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成就者,必能忍耐常人难忍之苦痛

 杂货店伙计 2012-08-22

 

 

 

 

凡成就者,必能忍耐常人难忍之苦痛

 

 

 

 

忍耐,就是把委屈痛苦或不满情绪抑制住,不表现出来。

 

忍耐的境界,是内在修养——自我克制、大度宽容、顾全大局的具体表现。

 

一位英国作家曾说: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

 

可见,忍耐是治家处世的一种良方,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是啊,大凡人生有所成就者,必要忍耐常人难忍之苦,必能忍耐常人难忍之痛!

 

在忍耐中,心智成熟;在忍耐中,本领增强;在忍耐中,等待命运转机……

 

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被迫当人质,卧薪尝胆,忍常人所不能忍,越国才重新从失败中崛起,遂称霸于诸侯。

 

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曾忍受从一个流氓胯下爬过,才有后来的机遇,成就盖世功业,誉为千古佳话。

 

西汉太史公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惨遭宫刑,仍为完成先辈使命,忍辱负重,才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清代大儒顾炎武,忍耐寂寞,忍受家难、国难,甚至遭受牢狱之灾,仍能读万卷书,潜心钻研,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治学经世为一”开创清初实学新风,被誉为清代学术开山之祖。

 

自古“忍士”皆不凡!正是一次次的忍耐,造就了他们在历史长卷中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阿拉伯有句谚语:为了玫瑰,也要给刺儿浇水。

 

是的,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开出艳丽的花朵,就必须忍耐!

 

——忍耐那些扎在心头的刺儿,即使心在流血,也努力克制自己,平心静气,用汗水浇灌!

 

我从小忍耐失去母亲之痛,学会了自立;结婚成家,忍耐清贫之苦,学会了勤勉节俭;忍耐在大家庭中默默付出的家务劳动之累,学会了吃亏大度;接近知天命之年,忍耐丈夫蒙冤受审,自己发展受阻之窘境,学会了坚强;忍耐由于家庭变故,周围人性势利的劣根性之苦涩,学会了笑对人生……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道出了忍耐的真谛!

 

是的,人的一生很难事事尽如人意,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唯有忍耐,直面挫折,迎接挑战!

 

忍耐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必须忍耐!忍耐的人,正视现实,巧避锋芒,使自己的人生更具张力;忍耐的人,如潜龙在渊,蓄势待飞,不飞则已,一飞惊人。

 

智者说:人给明亏吃,天在暗处补。

 

我要说:学会忍耐,苦尽甘来! 

 

 

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时打牌,曾因抓到很差的牌大发脾气。为此,母亲严厉批评他:既然要打牌,你就必须用手中的牌打下去,不管牌是好是坏。好运气不可能总让你碰上!并意味深长地引导他:

 

人生就和打牌一样,发牌的是上帝,不管你名下的牌是好是坏,都必须拿着,都必须面对!你能做的,就是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牌打好,力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打牌,这样对待人生才有意义!

 

此后,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母亲的话,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恶劣逆境,他都能忍耐,勇敢面对,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迈进——成为中校、盟军统帅,后来登上美国总统之位。年轻气盛的总统,遇事尚且易偏激冲动,何况气盛年轻的普通人!

 

胡适先生,学识渊博,思想观点超前,经常与人论战,其中不乏对他恶语中伤之人。他不仅忍耐,且能豁达化解。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道——

 

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

 

可见,先生的忍耐程度达到了一定境界!

 

星云法师讲,忍,有三个层次: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生忍——遭遇逆境,心生反感,为生存,必须克制自己,承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笔者拙见,此为第一境界:忍耐,心存怨气。

 

在此境界,忍耐是一种痛苦,迟早有忍不下去的那一天……如博友所言:我觉得不必过得太隐忍,咽不下的气吐出去,有利身心健康。

 

 

法忍——遭遇逆境,心生反感,随即理解宽容,明白因由,自我疏通。

 

此为第二境界:忍耐,心中怨气化解,但留有怨的痕迹。

 

如上,胡适先生对待骂者的那种忍:骂不到位的,替其着急;骂过火的,替其自损人格不安;骂中扬名获益的,替其高兴。先生的大气和涵养,很是令人钦佩!不过,先生的心中还是留下了挨骂的阴影,不然……

 

 

无生法忍——觉悟,一切随缘,一切皆空,无所谓顺逆境,自然就是如此。

 

此为第三境界:无忍可忍,心净空灵,这是忍的最高境界。

 

有人说,达到“无生法忍”的,只有佛陀吧?

 

佛陀曰: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笔者不才,对博大精深的佛教了解不多,连略知一二都算不上,可历经沧桑懂得:

 

诸事随心不可能,忍耐苦心是常境。

 

自净其心明事理,笃守善心快乐生。

 

 

哦,说到底,人生在世,不过是一颗“心”的感受:心好,一切都好——境可随心转。

 

心好,才是真得好——幸福之源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