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年轻时是怎样学英语的

 大闲人 2012-08-21

我年轻时是怎样学英语的

朱曾汶 文汇报2012-08-21第十版

  我父亲是美国留学生,精通英语,但他认为小学生应以学母语为主,不宜过早地学外语,因此对自己的儿子连一句简单的英语也没教过,我在10岁之前可以说压根儿不知英语为何物。

  在父亲引导下,我对文学特别爱好,很小的时候便把父亲书架上的几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如《水浒传》、《镜花缘》都似懂非懂地看完了。我语文成绩特好,写的作文屡屡被评为佳作,在班级里当众朗读,五年级的一篇作文更被选入《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集》,幼小的我颇有几分自豪感。

  13岁那年,父亲因脑溢血猝然去世,我从杭州来到上海,寄居在姑母家里。当年我进了辅仁中学读初中,课程中有英语,课本是全国通用的《英文津逮》,我开始和英语有了初步接触。但我对英语并不太感兴趣,而是继续把全部课余时间用在阅读文学书籍上。我喜欢看冰心、朱自清、沈从文等名家的作品,更爱看翻译小说,最初看福尔摩斯、亚森·罗平,后来看《鲁宾逊漂流记》、《基度山恩仇记》,再后来就是俄国长篇小说的天下了,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果戈理的《死魂灵》,它们占据了我整个心灵,我看小说简直到了废寝忘餐、如痴似醉的地步。

  我对英语真正产生兴趣,源于姑母在家里为她的独生子办了一所小学,聘请多位优秀教师任教,其中一位教语文的中年女教师是金陵大学高材生,英语极好。她见我喜爱外国文学,便经常给我讲些外国著名作家如勃朗特姐妹等人的作品和生平故事,并勉励我在英语上多下工夫。她对我说,母语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会英语,就等于如虎添翼,长大进入社会无往而不利。在女教师的谆谆教导下,我对英语的重要性有了认识,并决心把它学好。

  我学英语开始阶段可以说是乱学一气,除学校课本外,任何东西,只要是英语的,拿来就读,只要读懂其中片言只语就高兴得不得了。后来才逐渐趋于正规。我买了一些英汉对照简易读物,在女教师的帮助下,一句一句啃,一段一段领会。功夫下得最深的是背单词。我在书桌上空横拉一根铅丝,把一些难记的英语单词制成卡片,用铁夹子夹住,挂在铅丝上,记住的甩在一边,记不住的甩在另一边,这样反复甩来甩去,锻炼记忆力。多年后,我读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惊喜地发现他年轻时学英语也采用同一方法,这正应了一句西谚:Great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

  单词是死的,记得再多也不管用,必须学会把它们串连成文,变成活的。我从造句写短文着手,请女教师帮助批改,同时尽可能在英语书中寻找要记住的单词,牢记它们的用法。不是孤立地背单词,而是有机地用单词,将它们化为己有,这是我高中阶段学英语最大的心得体会。

  1941年,由于时局关系,我进了离家最近的大同大学读英国文学。学校有两位著名教授,一位是辞书编纂专家,以语法见长,他单单一个do字,就讲了足足八节课。但他讲得舌敝唇焦,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另一位擅长英国文学,他上课不太讲解课文,也很少向学生提问,主要是朗读他喜爱的名家作品,如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要么就是以WhenIwas in the United States开头,大讲特讲他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当时的我英语已有一定水平,不满足于这种机械的教学方法,便自创了一套“快读死背法”。快读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读英文原著,不查字典,不求甚解,只求最短时间内了解一个大致的故事情节,目的只在于加强阅读能力。英国有一家出版社专门出版世界各国文学名著的缩写本,因为把难的词句段落统统去掉或者简化了,读起来非常顺口,我堂兄的知交黎照寰教授藏有全套,我向他借来逐一快读,对于扩大阅读视野,增强逻辑判断,掌握句型、句法大有好处。我在中学读英语时被一大堆语法规则搞得晕头转向,现在结合快读再来熟悉语法,效果就大不一样。夸张点说,我是先懂英语,后懂语法的。死背就是将一些短篇精品,如诗歌散文,名人演说,甚至电影歌词背得滚瓜烂熟,以增强记忆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同时也起到锻炼口语的作用。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演说稿文采斐然,被公认为美国文学经典作品。他的脍炙人口的《在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我至今犹能通篇背诵,1993年我为北京三联书店译林肯演说和书信集时,就曾不看原文一字不差地将它译了出来,足见年轻时下的功夫是绝不会白费的。

  在专心学习英语的同时,我始终把提高中文水平放在第一位,除了尽我所能写点散文、小说之类的东西向报刊投稿外,我还把翻译作为主攻项目。我在大学时译过许多英文诗,其中一首《老年》还被我引用在去年写的一篇抒发老年情怀的文章里,时隔70年,依然一字不忘。

  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孜孜矻矻,锲而不舍,我终于较好地掌握了英语这门无比重要的外语,进入了英语的自由王国,一跨出校门就顺利地考进美国影片公司,23岁就当上宣传经理,通过做电台广告结识了当播音员的我至爱的妻子,后来且以翻译为终生事业,立足于社会并为社会所承认。要是没有过得去的英语和母语,就不会有这一连串“大事”,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一切将是个未知数。

  我没有进过名牌大学,无缘聆听名师讲课,最初总以为是人生一大憾事。但是学英语无非就是为了用英语,我既然已经如愿以偿地达到了用英语这个目的,应该没什么好遗憾的了。事实上,我还有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大学教育最多只对我起到辅助作用,我的英语很大程度上靠自学,自己努力得来的。换言之,我如果没有进大学,同样可以把英语掌握好。我出此言,毫无贬低大学的意思,只是想借一个九旬老人的切身经验,鼓励一些进不了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青年人,让他们知道,学英语主要靠自己,如果没有主观要求和努力,任何大学都帮不了你的忙。今天学英语的环境和优越条件,是我们这代人当年做梦也不敢想的,但仍有不少人感到英语难学,学不好,我想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人缺乏刻苦精神,耐心和恒心不足,或者学习方法不对头。当然也有一些人由于先天或其他种种限制,英语实在学不好,那就干脆放弃吧,没有英语,前面照样是一片广阔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