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抱在线旅游新趋势 携程应用大智慧

 智慧旅游519 2012-08-23

1223日,在线旅游领域硝烟再起,携程网总裁范敏通过媒体发表了“旅游搜索引擎不可能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携程没有兴趣也没有必要去做”和“酒店业的价格混战,对行业整体发展是不负责任的”等言论。去哪儿网副总裁张泽当即回应表示,去哪儿网不同意携程的价格战威胁论,会将更多低价回馈给消费者,并推出了酒店低价保障计划,表示要从越狱酒店开始,将低价进行到底。

携程网和去哪儿网均是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的领先企业,两者的成立及成功加速了中国旅游业的信息化进程并提升了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唯一的区别在于携程是OTA业务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旅游产品分销模式的开创者。而去哪儿网则以旅游搜索引擎为业务切入点,以帮助消费者寻找性价比最高的旅游产品为使命,是中国旅游产品直销模式的典型代表。虽然模式不同,但是两者指向的市场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多数人都认为去哪儿网是携程网的挑战者。如同当初携程发挥大智慧,凭借网络优势和呼叫中心,给传统旅行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样。

携程网和去哪儿网的模式之争是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环境变化使然。随着中国在线旅游用户规模的扩大、旅游产品标准化程度的提升、旅游产品供应商数量的增长,旅游企业市场集中度的增长,以满足消费者多元旅游服务需求的去哪儿网对携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如同百度取代门户成为中国网民第一信息渠道的发展轨迹,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多元化趋势不可避免,势不可挡。或许正是客观地意识到在在线旅游领域面临的调整,携程正在积极发挥其优势,涉入更多传统业务,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综合旅游服务运营商。

纵观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历史,除门户网站外,视频、购物等行业都曾出现过与去哪儿网类似的公司。优酷网CEO古永锵在经历了上线垂直频道、屏蔽百度搜索、面临奇艺竞争的阶段后,于20116月正式上线独立视频搜索网站——搜库网。阿里巴巴的马云则在2011年采用分拆淘宝的模式,推动定位于购物搜索的一淘网重装上阵。国外市场同样如此。

从在线旅游的角度看,流量竞争是模式竞争的重要表现之一。从来自国内外第三方公司的监测数据来看,去哪儿网已成为OTA的重要流量来源,不可逆转。根据Alexa的数据,目前去哪儿网为携程及艺龙贡献的流量约为4%,仅次于百度和谷歌,排在第三位,未来还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去哪儿网已经为人们出行需求提供了大量的备选方案,大有成为网民预订旅游产品第一步选择之势,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去哪儿网查找产品、比较价格及浏览评论信息。

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初期,由于携程网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佣金模式使得消费者在享受到便利的同时并未真正享受到高性价比的产品。而去哪儿网的出现,则以其创新的模式改变了游戏规则,为旅游产品供应商及OTA提供了一个开放交易平台,在信息透明及服务保障的基础上将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近日针对携程和去哪儿网之间的争论,有评论指出,颠覆马车的永远不会是另一架马车。应该说,这其中的确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值得企业在应对竞争的过程中深思。当前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竞争的不仅是产品、服务,更是战略和理念。

面对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变化催生的旅游搜索模式及消费者对高性价比旅游产品持之以恒的追求,携程网应该顺应行业趋势的变化,积极寻找发展新空间,正如携程积极加快无线业务发展一样。如果携程网明确不涉足旅游搜索引擎领域,那么就需要在认同旅游搜索重要性的前提下,积极探讨与去哪儿网等专业旅游搜索引擎企业合作的可行性,这或将成为必由之路,合作越早受益越多。在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方面,携程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可走得更快些,争取建设成为中国在线旅游产品的试验田和培育地。只有实现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利益才会最大化。希望在相互争鸣中共同推动中国在线旅游的发展,在“智慧旅游、数字服务”的基础上,给广大的中国民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和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