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父母网 2012-07-21

 昵称WugsQ 2012-08-21
好父母网

36个月是宝宝的重要转折期

来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7-21 19:56:50 | 阅读原文

  ◆   一个“成人”仪式

  宝宝3周岁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它标志着宝宝长大了,将要上幼儿园,这是宝宝正式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家长们都希望宝宝更懂事,更聪明。所以有必要给宝宝准备一个隆重的生日成人仪式,邀请所有的重要亲人来见证这个时刻。家长们要把对宝宝的期望郑重宣布:宝宝已经长大成人了!今后要自己多动脑筋,独立去处理许多事情。家长郑重其事地对待宝宝的3岁生日,会让宝宝觉得自己与以往不一样了,从而增强信心,提高自我要求。

  ◆   练习画人

  让宝宝自己画出小人,尽量不要缺少人体基本要素,然后再标注上当天的日期,过半年后再对比。孩子画的小人基本要素的缺少与否与孩子智力发育有关。如果宝宝画的要素不够多,可以让宝宝对着娃娃画,对着妈妈画,或对着镜子画宝宝自己。

  ◆   学习折纸

  可以教宝宝折纸飞机、千纸鹤、纸青蛙等。如果宝宝还不会,可以先从最简单的三角形、长方形开始折,逐渐加大难度,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按步骤操作的记忆能力。折纸是一种良好的益智游戏。

  ◆   收拾书包

  给宝宝准备一个小书包,里面有宝宝的小故事书、蜡笔、小铅笔、卷笔刀等,为以后准备上幼儿园做准备。把书包挂在宝宝拿得到的地方,然后和宝宝做上幼儿园的游戏。妈妈给宝宝上课,然后由宝宝复述故事,数数字,画画,玩一会后,妈妈说“小朋友们,现在下课了”,然后让宝宝收拾东西回家。看宝宝是不是可以有条不紊地把拿出来的物品全部放回书包里。然后背上书包,在家里走一圈,结束游戏。

  ◆   参观幼儿园

  在宝宝正式上幼儿园前,先带宝宝去参观幼儿园,看看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做游戏,唱歌,高高兴兴地来上学,排成队伍出游……让宝宝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产生向往。最大限度地减少宝宝正式入园后的负面反应。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不可避免会对与家人的分离产生恐惧和依恋。可以采取先上半天的办法,或在园内呆几天,回家再呆几天。逐渐过渡,让孩子习惯、适应另一个环境的生活。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http://www./viewnews-50937


 

宝宝夏日衣物加减法

来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7-21 19:54:05 | 阅读原文

  炎炎夏日,伴随着气温的逐日爬升,小宝宝身上的衣服也逐件减少。为了让家中的小宝贝过个凉爽舒适的夏季,一些妈妈们认为让宝宝穿得越少就越好,而爷爷奶奶们则是怕小宝贝着凉,依旧将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恰当。要让既冷不得又热不起的宝宝们安度夏天,家长们需要掌握好宝宝穿衣的加减法则。

  宝宝穿衣加减法的总体原则是根据环境气候的改变,做到及时加减和局部加减。

  夏季除了早晚温差大以外,室内外也有一定的温差,这时细心的妈妈们就需要根据温差的变化及时为宝宝添加或减少衣服。比如在炎热的户外,宝宝穿着过多会大量出汗,汗水挥发不及时容易引发痱子等皮肤病,这时,不要因为宝宝年纪还小,抵抗力弱就舍不得给宝宝减衣服。由于夏季早晚一般比较凉爽,宝宝皮肤对温差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所以早晚外出时妈妈们要记得替宝宝披上一件薄外套,以免宝宝着凉。

(资料图-可爱的宝宝)

  一般来说宝宝在夏季穿着单衣即可,衣物应该是宽松、柔软的,衣料以轻薄透气性强的全棉类为佳。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洗后的衣服经过太阳曝晒会显得僵硬,粗糙,会让宝宝穿着不适,尤其是夏天妈妈们可以在洗衣的最后一次漂洗时加入宝宝专用的衣物护理剂,能有效理顺衣物纤维,使晾晒过后的衣物保持松软顺滑。目前市面上就有一款适合宝宝使用的衣物护理剂――金纺纯净温和型,是特别为娇嫩肌肤和敏感型肌肤设计的,无论是宝宝还是妈妈使用都一样安全放心。

