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设计系毕业生的第一封信

 季节变幻S 2012-08-20

给设计系毕业生的第一封信

 

  

 

又 到了毕业季了,相信一定有许多人正没日没夜地在准备着自己的毕业展。当然,我相信你们也跟我们当年一样,想着赶快把毕业展结束之后好好的休息一下,慰劳、 修补自己这四年来被无止尽的作业地狱轮回的疲惫身心。当然也有些人早就开始思考着接下来的人生应该怎么规划,也有可能因为这样而开始紧张、彷徨。

这种无助的心,相信我,我们也走过,于是决定要写封信(也有可能是好几封),来跟你分享。

回 想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就读设计科系,就这样开始了理所当然的爆肝人生。过程中经历过被指导老师蹂躏、和同学一起熬夜赶图的血泪过程,当然一 定也有设计出让自己相当满意的作品,更多的是,从此成为不是念设计系朋友们眼中的特殊份子(大部分是被别人觉得很酷,但是自己一点也没有这种感觉,好啦, 也许说嘴时有一丝丝的骄傲)。 

在经过了这四年,我知道你一定经历过许多的疑惑,从刚进入学习开始对于即将所学的不知所措,一直到现在即将要面对升学或就业的彷徨。这些心情应该没有人好好的听过你心里面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又在每次作业压力来临之时??而被淹没。

现在,你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地面对自己。现在就即将要毕业了,我知道你真的很想放松,但也千万别太放松,建议你应该要去回顾一下你这些年来所累积的经验和学到的东西,更甚至是要检视你自己的心。

下面所列,是我们建议你应该要去思考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并不能保证让你能够进入好学校或者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至少会让你更踏实一些。也能够帮助你在面对未来下一步的挑战时,更有勇气也更坚定。

一、你真的喜欢设计吗?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道是「选你所爱,爱你所选」今天你不管是自愿要选择就读设计科系,还是说不小心填上了设计科系,这几年学习的时间,你多多少少会累积出一些对于「做」设计的一些观感。

有 些人可能是喜欢做设计时候创造新事物的成就感,也有些人则是误打误撞念了,好处是不太需要面对考试压力。这两种人固然都能够念完设计,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 么说得「只有考不进去的科系,没有毕不了业的。」所以只要你按时交作业,毕业设计能够好好地踏实地做,基本上都能毕业吧。

如果说你在学习的 期间发现了自己是真的很喜欢「做」设计的感觉,那么基本上要恭喜你有了这一项基本的条件。这个条件能够帮助你在面对未来工作压力的时候不敢说会「甘之如 饴」,但至少可以「吃苦当作吃补」;如果说你根本就没有喜欢上做设计的话,进入设计这行,那么还是请你先想清楚。

二、你是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大 部份的我们在念设计的时候都是被老师和同组同学盯着进度跑的。从学期的一开始老师就把整学期的进度表交代给我们,然后评图的时间也就明文规定,接着我们就 只要在要评图的前几天开始动手做设计就可以。当然,没到最后关头的时候,就认真地到处去「体验人生」、「吸收灵感」,直到最后一刻才开使动工。也因此每次 到??了要评图的前几天,就会开始爆肝计画,反正时间到交差了事就可以。

但是请你要记住,当你到了实际的工作场上,面对你的不是学校老师,而是老板或业主(最后都还算是业主啦,只是是你面对还是老板面对的差别而已) 。这老师和老板虽然也都是决定你的设计是否过关的关键角色,但最大的差别在于,老板是拿他自己的钱来买你的设计,老师不用。

对老板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花了钱就要得到想要的,而且重点还不光只是金钱的问题,因此,如果你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熬夜爆肝的情形肯定比念书还严重。

三、你是否拥有自己吸收灵感的方式

创意思考看似简单,但其实思考模式的形成是需要长时间的累积酝酿而成。其中一个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建立自己吸收灵感的来源管道。

有些人透过大量阅读来增加自己的创意含量,有些人则是时常接触新的事物来提升自己对于环境与感官的感受力。每个人获取灵感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你一定要有一个适合你自己的方式。这点可以让你在面对繁忙的工作压力之下,还能够继续成长。

