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一枪的回味

 小园幽径 2012-08-21

最后一枪的回味

 

      

最后一枪的回味

 

 

 

 记得1990年亚运会义演成都站上,当崔健唱完《最后一枪》后说:“大家知道刚才那是什么歌吗?”台下回应:“最后一枪!”崔健说:“是的,那么我们希望去年听到的枪声,是最后一枪!”话音刚落,台下万众欢腾,旌旗飞舞……

 

 此后,本来计划在十个城市的巡演立马被中途腰斩,而崔健也开始了长达几年的被封杀。这首歌也万劫不复,再也不能公开演唱,遑论播出!直到2008521日的川震赈灾义演,老崔才重新把这首歌带回舞台——没有唱词,只有音乐。

 

 老崔自己说过:“音乐,不能有政治目的,但是也不能回避政治责任。”当年老崔的歌震撼人心,甚至是蛊惑人心,其中隐含的政治意味是极重要的原因。只是当时说那样的话,真有点不知死活。

 

 曾经与军事科学院的朋友闲聊“钦定”的36个军事家是否恰当。有人说“某人”虽然位高权重,并不曾打过仗。这时耳边响起某部副部长炸雷般的吼声:“谁说他没打过仗?89年在北京就打了一仗!”俺震惊于该首长的敢言,也震惊于军内思想的“混乱”。

 

 时过境迁,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政治早已意兴阑珊,偶尔谈及,多半也是充满喜感的调侃,不会轻易热血沸腾了。老崔似乎也已成为过气的人物,除了大骂假唱,再难有“惊人之举”。

 

 不过,这首歌还是很不错的——旋律很美,气质沉郁,带着一丝悲壮。

 

 其实,“最后一枪”的主题是反战,是深陷越战泥淖的米军舆情的反映。“如果这是最后的一枪,我愿接受这莫大的荣光。”不是么?在最后一枪中,杀戮结束了,和平也随之到来了。这样的主题具有永恒的意义。

 

 

 一颗流弹打中我胸膛,

  刹那间往事涌在我心上。

  只有泪水,没有悲伤。

  如果这是最后的一枪,

  我愿接受这莫大的荣光。

  哦哦,最后一枪。

  哦哦,最后一枪。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话还没讲,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欢乐没享。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人和我一样,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个最后一枪。

  安睡在这温暖的土地上,

  朝露夕阳花木自芬芳。

  哦哦,只有一句话,留在世界上。

  一颗流弹打中我胸膛,

  刹那间往事涌在我心上。

  哦哦,最后一枪。

  哦哦,最后一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