  而所谓的局部加减则是指妈妈们在给宝宝加减衣物时不必从头到脚整套加减,只需在重要的部位进行加减就可以了。春夏过渡期,妈妈们在减少宝宝穿衣量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减,从长袖减到短袖再减少到无袖,让宝宝娇嫩的肌肤有一个适应期,千万不能因为天气过热就把宝宝一下子脱光光。另外,因为宝宝的肌肤比成人更加敏感,妈妈们在减少宝宝整体穿衣量的同时,在一些重要部位反而要给宝宝增加衣物。比如,夏季带宝宝外出活动时,妈妈们需要为宝宝加上一顶宽沿的遮阳帽,罩上一件浅色长袖薄衫,以避免宝宝遭受阳光的毒害。宝宝在睡觉时腹部容易着凉,妈妈们务必要给宝宝盖上毛巾被,把宝宝的小肚肚保护好。在室内尽量不要让宝宝光着脚走在地板上,因为宝宝的脚心对温度特别敏感,所以即使是在夏天在室内也要给小宝宝穿上小袜子。夏日让宝宝待在空调房中的时间不宜过长,空调的温度应保持在28℃左右,以室内外温差不大于5℃为宜。平时妈妈们可以摸摸宝宝的双手和双脚,如果摸上去不凉,就表示宝宝的穿着是适度的。

  有了妈妈们的细心呵护,再加上正确运用宝宝衣物的“加减法则”,小宝贝定能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http://www./viewnews-2901


 

婴幼儿的辅食添加需用心

来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7-21 19:37:05 | 阅读原文

  人是铁饭是钢,7至12个月的婴幼儿应该吃点什么呢?最好的肯定是母乳,想吃就喂,直到18~24个月。同时,适宜的辅食,过渡期食物的引入,强调从半固体到固体:稠米粥,软米饭,面条(加糖和油);鸡蛋:1个/天,豆腐:5~6次/周;鱼肉:2次/周,血豆腐,牛奶;果泥(苹果、香蕉、桔子),菜泥,若母乳喂养,每天可以3次左右,若为非母乳喂养,每天需5次左右。

  母亲应按小儿需要继续母乳喂养,然而6个月以后,母乳不能满足小儿所有的能量需要。从6至12个月,逐渐增加辅食的量。到12个月时,辅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如小儿是母乳喂养,每日给3次辅食,如小儿是非母乳喂养,每日给5次辅食(对小儿而言牛奶、配方奶粉和其它代乳品不如母乳好,使用杯子,不要用奶瓶)。

  好的辅食是富含能量、营养的食物。例如在稠粥里加油或牛奶、果汁、蔬菜、豆类、肉、鸡蛋、鱼和奶制品。

  纯母乳喂养婴儿只需要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助食品,在添加辅食期间,孩子逐渐适应家庭食物,而至少在2岁以前,母乳喂养仍然是营养素和某些保护因子的重要来源。人工喂养儿可以从2个月开始添加菜水等辅助食品。

  为宝宝留住食物中的营养

  幼儿胃容量小,进食量少,但所需要的营养素相对地比成人要多,因此,讲究烹调方法,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中的营养素,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是很重要的。家长可从下列几点予以注意:

  1 蔬菜要先洗后切,水果要吃时再削皮,以防水溶性维生素溶解在水中,以及维生素在空气中氧化。

  2 用容器蒸或焖米饭,和捞米饭相比前者维生素Bl和B2的保存率高。

  3 蔬菜最好旺火急炒与慢火煮,这样维生素C的损失少。

  4 合理使用调料,如醋可起到保护蔬菜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作用。

  5 在做鱼和炖排骨时,加入适量醋,可促使骨路中的钙质在汤中溶解,有利于人体吸收。

  6 少吃油炸食物,因为高温对维生素有破坏作用。

  7 用白菜作馅蒸包子或饺子时,将白菜中压出来的水,加些白水煮开,放入少许盐及香油喝下可防止维生素及矿物质白白丢掉。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http://www./viewnews-32745


 

如何判断宝宝吃得好不好?

来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7-21 19:34:54 | 阅读原文

  宝宝吃得好不好?这个该在判断?尤其对于刚上任的新手爸妈更是不明白。

  宝宝出生后奶量变化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的吃奶量会发生明显变化,如生后第一天每次只需要5~10ml,到一周后可增加到60ml/次,然后保持比较稳定的奶量。因此,判断奶量是否合适与生后日龄有关。

  宝宝究竟该吃多少奶?

