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养殖让竹鼠多产仔?

 雨霧山庄 2012-08-22

怎么养殖让竹鼠多产仔

一. 科学养殖让竹鼠多产仔

  1、科学建造繁殖池

  竹鼠繁殖池有两种,综合使用繁殖效果才好。

  一种是产仔窝池,分为内池和外池。内池长、宽、高分别为30、25、70厘米,上面加盖,这样构成了竹鼠的窝。外池长、宽、高分别为70、50、70厘米,构成母鼠采食及运动的场所。内外池中隔着的水泥板底部有一个直径12厘米的圆洞相通,以便母鼠怀孕后移进产仔窝池饲养。

  另一种是配种大池,长、宽、高分别为1.5米、2米、0.7米,面积要求在2平方米以上,在池内一侧建有一条30厘米宽的保温槽,槽的隔板下面开有两个直径为12厘米的洞,与大池相通,另外,保温槽上加盖板,供竹鼠在内休息。每池可饲养3公12母。实践证明,原来采用1公1母(或2母)放在小繁殖池饲养,虽然也能配种繁殖,但每胎产仔数没有群养群配的产仔数那么多。  

  2、二次选种与重复配种 

  首先,购种时尽量选择优良个体。然后通过自繁自养,选留那些年产仔4胎以上,每胎产仔4只以上的后代,并留30~35日龄断奶、体重超过250克的优良个体做种。

  通过二次选种,母鼠繁殖率和产仔数都可提高80%以上。母鼠产仔后和仔鼠断奶后各有一次最佳配种时间。第一次称为“血配”,野生竹鼠驯养成功后需要繁殖到第三代,只有完全适应家养,血配才易成功。技术不熟练或刚刚驯养1~2代的野生鼠种,要紧紧抓住仔鼠断奶后的配种机会。母鼠断奶后立即放回大池群养,让3只公鼠轮流与其交配,达到重复配种的目的,可增加产仔数50%以上。  

  3、公母比例要适当

  从理论上推测,1公配2母或3母最适合。但实践证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这个推测有误。由于多数饲养者没有在小鼠阶段进行配对组合,公母往往到了成年才临时组合。因竹鼠有较强的记忆力,不是原来配偶同群饲养的,往往在一起生活2~3个月才互相适应而交配。产仔后公母又分开,断奶后公母重新配合又需要一段时间才适应。所以一公配多母的适应时间长,不利于繁殖。

  初学饲养者1公配1母一年可保证产4~5胎;1公配2~3母的,一年多数只能得2~3胎,而如果是多公配多母群养,则很快就能适应,繁殖率和产仔数可大大提高。  

  4、精心保胎,适时断奶

  竹鼠怀孕后流产或哺乳20天后常会吃仔,这都是由于饲料中水分不足引起的。竹鼠怀孕1个月后,要补喂多汁鲜嫩的青饲料,产前10天到仔鼠断奶(一般竹鼠产后30~35天断奶),每天喂20~30克凉薯、红薯或马蹄。同时在精料中添加骨粉和多种维生素。 

  5、精心配料,保证营养 

  每天要供应精料200~250克、粗料2~3种。精料(一般采用肉用全价小鸡料)20~40克。精料拌稀饭加点盐和矿物质饲料添加剂。粗料要求80%是新鲜的。喂干粗料或发霉变质的粗料,竹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会停止。  

  7、粗料充足,鲜嫩青料不间断
  竹鼠喜吃植物性食物。白天躲在洞里啃食,若投放的粗料少,竹鼠常有饥饿感,即使精料充足也会影响繁殖。所以一般下午下班前投喂青粗料,到第二天早上清扫窝室时,若还见有少量剩余的鲜青粗料,才算供料合理;如果池内只见些啃不完的老竹竿(那是供竹鼠磨牙的,营养价值很低),说明青粗料不足。鲜嫩青料供应不足,竹鼠采食不饱,繁殖也会停止。  

