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实施“235”行动计划 着力推动回乡大学生创业型就业 近年来,长兴县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星火工程”,着力助推毕业回乡大学生创业型就业。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县大力实施“235”行动计划,即:围绕年度引导200名以上大学生投身创业的目标,搭建3大创业支持平台,做好5个100%的服务,积极探索创业帮带新机制。截至6月底,全县自主创业大学生累计达360多名,其中今年新增105名,带动就业1500多人。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创业自强导向。结合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全面加强创业政策、创业环境和创业典型宣传。组织开展了首届长兴县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创业之星评选活动,评出示范基地10家、创业之星20名、创业之星提名奖10名,并专门召开表彰会、创业经验现场交流会、创业事迹报告会,在全县上下营造了关注、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回乡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确立起自强自立创业新理念。 二、搭建支撑平台,破解创业瓶颈难题。为有效化解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面临的资金难筹、项目难选、场所难找等瓶颈制约,长兴精心搭建了3大创业支撑平台。一是项目融资平台。探索社会化募集创业扶持资金新举措,县内40多家企业捐资500万元,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贷款178笔,总金额1560万元。此外,将大学生纳入青年创业资金支持体系,大学生可按照基准利率获得2—10万元的信用贷款。目前,又与联合村镇银行合作,探索建立创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二是项目对接平台。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难选的实际,通过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推荐产业配套项目、意向创业大学生自荐项目、与高校合作转化创业项目、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大赛等途径,逐步建立起创业项目信息库,累计征集项目110多个。去年以来,先后3次举办创业项目推介对接活动,已有70多名大学生成功对接创业项目,其中团队合作创业项目5个。今年以来,对从高校自带创新、创意类项目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审核合格后,还将给予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补助。三是项目孵化平台。针对大学生创业初期场所难找、场所租金贵的问题,先后筹建了长兴大学生创业园、长兴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县级创业孵化平台,今年又在泗安镇筹建了首家乡镇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业园在为创业大学生提供项目孵化场地并给予房租补贴的基础上实行“1+N”(一家创业孵化园+多家创业见习基地”)联动运作机制,即每家创业园与周边多家创业见习基地单位协作,为全县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见习实践平台。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入驻创业园的大学生创业项目37个,其中8个项目已孵化成功,搬出园区扩大经营规模。 三、强化服务保障,完善创业帮带机制。长兴县把服务保障作为重要基础来抓,探索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大学生创业帮带机制。组织人力社保部门牵头设立创业服务窗口,工商、税务等部门开设便捷服务通道,20多个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组成专家指导服务团,并在乡镇、村设立帮扶指导点,做到5个100%的服务,即:对有意创业的大学生100%提供咨询辅导、100%推荐项目信息、100%提供贷款融资帮扶、100%提供创业培训,对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大学生100%提供专家指导或联系导师结对帮带。此外还成立了县大学生创业协会,引导乡镇创设大学生创业互助会,建立创业大学生经验交流、信息沟通、自我管理、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的服务平台与机制。 (长兴县人力社保局) |
|