要知道,如果不懂得持续的进步成长,那很有可能你正准备迈向成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工人之路。

四、你是否有良好的待人处世原则

如 果你认为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设计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设计,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如果是一个人的事情的话,那也就不能叫做设计。因为设 计肯定牵涉到很多方的人事物,而要如何能够在这些人事物当中安然自得,凭借着的除了你的设计能力之外,还需要的就是你的待人处世方法。

当老板或业主在无理取闹的时候,你要懂得安抚与理解;当同伴在灰心丧气的时候,你要懂得适时的鼓励打气;当工厂工人摇着头跟你说「这不可能啦!」的时候,你要知道换种方式口吻来跟他沟通。懂得应用这些方法,你才能够至少在这个领域当中稍稍比别人多了那么一点「机会」。

如果你过去的这几年都一个人默默地走过来,那么你要准备好了,因为你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人种。你会发现设计不像是以前想像的那样单纯,而就像是一个旋涡的中心,把周围的人事物牵扯进来。有句话,「做事不难,做人才难」接下来你可能会慢慢体会,谦虚与认真是必须的。

五、你是否认识你自己

你真的认识你自己吗?我现在不是要你马上做自我介绍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念什么科系,毕业设计主题是什么,家里有几个人。而是要你去思考从小到大,是什么元素构成现在的你。

当 一个人只有在相当认识自己的时候,他才能够里外一致,把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美感、观点应用在他所作的创作当中。如果说你还没有好好地认识自己的话,你应 该要去回想一下你的生长环境、学习环境等。你一定代表着某些族群,这世界上虽然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但是一定会有兴趣环境背景类似的人。

当你能够认识你自己,你就能够在做设计的时候把自己投射在创作当中,而这样的创作才会有深度,有温度。

上 面这几个问题,是你可以在毕业展结束之后好好地思考的。你可以不用正襟危坐,甚至是焚香沐浴才能开始思考。你可以在放松的同时,或者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回想 一下,问问自己,看看你是否能够清楚回答这些答案。如果可以的话,那就恭喜你,可以在未来的路上少产生一些「挫折感」。请注意,不是「挫折」,因为挫折是 一定有的,只是说你遇到的时候比较不会产生太大的「挫折感」。如果还不行,建议你可以找一下师长或朋友聊聊,请他们帮你自己找出答案来。

这是我们想要写给各位即将毕业的朋友们的第一封信,接着,我们还会持续跟你们对话,陪你们一起走过这段路。如果你有任何对于未来的问题,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下提出,也欢迎你写信到 idea@ ,我们会尽我们所能回覆你的。

祝 你们都能够顺利成为点子实践家

 

  

放眼望去,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憑著就是那一股熱情,好像有熱情什麼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是的,成功一定需要某些程度的熱情,但光有熱情不一定會成功。你需要的是,把熱情用來化作你對於設計理想實現的動力。

首先,你需要立定一個志向,而這個志向是值得你持續不斷努力的前進的目標。它能夠讓你在受盡委屈阻礙,或者是夜深人靜、孤單寂寞的時候成為引領你前進的燈塔。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你可以不計一切的往前邁進。

我們看看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先生,他成為大師的過程。

他 在二十歲的時候立志要成為建築師。但由於他的家境以及它並非建築科班畢業的關係,使得他一直無法接受正統的設計教育。但是他對於成為建築師的這個目標充滿 了想要達成的慾望,使得他能夠為了要增加學習的機會,省下飯錢去購買建築的書籍。更甚至在為了要增加自己對建築的視野而投身拳擊手的職業,只因為可以出國 比賽。直到後來他終於成立了他自己的事務所,但這只是他進入實現志向的「正軌」的開始,從那時候起他更加專注他在建築專業上的努力。他說:「只要我活著一 天,我就像十八歲剛開始的時候一樣,每天認真的工作。」

這就是他對於「實現目標」的熱情,那股對於實現理想的迫切感,會驅動著你去擁有達成目標所需要的一切條件。如果今天實現你的目標需要的是「專業知識」,你就一定會拼命去學習;如果需要的是「工作經驗」,你一定會用盡一切方法去找到工作的機會。

所以你一定要記得,找到一個你真正想要實現的志向,你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去尋找,也可以從你看到的社會現象去尋找,或者也可以從你的親友身上去尋找。
 

