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

 聽雨軒sjh 2012-08-21

【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晋中市和顺县
  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地就先后有江苏太仓、山东沂源、河南安阳、河北邢台、陕西西安和山西和顺等诸多说法,但是经过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下来,“花落”山西和顺。

  为此,去年12月13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和顺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山西省也将和顺县的牛郎织女传说列入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养在深闺人未识

  西周时代,祖先们仰观星辰,“天河”“牵牛织女星”被命名。到了汉代民间文化空前繁荣,此时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开始广为传唱,“七夕节”在汉朝形成。比较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是记载于南朝梁殷芸《小说》。其中民间百姓也按照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追求不断对故事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演绎成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唐宋时期七夕风习民间盛行,仅乞巧而言,女儿穿针乞巧,种生乞巧等等,几乎成了女孩的节日。女儿在出嫁前潜心织绣技能,曾经是流传千古的风尚习俗。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地,有着多地域多元文化的特征,但是和顺县是发生地的重要地域是无可置疑的。

  和顺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南天池、牛郎峪一带历来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至今保持着耕织为业的生产方式和淳朴的民风,和顺县松烟镇南天池村一带保留着七夕文化的诸多记忆,村内现有居民78户,村民280人,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妇孺皆知,几乎人人都能讲述。

  只缘生在此山中

  山西省社科院院长李留澜到和顺进行实地考察后说,该县松烟镇牛郎峪、南天池村一带的地名和传说对应非常完整,在全国实属罕见,地名不是随便杜撰的,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发生地据考证发生在和顺县境内南天池、牛郎峪一带,地处于太行山中段,海拔1800米的天河梁横亘南北,将南天池村与世隔绝,以天河梁为中心,方圆二十里的地域上有:牛郎峪、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老牛口等一系列“牛郎织女”故事相对应的地名,旖旎的自然风光、险峻奇特的山峰和村内云雾缭绕,恰似天上人间,也形成了中国爱情故事的发生地。

  七夕节,笔者和央视10频道摄制组一起爬山涉水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

  从牛郎峪村到天河梁,分为天上人间和人间天上两个地域,在牛郎峪村仰望,云雾中两峰间一夹口隐约可见的是南天门,登峰过山,石房石街、野花醉眼的是南天池村,过村南行数百米碧水幽幽就是天河池了,织女洗澡的地方,天河池所傍的是人间天上――天河梁,爬上天河梁,但觉一览众山小,更加体会什么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了。在下山的途中,碰上了一大群牛,放牛的是女郎也,我们戏称她为“织女”,我在与“织女”的聊天中,她羞答答地说,她是南天池村的,并指着对面的山说那是喜鹊山,每年七月七喜鹊全会飞到这里来搭桥。带我们寻找考证的是南天村村民,他一路给我们讲解和地点相互对应的传说中故事,一路走完所有的景点,返回到南天池村,我们见到了王继生老人,他在接受采访时,有些紧张,时不时看着镜头,但讲来世代相传的故事时,就侃侃而谈了,如数家珍,他说这个故事相传了96代了,是他小时候听他姥爷说的。

  李留澜认为,神话虽然不是科学,但神话的发生地是科学,神话传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寻根问祖”中,实质上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在目前全国范围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热潮中,民间神话传说的保护也应当成为众所瞩目的热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