  一天中每次的喂奶量可以不同,喂奶的间隔时间也可能为2~6小时不等(取决于宝宝的睡眠和活动周期),但每天的总奶量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不同宝宝的奶量存在差异,与宝宝的活动、睡眠、个体差异等有关。因此,判断宝宝奶量是否足够,或担心宝宝身体是否正常,不能单纯看每次奶量多少,而应看宝宝的生长情况,以及精神情况是否良好。那如果宝宝奶水吃得不够好,会有什么表现呢?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几个症状,就可以判断新生儿可能出现奶水摄入量不足。

  症状一,宝宝不喜欢主动觅食;

  症状二,身体活动减少、脸部表情减少,喂哺时吸吮变得没力,吞咽不好;

  症状三,奶量不正常,白天甚至4-6个小时不吃奶;

  如果宝宝缺乏上述正常反应,即吸吮无力或拒食,或奶量达不到正常需要量,则可认为是吃奶不好。暂时性的吃奶量不足,但精神状况良好,生长正常,则无需处理,否则应及时就诊。新生儿厌食可由许多病理原因造成,需要在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后才能做出判断。

  摄入正常的婴儿是怎么表现的呢?

  正常新生儿会在饥饿情况下出现主动觅食动作,或变得警觉、身体活动增加、脸部表情增加甚至哭闹,喂哺时吸吮有力,吞咽良好。吃奶的间隔时间与喂奶量及睡眠周期等有关,一般间隔2~3小时不等,较大宝宝夜间连续睡眠4~6小时不吃奶也属正常。文/潘昕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http://www./viewnews-27211


 

宝宝脐疝应该怎么护理?

来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7-21 19:32:46 | 阅读原文

  腹腔脏器(腹膜、肠管、大网膜等)由脐环处向外突出到皮下,形成脐疝。这是由于新生儿脐环闭合不全引起的。早期脐疝突出可不明显,有时不易发现,到突出明显时,容易诊断。脐疝表现为脐部可见一半球形肿物,当孩子哭闹、咳嗽等造成腹压增加时变大;安静平卧时可还纳入腹腔,包块可消失,皮肤正常。此时,在脐部可摸到一脐环,一般直径1厘米左右,少数可达2~3厘米。

  大多数孩子随年龄增长,两侧腹直肌发育,脐孔可逐渐缩小,自行愈合。两岁以上仍不闭合或疝孔过大者(直径大于两厘米)可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脐环结扎术。

  脐疝自行愈合的重要条件是不让腹腔内压力增高。故平日应尽量不让脐疝患儿过于哭闹、咳嗽、便秘。在哭闹或便秘时用手压住脐环,使脐疝不膨出,可防止疝环进一步扩大,促进愈合。硬币压迫法和蝶形胶布粘贴法效果不明显。脐疝一般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http://www./viewnews-28945


 

提示:宝宝度夏六注意

来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7-21 19:25:44 | 阅读原文

  坚持母乳喂养  夏季由于孩子饮水较多,胃口不佳,此时断奶容易发生消化不良、腹泻,因此,要坚持母乳喂养。

  合理穿衣  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不然的话,散热不良,会引起体温升高或胸背部出现 “白痱子”。给孩子穿薄薄的单衣裤就行了,不必穿袜子。也不要让婴儿全裸身子,以防婴儿稚嫩的皮肤受损伤。

  充足的睡眠  让孩子睡在房间最凉爽的地方,但注意不要让孩子直接吹风或吹电风扇,设有空调的房间,温度也不要调得过低,以防感冒。不太热时,要盖一条枕巾,太热的话,穿薄衣裤睡就行了;还要挂上小蚊帐,防止蚊子侵袭;常给孩子变换睡的姿势,以免婴儿身体某一部位因长时间贴在床上不通风而生痱子。

  勤洗澡  夏天洗澡,可以帮助孩子调节体温,还可以使皮肤上汗腺开口不被上皮细胞阻塞,有利于散热。还能减少和减轻很多婴儿皮肤病,如新生儿皮炎、新生儿湿疹、尿布皮炎、臀红等,更能增加孩子的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因此,一日洗澡1~2次是必要的。洗澡的水温应在37℃左右。

  适宜的温、湿度  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不要关闭门窗。有空调的家庭,可将婴儿的房间温度控制在22℃,如果是早产儿,室温要提高到24~26℃。室内最佳湿度应为55%~70%。

  注意体温变化  新生儿大脑还处在发育阶段,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排汗机能差,皮肤调节机能不足,婴儿体温往往随外界气温升高而升高,有时高达40℃。此时要让孩子频频吸母乳,以增加水分摄入。体温过高时,可适当喂点白开水,通过排小便来降低体温。朱本浩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http://www./viewnews-12444


 

如何帮孩子选择课外辅导班?