回顧生活經驗 

 
從 小到大,你一定有很多的經歷,這些經歷也曾經讓你扮演過不同的角色,例如說:幼稚園學童、國小學童、中學生、大學生,也有可能去打過工,更不可忽略的是你 成長的家庭環境,都能夠給你啟發。這些經驗全部都是獨特的,而且最能夠跟你發生切身關係的。有些人是因為覺得小時候都沒有好玩的玩具而開始想要動手做一些 自己心目中的好玩具,進而變成一個玩具設計師;也有人是因為自己很喜歡在課本上幫偉人加上刀疤或鬍子而開始變成插畫家。

例如說知名成功學大 師拿破崙?希爾他有一個聽障的小孩,原本家人都為了這個小孩憂容滿面。但是他的兒子並沒有因此而喪氣,反而致力於提升當時助聽器的品質。在畢業之後,他就 到了一家生產助聽器的公司應徵,並且順利獲得了工作,原因是他說:「你們有誰比我更了解聽障人士的需求呢?」
 

觀察社會現象 

 
社 會是一個大染缸,但也是一個很大的學校。只要我們一出門或者打開電視新聞,甚至上網,都能夠看到多到爆炸的社會事件。這些事件乍看之下也許都與我們無關, 但是事件的背後一定有它形成的原因和理由,如果你懂得去感受,把對某些社會現象不足而產生想要改變的衝動紀錄下來,這也有可能成為你持續發展的目標與動 力。例如前面提到的安藤忠雄,當時他選擇清水混凝土的原因是因為他看到當時日本的建築師普遍不重視清水混凝土,但他發現瑞士建築大師科比意(Le Corbusier的廊香教堂,就是清水混凝土,因此他決定要走和主流不同的路,往「基本功」鑽研。才成就他今天在清水混凝土領域的地位。
 

關懷親朋好友 

 
跟我們最密切的就是身邊的一些親朋好友。他們跟你一樣,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經驗和看到的社會現象,這些都是快速擴大我們視野的最佳來源。你也許應該好好地跟身邊的親朋好友往來,但是千萬別只是成天瞎哈拉,用心關懷他們,你一定也會有所收穫。

如果你曾經用心觀察過你的媽媽在拖地的時候是那麼的辛苦,你就會發現原來拖把的設計不是很適合媽媽使用,然後接著你可能會發現,原來那些做家事用的工具是對媽媽多麼的不友善。你可能就會因此立定志向要設計讓全天下的母親好用的清潔工具來。
 

志向,要放長遠 

 
相 信你一定知道,當我們選擇往100分努力的時候,獲得的成就不太容易超過100分,通常還要再打個折扣。有些人可能立志要成立一個自己的設計公司,或者是 建立一個自己的品牌。我必須要很坦白的說,那個不能夠算是長遠的志向。因為我會想要問你:「成立了公司,然後呢?」這個公司要做甚麼,要實現甚麼樣的理念 或目標,很多很多事情都是在那之後才開始。

因此在設定長遠的目標時,可以不停地反問自己「當完成了,然後呢?」,以此來檢視自己的目標、志向,是不是能夠一直驅使你努力下去,這樣你也才能夠擁有源源不絕的熱情。

 

我希望今天你能夠好好地去思考一下,從你開始有記憶以來,有沒有甚麼樣的事件對你而言是最印象深刻的。或者是說,你可以找個時間跟你的家人好好聊一聊,看看他們眼中的你在做甚麼事情的時候最有熱情最有魅力,說不定這就會讓你找到你立定志向的目標喔。

如果你找到了你想要努力的目標和志向的話,也歡迎你寫信到 idea@ 跟我們分享,我們會很高興收到您的來信。

祝 你們都能夠擁有堅定的志向和無比的熱情

 

 

 

给设计系毕业生的第三封信 – 升学与就业

 

不管你当初是抱着超级远大的理想想要成为一个顶尖的设计师而选择就读设计科系,还是为了要逃避其他“无聊”的科系而选择就读设计科系,或者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地选择了设计科系,这几种人现在面临的心态肯定有所不同但你们应该大多不外乎要面临下列几种: 

