绘形,形象可感;也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弹技,使读者对琵琶女平添几分怜悯和几分仰慕!
        又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至4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中用盛开的梨花来比喻满树的雪花,一幅壮丽的北国冰雪风光,顿时展现在读者眼前。倾刻间,“春风”变脸似地把冬天的肃杀无情一抹为春意盎然、春花烂漫的胜景,表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盛唐诗人蓬勃向上、高度自信的心迹。
        4、以物喻人。如李白的《清平调词》第一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奉旨写新乐章三首,盛赞杨贵妃的美丽。起句连用以物喻人的两个比喻:天上那多姿的彩云,犹如杨贵妃翩翩的霓裳;娇艳无比的牡丹,恰似杨贵妃的花容月貌!诗人用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来比喻杨贵妃倾城倾国的国貌,真恰切!牡丹花娇美,杨贵妃更加丰美:读者莫怪唐玄宗沉迷专宠——爱江山更爱美人
        三、诗歌园中的比喻贵贴切、新颖。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比喻是天才的标志。”这就要求诗人深入去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点滴细节,构思设喻,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如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燕山”的雪,下得很大,像一张席,带点夸张,也不失贴切、新颖。而有人仿写成“广州雪花大如席”。试想:广州下过雪吗?也许历史上广州未必有“下雪”的记录,又哪来像”那样大的雪花呢?这就不贴切,失真了。这种脱离生活源泉的模仿套用,谈何新颖?反而令人生厌,贻笑大方!
       因袭前人,仿作他人,不是设喻的捷径!要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借助丰富的想象,去写前人未曾写过的题材。正如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言:“必先有所触而兴起,其意、其辞、其句,劈空而起,皆自无而有,随在取之于心;出而为情、为景、为事人未尝言之,而自我始言之。”
       倘若是写前人写过的题材,只要匠心独运,发挥独创精神,亦可在相似中另僻蹊径!如先唐诗人王昌龄的诗句: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诗人用鲜花比喻美女,把鲜花放在绿色中,给人留下“人像鲜花那样美”的印象。那么,还有人再用鲜花比喻美女吗?回答是肯定的。
       盛唐李白《清平调词》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则用牡丹花来比喻杨贵妃,在牡丹花上点缀了香和露。牡丹花承露,也如同杨贵妃受唐玄宗之专宠。牡丹花娇艳、杨贵妃娇媚,跃然纸上。
       至中唐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比如何不泪垂?”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前者用粉红的芙蓉比喻杨贵妃的脸色含红润美;后者用梨花上带春雨比杨贵妃玉容上淌泪珠,化静态为动态美,描绘出杨贵妃的白嫩娇艳。
        李、白两位诗人以花喻杨贵妃,十分贴切、新颖,让读者叹服:“后宫佳丽三千人”无一可比杨贵妃的“天生丽质真是六宫粉黛无颜色
       宋代姜夔在《念奴娇·闹红一舸》词中,还以鲜花喻美女: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
       翠绿的荷叶间透着凉风,荷花的粉红色如美人脸上酒晕才褪,菰蒲间的细雨随风飘洒,令荷香四溢!“玉容消酒”的比喻,想象新奇,不落旧套,加进了酒文化,与上述的牡丹花“承露”、梨花“带雨”的自然景观相辉映。
        比来比去,比至1961年,诗人毛泽东在七律《答友人》的尾联加上以花喻人的重重一笔: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诗人把烈士杨开慧比作芙蓉花,用一国盛开芙蓉作烘托,浓墨重彩杨开慧这朵大芙蓉沐浴朝晖的绚丽形象,蕴含着对烈士多么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誉:我因为杨开慧回到了故乡,自己梦中也回到了广阔的老家湖南。三湘七泽,万里芙蓉朵朵盛开,红霞遍野,这是多么神奇的神话世界!
       诗人毛泽东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加上浪漫主义的比喻手法,抒发了自己内心独特的复杂感情,创造出瑰丽无比的诗篇,脍炙人口。
       由此可见,诗歌园中广阔的比喻天地,皆以贴切、新颖为贵!
      总的说来,诗歌园中的比喻,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也可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假如诗歌园中没有比喻,那展现在读者眼前的诗苑,恐怕无异于一片荒漠!当然,在使用比喻手法时,必须考虑内容的需要,不可为追求设喻而舍本逐末,抢白诗歌的内容。古往今来,都须遵循: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恰似袁枚《随园诗语》所云:“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句……”
 
参考文献

1、傅德岷《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崇文书局,2005年1月第一版。
2、周琼《中国古典诗歌》作家出版社    2005年11月第一版。
3、刘汉民、舒欣编著《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集观》,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4月第2版。
4、艾治平《古典诗词艺术探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傅德岷、卢晋《诗词名句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6年7朋第1版。
6、王永义《格律诗写作技巧》,青岛出版社,1996年版。
7、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92年版。

 
     作者:左 三 三
 
 
  雨中笠翁图书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