来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7-21 19:19:23 | 阅读原文

  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已经到来,不少家长开始为孩子寻觅各种辅导班。从乐器、舞蹈、美术,到英语、写作、数理化,五花八门的辅导班让家长们眼花缭乱。面对纷繁复杂的课外辅导机构,家长该如何作出选择?

  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
  市民潘先生的儿子在兰溪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读书,今年暑假他为儿子选择了跆拳道、钢琴和象棋等三个兴趣培训班。潘先生说,妻子以前在寒暑假会为儿子报名参加奥数和作文等培训班,但是他一直不太支持儿子参加这些文化课培训班。潘先生认为儿子上学时认真学习,寒暑假再把假期作业做好就足够了,空闲时间可以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培训班学习。而今年暑假选择的是跆拳道、钢琴和象棋等三个兴趣培训班,都是由儿子自己选的。
  市民方女士一直希望女儿暑期能够参加市文化馆的合唱团和游泳培训班,但是女儿都不怎么感兴趣,最终不了了之。按照女儿自己的爱好,后来方女士为她报名参加了画画和英语两个培训班。
  记者采访后发现,和潘先生、方女士一样,如今家长为孩子选择课外辅导机构,大多都比较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如何挑选课外辅导班

  那么,家长在挑选课外辅导班时都存在着哪些误区?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该如何挑选优质的课外辅导班?
  业内专家认为,挑选课外辅导班首要是选品牌。大品牌的辅导班一定会在师资、服务上有保证,否则它就是砸自己的牌子。其次就是选好老师。要看老师的讲课思路与方法是否和自己的孩子的特点一致。并不是所有优秀的老师都适合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普通的老师就不合适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要选择最合适孩子的老师。再者,还要看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教学经验。有好的办学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学校,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的成绩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环境也是家长考察辅导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孩子所在班级水平怎样,也就是班级伙伴可能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有优质的服务,从报名、咨询到授课、课后服务,是否有成熟的体系;是否有对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等。

  因材施教会事半功倍

  近几年,课外辅导市场涌现出许多新的辅导形式。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缘故。另一方面,随着课外辅导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各类课外辅导培训机构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注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业内专家认为,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每一个孩子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导方案和心理辅导策略,通过全方位、策略性地辅导,不仅使孩子掌握切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的心理更健康,教会孩子如何正确面对在青春期遇到的种种困惑,并帮助其树立自信,完善人格。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http://www./viewnews-15861


 

儿童出现学习困难6对策

来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7-21 19:15:08 | 阅读原文

  儿童学习困难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对儿童学习困难一般采用综合措施:

  儿童出现学习困难怎么办?

  1、对儿童要有深入的了解:

  不只是了解孩子的表面情况,而且要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人格发展特点,心理状态等等。比如孩子是好动,还是好静;孩子是做事持久,还是做事有头无尾;考虑问题是全面还是丢三拉四;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意志品质,用脑习惯,智力水平及理想和志向是什么?父母目前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孩子能否接受。这是改善儿童学习困难的第一步。另外还可以带儿童到心理卫生诊所咨询、测查、接受指导。

  2、客观评价儿童的学习能力:

  首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弄清哪门功课、哪些内容有困难,然后去心理卫生咨询门诊进行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注意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问题的测查,给孩子的学习能力作一评价。其中患儿的智力与学习能力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要综合评价。将患儿是因为精神发育迟滞,特殊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如特殊诵读困难),情绪障碍,行为问题和其他心境障碍所致学习困难区分清楚。

  3、开展特殊教育:

  如果发现儿童有精神发育迟滞及学习能力低下应采取特殊教育,如果孩子为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应送患儿去弱智学校。如果是属于边缘性智力的儿童则可以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兴趣教学,以勤补拙等方法,使其跟上其他儿童的学习速度。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培养:

  大多数学习困难儿童都表现出学习动机不明确,因而在调动孩子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使患儿意志坚强,能够不断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患儿具有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有恒心,有耐心,有毅力的学习精神。

  5、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很多学校只是重视具体知识的学习,而往往忽略了学习能力的培养。一些从小背了许多唐诗和认了许多字的儿童上学后学习并不好,由于这些儿童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使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慢,学习不灵活。在刚开始学习时,由于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认为学习并不困难,因而对学习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随着所学课程的加深,遇到自己不会时就容易急躁,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教学中,还应让孩子不单单死记硬背,而且还要使孩子学会联想、对比、融会贯通地学知识,会动脑筋,勤动脑筋。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品质,使其能够专心学习,发展孩子创造性思维及广泛的兴趣和好奇心。

  6、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要改善患儿的学习困难,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气氛,特别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不断地鼓励孩子,创造民主型的家庭模式,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