 

  1. 继续升学 
  2. 开始就业 
  3. 直接创业
  4. 转换跑道 

 

在开始思考这件事情之前,我想要先问问你第二封信问你的问题,那就是:“你的志向是什么?”我相信,没有人会把“升学”当作人生志向,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学校里面“升学”。当一个人在知道了他的志向为何的时候,他才能够检视自己现在所作的决定是否符合他的志向目标。 
所以当你开始要思考这个问题之前,你真的要想一下,你到底是为了升学而升学,还是真有其它因素驱使你选择继续升学这条路。 

一,选择继续升学 

你选择继续升学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你还不想要面对职场,还是想要继续提升自己在设计知识上或研究上的能力。 
这两种选择的动机看起来都是可以拿到一个更高的学历,但是如果现在的你在不知道为何要升学的情况下选择了升学这条路,那么我们要告诉你,设计这个领域是相当需要具备理论与实际的。 

如果说你是因为不想要面对职场或者是还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情况下而选择升学,那么这只是延长了你迷网的时间,而你那些选择就业的同学则已经比你早开始几年接触实际的工作环境,并且累积了工作经验以及与客户互动的经验。 

就像前面所说的,你没有办法一直“升学”,在学校里面的正规教育终究会有结束的时候,到时候你还得要面对一次现在面临的情形。除非,你想要当个职业学生。 

当 然,并非我们不建议升学这条路。而是说,你必须要先知道你的志向是什么的前提之下才能知道你的选择是否符合你的规划。如果说你未来规划要进入学术界,或者 是研究领域的话,那么继续升学还真的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说是在国内的话,讲更直接一点,那还真的是个唯一个选择。那你就必须要在选择升学管道的时候,最 好找到一个产学经验皆重的系所,免得进去学习之后很会做“研究”,却忘了怎么做“设计”。 

二,开始就业  

讲到就业,这有可能是相对多数人的选择吧!不过在这里同样要看一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动机来选择就业。 
有些人是希望能够在一个有发展性的设计公司里面工作,然后找到很好的发展机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案子好好发挥自己的所长。也有些人是希望能够累积实务经验以及人脉之后,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发展自己的理想抱负。 

那 么当你在开始投履历的时候,最好做足功课,千千万万不要乱枪打鸟,免得到时候虽然被你运气好打中了,但小心以后你会过的相当地压抑。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功课 就是先好好准备你的个人简介(除了作品集之外,还有其他的要准备,之后我会再另外写一封信给你),还有,就是要好好地去调查一下你要应征的那间公司的背景 和理念。 

一定要记得,不只是你在选公司,公司也在选你,如何在那么多个跟你一样在面试的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就看你怎么比人家更用功。
 
三,直接创业 

恭喜你!我想你应该很清楚你自己的志向是什么。至少,我也应该因为你的勇气而给你鼓励。创业这条路,还真的不是随便人能走得完的。 

一开始,你会面邻的第一个选择是个人创业还是合伙创业,这两种形态会牵涉到你以后创业的模式。基本上,如果你选择的是个人创业的话,你要面临的事情,像是设立公司,会计,业务,行政等就已经让你没办法好好做设计了,你必须要在设计与其他事务当中取得平衡。
 
而 如果你选择的是合伙创业的话,建议你先不用急著成立公司,反而应该先跟你的创业伙伴花一些时间沟通彼此的理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是要连分享利润的方式 都先讲清楚。这个部份就算是花好几个月喝咖啡聊也没关系,最好每次都有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在定案的时候做个书面的记录大家一起签名认可,以避免日后可 能遇到的问题。 

记住一句话:“把创业的风险先降低,稳扎稳打才是王道。” 

四,转换跑道 

如果你做的是这个选择,我一定要起立给你鼓掌一下。因为再过了这几年投入爆肝的人生之后,你能够发现你真的不适合设计业并且还能急流勇退,这表示你似乎有点开始清楚你自己在想什么。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你过去的这一切学习都白费了呢?其实不然。过去这几年的设计养成教育多多少少培养了你对于美感的敏锐度,设计工具的应用与思维方式,这是一旦学会了别人就拿不走的宝贝。
 