  8、清洁卫生

  有些专业户饲养竹鼠,不注意清洁卫生,竹鼠的窝池潮湿阴冷,竹鼠几乎找不到干的地方睡觉。这样下去,饲料再好也不会配种繁殖。 

  9、环境安静,温度适宜

  搬动、喧哗、强光和噪音刺激,人为惊扰等,竹鼠都会停止配种一段时间,即使能配种,受孕率也很低。竹鼠繁殖适宜的温度是8~28℃,遇高温天气时,可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使其正常繁殖。当气温高于35℃,要采取综合的降温保护措施,否则母鼠会口渴、吃仔或中暑死亡。气温低于5℃时,产仔室和保温槽内垫草要加到10~15厘米厚,这样冬天产仔才能确保成活。

18. 仔竹鼠的饲养

  1、初乳期

  产后1~2日为初乳期。初乳中含有特异抗体,很难人为配制。未吃过初乳的仔竹鼠,人工喂养的成活率很低。

  2、常乳期

  产后3~24天可实行人工喂乳,用特制的喂乳器吸取人工乳。此期容易患消化不良或营养性腹泻,要注意人工乳的温度,注意器具消毒。窝内保温要控制好,因为初生期体表无毛,调节体温的能力差。

  每公斤人工乳的配方为:乳粉600克,乳油200克,蛋黄1个,维生素骨粉6克,A2000 单位,维生素D500单位,混合加热至40℃,加入少量柠檬酸以凝固蛋白。此期喂养方法特别重要,要灵活地控制奶量,防止造成异物性肺炎。喂乳器用2~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初期用2毫升,后期改用5毫升,注射器套针头一端套上自行车风嘴的鸡肠胶带,鸡肠带的另一头粘上自来水笔的橡皮胆,其上用细针刺3~4个小洞。由于注射器上有刻度螺丝控制,此玻璃注射器容易控制注入乳量,因而不易发生注入过多现象,以免吞咽不及时造成异物性肺炎。

  喂量应依日龄逐日增加,第2~3天,喂量占体重的15%,每日喂8次;第3~7天,喂量占体重的20%,每日喂6~7次;第7~15天,喂量占体重的25%,每日喂5次;第15~24天,喂量占体重的30%,每日喂4次。每次喂乳之前,用温热半湿毛巾细擦其肛门周围,刺激它排粪尿。

  3、乳料期

  第25天开始,仔竹鼠开眼,自己寻食,应将人工乳改为糊状饲料,不再用喂乳器,而是训练它舔食盘中的糊状饲料。

  饲料配方为:牛乳40%,淮山粉45%,豆奶粉15%,煮成糊状。仔竹鼠由从乳管吮乳到从盘中舔食糊状饲料要经过一个星期训练。开始可将糊状饲料填入仔竹鼠口腔,每次喂食前先少量填喂,然后改用小匙,填喂到仔竹鼠口中,与此同时,将糊状饲料涂在食盘四周,让仔竹鼠从食盘舔食,处于自然进食的状况下。

  4、配合饲料阶段

  45日龄开始,由糊状饲料改成人工配合饲料,此时为断乳期。

  饲料配方为:玉米54%,麦麸8%,豆粕15%,淡鱼粉5%,面粉15.5%,骨粉1%,添加剂1%,食盐0.5%,煮熟冷却后,再加入添加剂。将混合饲料煮熟,每日喂2餐,自由采食,以不剩为原则。

二、一些多产仔竹鼠饲料介绍

    适用于竹鼠养殖中防病、治病,促进竹鼠快速增长,根据竹鼠所需的微量元素,配置的竹鼠经过上万只竹鼠喂养对比,使用该饲料配方使。本饲料有如下特点:
    1、生长快:常规养殖竹鼠一般为7-8个月可达到3斤左右,我公司的预混料4-5个月就能长到3斤,品质好的能长到4斤。
    2、少生病、不生病:常规养殖经常用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每只至少增加3-5元的药费
    3、产仔多:常规养殖的母鼠每年产仔为5-6只,用竹鼠饲料,年产仔量一般约10只,且成活率大大提高。
    4、不吃仔:常规养殖的母鼠产仔后因为营养缺乏而吃仔,用竹鼠饲料给母鼠提供了全面的营养,母鼠在产仔后不吃仔,体制健壮。
    5、省工,节约成本:常规养殖需备用各种装饲料原料用具,浪费量大,费时费工,经常发生饲料发霉变质,每只节约成本约5-10元,养殖期缩短2-3个月,节省人工40%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