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日常问候语看社会进步

 douxumin 2012-08-20

从日常问候语看社会进步

 

以前,国人无论在何时见面,第一句问候就是“您吃了没有”,显得亲切温暖;而今,人们一改过去的习惯,见面就问“您身体好吗”,显得更加亲和与温馨。这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候语的变化,我想应该是社会的一个进步,时代的一个跨越。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百姓的生活的确不怎么富裕,常有吃不饱的问题发生。那时,人们想的就是如何填饱肚子,干的就是怎么多挣点口粮,养家糊口……。因而,吃饭就成了最大的事情。于是见面就关注吃了没有,作为问候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国人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并为彻底脱贫),面临的就是身体健康与否,疾病能否及时得到治疗等等。这里,显然已将民众的健康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富裕,无非是看民众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地位。我们讲“以人为本”,同样是以百姓的生活水准为基础,去衡量、评价和考察实际状况。

要得身体保持健康状态,除了吃好之外,还需要运动和舒心的休闲。运动就是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来于锻炼,这些道理不用我再啰嗦,我想说的是还得重视生活的休闲。

所谓休闲,自然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在保证不用对吃饭、穿衣、住宿和医病等不发愁的情况下(换句话说,也就是有点暂时用不着的钱),尚有空余时间,并且还有某些兴趣闲情。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精心的养生、养性、养趣,该是多么地舒坦和幸福啊!

全国大大小小的城镇中,到处可见星罗棋布的活动广场,有举行集体文艺演出的,有各种秧歌队进行表演的,也有健身练功的,还有吹拉弹唱的,真是“莺歌燕舞”,太平盛世。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当然也是一种休闲。

学习绘画,练习书法,写写博客,搞搞摄影,包括养鱼养花,豢养宠物,淘宝收藏,同样也是一种休闲方式。修身养性,历来是国人的健康习惯,不过以前只能是达官贵人或者文人雅士的“专利”罢了。如今,只要是一个中国百姓,就可选择某一项目,尽情地领悟和享受了。如果不相信,那就请在公园、街道散步时看看,那些牵狗抱猫的、斗鸡养蛐的,还有唱皮影、放风筝的,什么人都有,可谓“雅俗贵贱”,热闹非凡。

积极健康的休闲生活,必定促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快乐,当然也就促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光彩夺目。朋友,您身体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