你可以带着过去的经验,附加在新的领域当中,你的“美学经验”会是其他人所没有的,你会成为一颗改变的种子,为你选择的领域带来新的改变。 
  
请记得,现在的你,是过去所有种种所累积的,只有你最了解你自己。你应该回到寻找自己的目标与志向那一步,思考一下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请先沉淀后,想想困惑点在哪,再和周围的亲友谈谈,或者你也可以找我们聊聊。
 
升学与就业的确是个很容易让人困扰的问题,这是个迈向你的人生目标与实现理想的必经过程。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你面对那选择后的未知会产生不安心感。 

給設計系畢業生的第四封信 – 生活與品味

 

 

首先,我想要先問幾個問題,你試著回答看看:

  1. 你覺得設計是什麼?
  2. 你覺得設計師的使命是什麼?
  3. 你覺得什麼是好設計?

第一個問題不知道你的回答是什麼?應該每個人心裡面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想說說我的想法。我覺得設計是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更有想法(無論是美感或是想展現點什麼)。而設計師則是完成這件事的人,那好設計的定義則是能夠讓生活更便利更有想法、更美觀的設計成果。

既然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都圍繞著生活和美感,這意味著你若想要從事設計工作的話,對於生活的素養,以及美感品味的養成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事實上,設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管是食衣住行育樂都離不開設計的範疇,其中的差別就在於好不好看以及好不好用。

念了幾年的設計,你是否所有的時間只剩下做設計還有睡覺?還是除此之外,你最大的休閒嗜好皆是杵在螢幕前。

當然,你也許會想說在學校裏,整天應付老師的如排山倒海而來的作業,早已沒力氣了,哪還有時間去增加生活品味,更何況講求品味是需要錢來養的。有需要的話,得讓我畢業之後,到一個很棒的設計公司,有一份穩定收入再學習也可以啊。

但當你這樣想時,是否表示你對於生活當中大小事物的「意識」相當的淺薄,或者絲毫不在意呢?

 

提到生活品味,無須聯想到時尚、流行或奢侈品,這不是品味的全貌。生活品味代表著是你對生活的態度,對於周遭環境、物品的「感覺」,就是我剛剛前面提到的「意識」。

你 也許還會有另一問題,我的設計和品味有關係嗎?當然有,要成為一個獨樹一格的設計師,不僅要比別人更擅長使用工具,而自己對於生活品味的定義,是直接反應 並延伸在設計中。因此,我希望你能從現在開始培養對於自己生活的「意識」,逐漸地,你就會開始形成你自己個人的生活品味。

首先,你要用心的 過你的每一天,從眼睛睜開開始,感受一下陽光從你窗外灑進房間的感覺。吃飯的時候,用心感受一下你口中食物的滋味以及它們的質地。你要學會偶爾跟你的滑鼠 和螢幕「斷線」,將你的五官跟外界做連結,外出用心觀察一下路上的花草行人,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記錄下你所遇到的一切,讓這些感覺進入你的心靈當 中,他們會成為你未來做設計的資料庫。

另外,你也應該要大量地閱讀,不一定只是「設計類」書籍,藝術、歷史、文化、社會、科學、哲學都可。 要記得,所謂的大師,都是大量閱讀的人。這些知識,都會提升你自身的涵養,你會更加瞭解人類生活演化的脈絡,再加上你透過你的身體五官所記錄下的心靈感 受,則會產生神奇的化學變化。你會逐漸發現,當你開始做設計的時候,靈感就很容易迸出來。

在未來的路途中,千萬別讓自己變成一個辛勤工作的設計工人。設計是一門「進出」相當頻繁的行業。做設計的時候是一直不斷把自己內在「掏出」的狀態,如果說你心裡面「裝進」的生活體驗,設計知識不夠足夠的話,很容易就會耗竭,變成行尸走肉的狀態。

 

因此,我希望在未來:

