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击毙周克华案的18点质疑

 天地过客8888 2012-08-21

对击毙周克华案的18点质疑

(2012-08-21 06:48:18)
标签:

杂谈

八年十条人命,几万军警追捕围剿,2012814日,“周克华”(在所有公众质疑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前,被击毙的“周克华”加引号)被重庆警察击毙的消息传出后,大快人心。公众通过媒体发布的关于击毙“周克华”案的报道,发现诸多疑点,尤其是枪战情节,击毙“周克华”的两名民警描述并不清晰和连贯,击毙“周克华”的民警在央视对全国人民说谎。面对这些质疑,警方需要拿出可靠的证据给予解释,尤其要公布现场监控录像,消除公众对冤假错案的忧虑,因为云南巧家爆炸案的冤假错案刚刚得到纠正,公众对此心有余悸。

质疑,就是对那些不符合客观规律和逻辑、情节前后矛盾无法吻合的各种被认定的“事实”提出疑问。其实,破案就是对质疑的释疑过程,发现疑点,寻找证据,逻辑推理,还原案发经过,如此反复,最终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罪犯受到法律惩罚,让无辜的人得到保护,让活着的受害者及其亲属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对任何人提出的疑点无法解释,不能自圆其说,都不能结案,要补充侦查。只有把所有的疑点都给予释疑,才能拿出最后的结论。所以,质疑,是侦破案件所必须,没有质疑,就没有公安刑侦工作。同时,质疑也是冤假错案的防火墙,质疑越多,越能防止冤假错案,越能办出“铁案”。

作为公安机关,办案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不但自己提出质疑,也要认真对待公众提出的质疑,绝不可把人民群众为提高公安机关办案质量提出的各种质疑当作谣言对待。

 

 

 

质疑1:击毙“周克华”的民警为何撒?两名民警描述事件经过自相矛盾、互相矛盾。

 

 

2012814日,击毙“周克华”的民警周缙对央视记者说:“他倒地后,头上身上都流血,打中后我们就撤了,具体部位要法医看了才知道,反正是要害部位嘛,上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