你能用心感受所食用的食物,品味食材的滋味,享受烹調的樂趣,不因忙碌而隨便你的飲食。

你能用心體驗身上穿的服飾,領會材質親拂肌膚的觸感,不因沒人在意而忘了身體的感覺。

你能用心裝飾你所居住的空間,注重生活細節,體驗生活的大小細物,不因懶散而亂了環境秩序。

你能帶著好奇的新走在馬路上,放縱感官的界線,不因為趕時間而忽略路上精彩的瞬間。

你能對於吸收新知充滿著渴望,跳脫框架的束縛,不因為跟工作無關而放棄學習。

你能盡情地去體驗人生中的美,不會因為生活壓力而無暇欣賞。

我更希望你能夠成為一個活的精彩的人。

 

 

給設計系畢業生的第五封信 – 堅持原創

 

相信你最近一定聽過鬧得沸沸揚揚的海報事件吧…其實我今天並不是要來跟你分享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與對錯,畢竟這只是千百件類似事件中的其中一件。這讓我想要跟你談談堅持原創這個主題。

任何學問都一樣從「臨摹」開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看得更遠。欣賞或摹仿經典的設計,是學習設計中一條必經的道路。但是這應該僅止於自己私底下學習的範疇。當你實際上要進行「創作」的時候,應該會從你所學所看以及生活涵養中孕育出屬於你的原創設計來。

尤 其是當你開始運用你的創作技能來謀生,原創性這個原則應該要變得更加地重要,甚至是首要。因為,你已經正式進入設計創作的這個領域。在這個領域當中,你必 須要非常用力地去宣誓你的存在感和獨特性,而這個領域中,能夠讓你走的且長且久的就屬原創性最重要了。否則若是當你的作品問世的時候,被冠上「摹仿或抄 襲」的時候,相信一定會讓人感到難過。

現在,網路資訊快速發達,每個人都很容易上網取得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就連設計也不例外。各式各樣的 免費圖庫素材,知名設計師的創作,品牌業者的形象設計,只要我們連得上網路,沒有一樣是不能取得的。有時候,真的會讓人對於著作權和原創的觀念產生模糊地 帶,或許你會叫屈。但是,你無論如何一定要為你自己的原創付出最多的努力,過程一定是辛苦的,而回收的果實也將是豐碩的。

當你在每次創作的時候,都能夠想著如何把自己的意念投放到自己的創作中,這個作品就像是你的一個投射。像前封信提到生活與品味,每個作品都是將你自己自身的眼界、內在涵養投放進去,讓看到的人會對這個設計留下一個「有原創性」的印象。

要記得,當一件作品被認為是有原創性的時候,並沒有好壞之別。好壞本身是依照每個人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而定,而原創性是屬於一種絕對獨立的感受。舉個例子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畢卡索的畫作,但是畢卡索的畫作絕對具有原創性。這個原創性日久積累下來會成為你的個人識別符號,也能夠匯聚一群欣賞你風格與原創的支持者。

要 形塑你自己的原創性,你得要大量閱讀吸收資訊開始著手,從這些創作者的創作當中分析並找到當中的特點與差異。這些資訊在閱讀的時候你就可以一邊整理出自己 的資料庫,也增加你對於世界各地創作設計風格的認識。這麼做的好處是你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視野,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跟人家「撞稿」。另一方面,你必須要 非常瞭解你自己,不管是生活背景、經驗,還有你自己的喜好和專長。當你對自己越瞭解,就越能夠從自己的內心裡面挖出更多的寶藏。

要記得,你本身就是一個無盡的寶藏,裡面擁有著別人所沒有的創意能量與資源,千萬別因為一時貪快而忽略了它。其實,我們的內心深處中的創意能量是越取用越多的,只要你願意用心,有所堅持,必能有所收穫。

最後一點則是原則。堅持是需要原則的,而原則又能夠塑造出你的理念。人有了理念,才能有所取捨,才能有所成就。你一定要把原創作為你從事設計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它應該要像是座右銘般時時刻刻用來檢視你自己的創作。每個人都應該有這種心態,對於自己的創作,應該由自己先開始檢驗,而非把檢驗的責任交給其他人

如 果你能夠接受並認同前面提到的內容,恭喜你,你已經擁有一個設計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這就像是一名鑄劍師一樣,當你心中有一把你認為最棒的劍要完成,你 也願意用盡心力去追尋並打造出你自己這把舉世無雙的寶劍。在下定決心的那一刻起,這把寶劍就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你什麼時候能夠用你自己的雙手讓它問世 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